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22版:人文世界·文化强省

戏曲新人
当仁不让

  本报记者 刘慧

  人才,是戏曲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那是2012年初夏,一场涵盖浙江省内各戏曲剧种、戏曲院团院校的青年戏曲演员大赛,以前所未有的参与广度和激烈程度,成为浙江戏曲界及广大戏迷争相关注的文化热点。大赛荟萃了全省39家专业院团院校的259名35周岁以下青年戏曲演员、学员,涵盖京剧、昆剧、越剧、婺剧、绍剧、甬剧、姚剧、瓯剧、杭剧、宁海平调、台州乱弹、新昌调腔等12个剧种,是近年来浙江戏曲舞台青年表演人才难得的一次大比武、大检阅和大展示。

  大赛中,浙江婺剧团青年刀马旦演员杨霞云,技压群芳,一举夺魁,成为浙江戏曲舞台年轻一代中无可争议的代表人物。义乌市婺剧团青年演员季灵萃,是本次大赛中唯一的一位女武生。浙江昆剧团青年小生演员毛文霞,是昆曲青年演员中难得的一位女小生。绍兴县小百花越剧艺术传习中心的青年越剧小生演员张琳,表现出青年演员少有的成熟与大气。宁海县平调越剧团的青年越剧演员吕娅娜,成为浙江年轻一代越剧花旦演员中的佼佼者……

  80后、90后的戏曲新人成了当仁不让的主角。他们靓丽的青春风采、饱满的艺术激情、扎实的戏曲功底和新颖的人物塑造,让观众都出乎意料。大赛给青年戏曲人才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展示平台、学习机会、努力方向和发展希望,也让我们明白了,只有不断地为青年人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和成材条件,戏曲艺术永葆芳华的源头活水才能更长久的清澈如许、涓流成海。


浙江日报 人文世界·文化强省 00022 戏曲新人
当仁不让
2015-06-05 3901408 2 2015年06月05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