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5版:人文·社会万象

言传更要身教

  丁谨之

  每天早晨,各个中小学校门前,常见值日生整齐列队,向老师敬礼、问好。然而,不知是何种原因,少数老师对学生的问候置若罔闻,甚至连点头微笑都难得一见。不少孩子称,老师的冷漠让自己很“受伤”。也有家长表示,老师高高在上的态度会有损他们在孩子、家长心中的形象,同时也影响了礼仪教育的效果。

  一个微笑、一句问候,为什么有些老师却吝啬给予?“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自古以来,尊师重教的传统根深蒂固,老师被尊崇,却很少强调师生之间的互相尊重。也许有的老师错误地认为,只有在学生面前保持不苟言笑的形象,才能建立较高的威信。于是,他们展示了那种高高在上的威严。

  人与人之间的尊重是相互的,对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未成熟的未成年人来说,老师的言行是最好的示范。如果老师在行动上无视学生的礼貌和尊重,那么口头的说教就将失去说服力,更会打击孩子们主动问候师长的积极性,学校着力开展的礼仪教育也将面临失败。

  尊重与理解是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关键,以身作则也是德育的最佳方法。面对学生的敬礼,老师应报之以微笑和问候,这样才能让校园氛围更加温暖,让礼仪教育取得更好效果。


浙江日报 人文·社会万象 00015 言传更要身教 2015-06-03 3901588 2 2015年06月03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