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7版:文体

杭电职校“创客”各展其能——

兴趣相伴,我有我才

  记者 马悦

  本报讯 “幸福是什么?”这个问题抛给杭州市电子信息职业学校高三学生汪悟真,他想了想,羞涩地说,“我会用自己的获奖成绩来回答”——高一时,汪悟真获全国中职院校技能大赛“智能家居安装与维护”赛项一等奖;高二时,获全国中职院校技能大赛“物联网技术与应用”赛项二等奖。

  在这个18岁的大男孩眼里,“幸福就是做自己有兴趣的事情”。初到杭电职校,崭新的校园给他的第一印象是漂亮,但也仅此而已。因为中考失利,汪悟真一度垂头丧气。

  不过很快,他就感受到了学校给他的前所未有的能量——因为从小对计算机有兴趣,加上动手能力强,汪悟真的专业成绩很快就在年级中名列前茅,被专业老师选中,进入竞赛队,成了不折不扣的小发明家。

  “有人说,读职高就意味着一辈子做‘蓝领’,但其实我更在意的是自己的兴趣。”正在冲刺阶段,汪悟真一边全力以赴准备报考心仪已久的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一边也和专业师筹划着新一轮技能大赛的比拼项目。

  专业性强、技术含量高,这是杭电职校学生的最大特色。一直以来,杭州市电子信息职业学校特别注重对学生专业应用能力的培养,汪悟真更是切切实实地感受到了这一点。“没有什么比自己钻研出来的东西获得老师、同学的认可更让人高兴的,那是满满的成就感。”说到这里,汪悟真满眼是光。

  还有一位令不少人啧啧称赞的怪才,就是从杭电职校走出的毕业生徐泽楠。2012年,还在读高三的他,就已是杭州最大遥控模型店睿智模型器材公司的技师。徐泽楠中考成绩不到300分、基础课成绩没有别人一门高,但老校长仍然坚持要特招这位学生,只因他爱捣鼓电子产品,家里的电子工具比学校的设备还要齐全。进了学校后,他摇身一变,成了杭州少年科学院唯一一位来自职高的“院士”……

  在手机充电宝还没有普及时,徐泽楠就发明了给手机充电的“便利电”,一个移动硬盘大小的装置,容量有7000毫安,能持续给手机充电一个星期。为此,他在家里自建了几十平方米的加工间,里面放满了小型机械加工设备。

  “以中考分数论英雄为时过早,如果没选职高、没有开明的氛围,我可能成不了‘院士’。”徐泽楠笑着说,在杭电职校学习,幸福指数相当高,个人特长也因此发挥到了极致。

  只要有技术,到哪里都是“香饽饽”。“不少数字媒体专业的学生毕业后,自动组成了团队,在高职院校里帮助老师做视频微课,月收入超过了4万元,彻底激发了学弟学妹们的学习积极性。”杭州市电子信息职业学校校长邵阳骄傲地说,毕业后,约有八成左右的学生选择升学,更有不少同学是边学习边创业。

  当然,学校的升学率也一直是遥遥领先的。据统计,包含提前自主招生、单考单招、“3+2”在内,有80%的学生选择继续升学读书。

  邵阳估算着说,“今年,浙江省单考单招计算机专业的本科招生数是303个,我们学校有140名同学参加了该专业的考试。按照去年的排名,约有四分之一可以上投档线。这意味着,中考失利的同学,也能通过努力读本科院校。”

  此外,“订单培养模式”也是杭电职校培养人才的一大特色,学校与杭州华三通信有限公司、三星电子旗舰店、杭州市计算机学会信息技术分会共建产学结合基地、网络开发中心;2007年,学校为杭州市地铁集团有限公司定向培养的48位学生,早已在地铁1号线上工作了。

  “在技术行业,实际能力比文凭更要紧。”邵阳说,如今,在三星电子杭州服务中心工作的杭电职校毕业生,都成了老员工,很多都成了公司中层、骨干力量。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9月,杭电职校还将引来首批5年制的“现代学徒班”,通过“学徒制”的方式,模拟真实的工作环境,毕业后直接上岗操作,为华三、联想等企业输送后台管理、系统操作等人才。


浙江日报 文体 00007 兴趣相伴,我有我才 2015-06-06 3907413 2 2015年06月06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