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3版:美丽乡村·延伸阅读

孝义表门,无非积善之事

浦江“江南第一家”好家风延袭900年不竭

  浦江郑宅镇的郑义门,号称“江南第一家”。900年历史,至今依然生生不息。

  她的传奇故事在于:其一,这一家族十五代同居生活,300年不分家,鼎盛时期郑家3000余人同吃一锅饭;其二,郑义门173人为官,官位最高者位居礼部尚书,却没有一人因贪墨而遭罢官。

  郑氏先人已不在,然而留下的家风家训,却实实在在刻在石碑上,流淌在郑氏子孙的血液里。

  是什么,使这户寻常人家有着如此强大的凝聚力?又是什么,让这个传统家族延续着如此旺盛的生命力?

修身齐家

家风传承

  “江南第一家”古宅,其实是浦江郑氏的祠堂,是一座五进九间的四合院,古朴、宁静。与其他宗祠最大的不同是,院内有着密密麻麻的各式牌匾。

  最出名的,是明太祖朱元璋钦赐的“孝义家”。

  郑定汉,郑义门第27代孙,虽然已经71岁,但身板硬朗、声如洪钟。几乎每天,他都在这里给来往客人讲述郑义门的故事,今天也不例外。

  传奇的家族,总是有着惊心动魄的历史。老郑儿时印象最深刻、也是他最爱讲的,是一个“兄弟争死”的故事。宋末元初时期,郑氏有兄弟俩,郑德珪的弟弟郑德璋颇有才能,但因为有些脾气而得罪了权贵,被诬陷判了死刑。郑德珪拼了自己一死,保全了弟弟的性命。

  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祖先的故事是如此,老郑过的日子也是如此。老郑的两个儿子都40多岁,都做生意,一个做拉丝,一个做挂锁。有了钱,两个儿子也没造新房,也没搬到城里去住。大儿子郑可教说,离父母近,能照顾,有房子住就行。

  吃饭也在一起,老郑的老伴掌勺,两儿媳妇就打下手。不管哪个兄弟的客人来了,到了老郑家,就是大家的客人,谁在家谁接待,都一样。4个孙子但凡回家,都要帮着给家里干活、做家务,伺候太奶奶。

  “勤勤恳恳是做人的本分!”这是老郑的口头禅,也是这一家三代不成文的家训。

  数百年的同居,浦江郑氏靠168条《郑氏规范》管理着数百人的大家庭。如今,郑氏子孙各家各户也都有各自的家训。这些家训来自于《郑氏规范》,又有着各家的特色。

  东明村是郑氏子孙聚居的村子之一,共398户人家。无论你走进哪家,墙上都挂着一块牌子,写着这一家的家训。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缕半丝,恒念物力为艰。”这是村民郑隆利家的家训。

  “主持正义,肩挑道义。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这是郑隆善家的家训。

  “吾人生于天地间,只思量做得一个人,是第一义,余事都没要紧。”这是金晓峰家的家训。

  ……

  儒家抽象的孝悌忠信,在这里有了更通俗、更具体的解读。郑氏数百年的家风家训,实实在在地印在了每个村民的生活里。

克己自律 德行为先

  360多年时间,郑义门十五代人同居的生活,对于现代人来说,不可想象。

  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生活呢?翻看《郑氏规范》,我们可以找到对当时生活非常具体的描述与规范——

  郑氏全族内部共财聚食,一切生产资料归全族集体所有,个人不得私置财产。

  吃饭实行“大食堂”——男人在同心堂,妇女在安贞堂。穿衣也统一发放,男子一年给一次,女子两年给一次。大家穿的都一样。

  只有60岁以上的人可“退休”,免去劳作,由宗族赡养。

  ……

  这种生活的核心,在于克己、自律的品德,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内敛、隐忍的精髓。对外在物质的欲望少了,对内在精神的追求也变得重要起来,孝义廉耻成为当地竞相学习的风尚。

