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安全之弦时刻不能松
校车安全更是关系千家万户。黄河校车事件,召回不是重点,更该追问:这样的劣质校车为何能进入市场,监管之盾置于何处
公共安全之弦时刻不能松
王玉宝
2014年6月24日,黑龙江一辆黄河牌校车,行使中转向机突然失灵,直接驶入路边排水沟;2014年10月,湖南一辆黄河牌校车,行驶中突然失控侧翻;湖南娄底、益阳、株洲,50多辆黄河校车存在问题;黑龙江大庆,8辆黄河校车被责令停运……
就是这样一个状况百出的校车品牌,竟然可以在车主、校车办、地方质监部门等多方长达一两年的持续交涉下,稳坐钓鱼台,丝毫不为所动,继续造车卖车,继续问题百出。直到最近,5月29日,才终于在国家质检总局的施压下,承认质量问题,启动召回程序。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次,是市场上所有561辆黄河校车全部召回。也就是说,这个此前百般抵赖车有质量问题的奇葩车厂,从其生产校车的第一天起,就一直在生产问题校车。
这个全名叫“中国重汽集团济南豪沃客车”的公司,究竟是个怎样的“神车”公司?从公司所在地的质检到国家质检,一直在做什么?难道就是听任各地车主,在长达两年时间内投诉无门,听任厂家不断逃避责任,听任用车的安全威胁持续积累?公司还有没有一点生意人的道德底线,还有没有一点对法律的敬畏?值得一问。
校车安全的极端重要性,相信无需多说。多少家庭,全家老少围着一个孩子转。可为什么,在这样一个敏感事情上,企业能如此胆大妄为?2011年11月的甘肃校车事故,12月的江苏徐州校车事故,2014年的湖南湘潭校车事故,都曾是轰动一时的特大新闻,导致了惨重的学生伤亡,一次次引发舆论哗然。正是这些血的教训,才使得专用校车的普及被提上日程。然而,可悲的是,血的教训,竟然为像豪沃客车这样的无良企业谋到了一份赚取暴利的机会,这岂不令人心寒?
众所周知,自从前几年校车事故发生后,各地校车进入大批量购买、大批量运营阶段。而且,为孩子的安全,社会和国家也是相当拼的。像浙江德清,早在2009年就一次性斥资2000万元购买79辆校车。由此,校车生产厂家面临的发展机遇和盈利机会,也是可想而知。当然,不是所有地方使用的都是无良黄河牌校车。但是,我们不得不防的却是,像“黄河”这样的劣质校车,挤进校车市场,绑架公众对校车的安全需求,大发昧心财。
正因为事关学生,事关这些更为脆弱的生命,公众有理由对“黄河”校车感到愤怒。但愤怒所指,不仅仅是厂商。若无监管和法律的束缚,资本是不惮于以沾血的双手谋取暴利的。问题是,监管在做什么?为何造出问题百出校车的豪沃公司能取得校车生产资质,为什么这些问题车能出厂,监管的责任在哪里?
召回不是终点。如果这是终点,那实在太便宜了一帮无异于在草菅人命的硕鼠。鉴于黄河校车如此大面积出现质量问题,鉴于企业方面如此恶劣的态度和糟糕的诚信状况,相关部门首先应该慎重考虑其校车生产资质问题。其次,则是启动深度调查。校车出厂,经过自查和抽查,监管的抽查为何对问题校车放行?倘若此中有监管者玩忽职守、甚至以权谋私,就一定要严惩不贷。
事实上,在近年来各种安全事件中,监管者和违法者蛇鼠一窝的情形并不少见。病死猪肉流入市场的背后,有少数检验检疫人员的收钱盖章;昆山粉尘爆炸事故的背后,有执法者安检的事先打招呼。对此类监管失责,理应让其付出沉重代价。假如,发生安全事故,或大规模质量事件,监管部门却无人问责,官老爷们继续屁股高坐,那么他们又怎会长记性,公众又怎敢期望其在下一次事故前明察秋毫?
中央政治局会议最近一次的集体学习,聚焦的正是公共安全。公共安全,关乎千家万户,关乎社会稳定,是履行执政责任的底线。最近,安全事故接连发生。6月1日晚9时30分左右,一辆旅游客船在长江湖北段发生翻沉,数百人生死未卜,这再次提醒公共安全的弦时刻不能放松。同样,校车安全更加不可大意。如果,连小孩上学,都要每天坐上一辆危机四伏的校车,那么,我们将如何面对老百姓期待的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