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8版:人文世界·文化强省

浙北:桐乡市高桥镇毛水浜村

英雄故事入人心

  记者 李茸 陈培华

  市委报道组 张潘丽

  本报讯 “我当年就是送‘鸡毛信’的,一旦遇到敌人,为了守住党的秘密,要把信一口吞掉”,台上,满头白发的88岁的孙芝发老人精神矍铄。随着他的讲述,台下几十位村民被拉回到70多年前的抗战历史中。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周年,6月1日下午,桐乡市高桥镇毛水浜村特意邀请了当年的战士和本村的亲历者,到村里的文化礼堂来讲述革命故事。

  抗战老兵孙芝发回忆抗战时的那段峥嵘岁月,让所有到场者为之动容……

  孙芝发老人是桐乡崇福镇人,当年,15岁的他在家门口参加了游击队。因为年纪小,他当起了通信兵,负责送一些机密信件。这么多年过去了,孙芝发还清楚地记得当时游击队大队长、中队长的名字。而抗战期间,最让他激动的是一场伏击战,他和战友对日伪军进行了伏击。战斗一打响,毫无准备的敌人撂下七八具尸体便仓皇逃走。孙芝发说起当时的情形,显得意气风发。孙芝发一边回忆,一边低下头来,将头发扒拉开,让大伙看看他头顶上依旧明显的伤疤……

  作为屈指可数的几位本地的抗日战士,孙芝发的故事引起村民的热烈反响。在他的讲述过程中,村民们不时为他热烈鼓掌,几名孩子也向这位抗日英雄表示了敬意。

  毛水浜村文化礼堂的前身是原来的村大会堂。

  如今,当年的大会堂变成了文化礼堂,成为村民传承传统文化和革命传统的聚集地。从去年起,为了更好地宣讲革命历史、革命英雄故事,让红色文化深入人心,村里在文化礼堂专门设置了一个抗战展览纪念场地,常年放置着一批从桐乡民间收集来的抗战史料,里面有当时日本随军记者拍摄的杂志照片、日军为侵略中国制作的浙江作战地图原件等,都是很珍贵的史料。从2014年起,已经有3000多人次到此进行了参观。

  在孙芝发讲述完自己的革命故事后,毛水浜村村民、76岁的赵春江也上了台,向村民们讲述自己亲历的抗日战争。

  一桌,一椅,一口亲切的土话,一个个亲身经历的故事。简单而朴实的讲述,让村民们重温峥嵘岁月,忆苦思甜,交口称赞起现在的好日子。

  在孙芝发讲述革命历史的现场,还来了一些年轻的面孔,他们是浙江传媒学院桐乡校区的几位学生志愿者。出生于1995年的大一学生张海静第一次来到文化礼堂,就被这儿的红色氛围“狠狠”地震撼了一把,她说:“一个个故事、一段段历史让我深深感受到,今天的幸福确实生活来之不易,我们应该要懂得珍惜,对那些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先驱,我们一定要继承好他们的遗志,爱国、敬业,在新的历史时期把祖国建设得更好。”


浙江日报 人文世界·文化强省 00018 英雄故事入人心 2015-06-05 3903048 2 2015年06月05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