  东明村党支部书记郑宏建幼时的生活经历,也许就是其中的一个缩影。就在前几年,他们家还是过着大家庭的生活。三代13口人,住在一个屋檐下。

  郑宏建是老大,从小就帮忙照顾弟弟、料理家务。在大家庭里,“德为先、和为贵”,有德行才有威望,重和气才能诸事顺遂。他从小就深刻领悟到这句话的奥妙,如今更是内化成自己做人办事的准绳。

  村里农贸市场改造提升,村民质疑声颇多。为了让村民心服口服,他请来4位村民代表,全程公开监督改造工程所有环节,并向每一名有疑问的村民耐心解释。

  60户人家,谁能优先获批宅基地?这是农村最头疼、繁琐的民生大事。为让所有人心悦诚服,郑宏建花了两年时间,从规划、审批,一一遴选、公示,没有一个人在背后戳他的脊梁骨。

  “桩桩件件,我在中间没有任何获益。治理村子,完全是为了一个‘德’字!”郑宏建告诉我,他的父亲没有文化,但在村里德高望重。即使躺在病床上,当时的村民依然要选他当村长。“父亲是我的榜样,他对我们兄弟说的‘德为先、和为贵’,我不会忘。”

  耳濡目染,言传身教,不仅是郑氏子孙,整个郑宅镇,家风严、规矩大。这也是郑隆利的媳妇黄清嫁到这里后最大的感触。“如果有人不孝顺、好吃懒做、吵架生事,即使不关自己的事,邻里乡亲也都会站出来大声指责。”

古训新解 生根发芽

  做人的道理,除了言传身教的家庭,更离不开启蒙授课的学堂。

  郑宅镇中心小学不远处,有一块不起眼的石碑,上面刻着“东明书院”四个字,是这所小学的前身。也是在这个书院,《郑氏规范》这一家训,成为历代郑氏子孙学习的规范、品德的准则。

  郑氏对于子孙品德的教育,甚至高于学识。在家训里,人才的标准,以德行为先,其次才是六艺。

  现在,除了在“江南第一家”的石碑上、人们口口相传的故事里,郑宅还有一个地方可以看到《郑氏规范》,就是郑宅镇中心小学的乡土教材里。

  什么是家风家训?对于六年级学生郑阳锐来说,显然是个深奥的问题。想了半天,他告诉我,他的爷爷奶奶读书识字不多,也不会对他说什么大道理。

  闲聊间得知,郑阳锐虽然才15岁,却是当地很有名气的小英雄。就在数天前,他救了一个落水的小朋友。6年前,同一个地方,他也救过一个孩子。“书上也说过,关心自己,也要关心他人,乐于助人。”

  他所说的书,就是这个学校的校本教材,摘选了《郑氏规范》的部分家训。这所学校四年级以上的孩子都学过。如何帮助别人、与人方便,是规范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六年级学生郑钰对“孝义”的理解,最初就来自这本特色教材。她也给我们讲起了故事:以前的郑家人,为无家可归的人建造义屋,为流落他乡而死的人修缮义冢,乡邻有困难就及时救济粮米,邻里有病痛就及时施医赠药……

  孩子们所读的,当然不再是数百年前的家风古训。郑宅镇中心小学老师贾云云,就是家训入校园的负责人。她说,《郑氏规范》不仅进行了严格的筛选,还配上了详细的注解,“不再是我小时候,奶奶教我的那些繁琐规矩了。”

  如今的孩子,还有必要学这样的家风家训吗?

  “《郑氏规范》虽然是郑氏的家训,延续的是郑家的家风,但包含的生活态度、道德修养、学识涵养,仍然适用于现代家庭,乃至整个社会。”贾云云说,在《郑氏规范》中,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仍然是现代社会所需要的精神灵魂。

  郑氏古训,正在生根发芽;孝义天下,在每个郑氏子孙的心里激荡。


浙江日报 美丽乡村·延伸阅读 00013 孝义表门,无非积善之事 2015-06-06 浙江日报2015-06-0600014;浙江日报2015-06-0600015;3906066;浙江日报2015-06-0600017 2 2015年06月06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