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4版:美丽乡村·延伸阅读

安吉双一村以独有的自然、历史和人文资源创建乡土文明

竹林深处有人家

  本报见习记者 李文芳

  通讯员 施季民

  从安吉县城,顺着黄双线行驶近10公里,便到了递铺街道东南郊的双一村。

  这一路,风景如画。连绵起伏的青山环绕,凤凰水库内碧波荡漾,扑面而来的是一股温润的气息。

  早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双一村就是乡村发展的一面旗帜,凭借一片苍翠的毛竹山,人们可以经常在报章上寻找它靓丽的身姿。

  如今,目之所及的双一村,清冽的上石港慢慢流淌,百年的枫杨树斜依岸边,细说着这个千年古村的人文、历史与民风。整洁的环境搭配上古老的灰瓦白墙建筑,恍若置身梦里田园牧歌般的故乡。

  人与自然的和谐,源于村民集体意识的提高。村委和村民达成一致,禁止在山区、林区使用草甘膦等农药,并将此条款写入村规民约。

  “宁愿损失经济利益,也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谋发展。”村支书朱学星说。近年来,村内的河流变清了,鱼虾也渐渐多了起来,村民们都自觉参与维护环境。

  在双一村,野花布满道路两侧,整洁平坦的公路延伸出村。在李村自然村,穿过以银杏、榉树、枫杨、黄连木为主的古树群,心情甭提有多惬意。据统计,双一村古树群中,树龄在100年以上的有65棵,其中400年以上的有两棵。

  “村民们一旦看到村里的古树生病了,就会及时跟村委沟通,我们再请镇上的专家过来给树木医治。”朱学星说,在李村的河滨公园内,凉亭、长廊、古木、花草,形成一道靓丽的景观带。

  在这里,风景美,人更美。“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行为已蔚然成风。双一村60周岁以上的老人有200多人,有些年纪大些的孤寡老人出门散步时,经常一个趔趄摔倒,六七位村民一哄而上,或背起老人送回家,或送至医院。

  “在我们双一村,这早已不是什么稀奇事儿,大家互帮互助,邻里和睦,其乐融融。”双一村后备干部朱华东说,双一村通过深入挖掘其独有的自然、历史和人文资源,发动村干部、农民群众创建乡土文明,传承着农村优秀的历史文化。在有着300多年历史的朱氏祠堂内,记述着双一村1000多年来的历史变迁,将双一村的人文历史得以流传和发扬。

  双一村40%的朱姓是宋代大儒朱熹的后代,《朱氏家训》流传至今,被写在朱氏祠堂修葺一新的雪白墙面上。进入朱氏祠堂,木结构的横梁之上,雕刻着鹿、麒麟等图案,放眼望去,栩栩如生。正是靠着“孝顺父母,尊敬长上,教训子孙,毋作非为”的传统训诫家风,村民才子孝孙贤、邻里和睦,双一人崇文尚德,自恢复高考以来,共有197人考上大学。

  今年清明节,200多名朱氏后人齐聚朱氏祠堂,沿用传统的风俗,办了一场热闹温馨的祭祖仪式。“祠堂里放着我们的族谱,讲述着双一的故事,不管身在何方,这里永远是根。”80岁高龄的朱德顺说。

  世世代代依山傍水生活的双一人,勤劳聪慧,用他们的双手建起了具有时代特色的民居,明清、民国、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大寨房、电影院等等,都被双一人保存了下来。如今,一幢幢老房子穿插于现代民居间,为这青山留下了历史的名片。

  在中心村戴村,由两条主路、10多条辅路组成的双一古道,如乡村的根根脉搏。踏在青石板与片石交错而成的古道之上,20多幢明清古宅经修缮完好保留。在村民朱大祯家木结构的老宅内,灰赭色的石板带着点青苔,屋内的横梁斑驳着岁月的痕迹,透过天井,看到碧空如洗的世界。时间的风雨并未让老宅失色,显得陈旧斑驳;相反,它们依然坚实牢固,层次分明,散发着浓重的历史人文气息,让人肃然起敬,百看不厌。

  “立身宇宙天地间,公心全意待人家。忠孝节廉守根本,耕读忠厚永家传……”朗朗上口的《朱氏家训》,在我们脑海里久久回响。

  双一的美,既蕴藏在“远黛近墨皆如画”的自然景观里,体现在“小桥流水人家”的村容村貌中,更呈现于乡村的人文风情中,脑海里突然跳出一句文艺至极的话:在这里,时光慢慢变老。


浙江日报 美丽乡村·延伸阅读 00014 竹林深处有人家 2015-06-06 3907384 2 2015年06月06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