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f0036版:2015高校报考指南

文章导航

来杭电,收获知识和爱情!

  来杭电,收获知识和爱情!

  又是一年盛夏!高考冲刺的紧张之余,学子们一定开始憧憬美好的大学生活:

  想象中的大学,应该是著作等身的大师,灯火通明的大楼,应该是芳草萋萋,杨柳依依,情侣执手……

  今天我们向大家介绍的这对情侣,是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众多全面成长学生中的一对。他们同为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电子信息学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2010级的学生,两人每学期成绩均在年级前十名,共获得各类奖项荣誉60余项,省级以上21项,是国家奖学金、校一等奖学金的座上常客。2013年7月,两人组队参加Altera亚洲创新杯FPGA设计大赛,与来自清华、北大、台湾大学、剑桥大学等境内外名校的博士研究生同台竞技,获得国际二等奖。毕业之际,康奈尔(常春藤)、卡内基梅隆、南加州大学等11所名校分别向他们抛出橄榄枝,同时获得微软、英特尔等国内外多家知名企业的实习邀请。

  他们是如何练就如此高段位?他们的四年学霸生活又是怎样的?

  站在大学门口的你们,向往在大学里收获成长、收获爱情吗?来吧,来杭电,收获知识和爱情!

  工科生的浪漫——敲代码、焊电路

  “我的女神是我的女友,我的女友是我的女神。”在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举办的校青春榜样评选晚会上,芦恺的这句爱情宣言让人尤其印象深刻。

  芦恺和林崟的爱情始于2010年9月26日,离2010级新生开学还不到半个月。“高考结束后的那个暑假,我们在新生QQ群里相识,聊天时发现彼此志趣相投,特别能侃,”芦恺回忆到,“可能长辈们觉得谈恋爱会耽误学习,但我一直认为,一段好的恋情会让两人取长补短,共同成长。”“其实两个人一起学习,比单独作战要强得多。我们遇到学业上的难题时会一起讨论,一起解决。如果是一个人的话,很容易钻牛角尖,或者没思绪就直接甩手,等着下堂课老师来解答。”一旁的林崟补充道。两人相视一笑,默契十足。

  “一加一真的可以大于二,至少在我俩这里就是一个例证。刚开学那会儿,芦恺还不确定自己以后想要做什么,但我是一开始就决定要出国留学。在我的‘怂恿’下,芦恺也决定跟我一起朝着这个目标努力。”林崟声音轻柔,脸上写满甜蜜。

  就这样,在接下来的1000多个日子里,两人相伴学习,共同进步。四年间,两人待的时间最长的地方是实验室和图书馆,每年暑假差不多有一个半月都在学校写代码、焊电路、温习功课,或为竞赛做准备。“印象最深刻的是大一那年的七夕节,我们原本打算去西湖浪漫一番,结果遇上台风打乱了我们的计划。于是,我们就在实验室里一起完成了第一个作品:手势识别的点阵屏。这也许就是工科生的浪漫,没有风花雪月,有的是实实在在的打代码、焊电路。”芦恺说道。

  四年间,两人见证了彼此的蜕变和成长。“以前我总觉得芦恺有点幼稚,但相处久了,慢慢发现他处理事情越发成熟理智。而我之前对自己不是很自信、也不够勇敢,在芦恺的带动和引导下,现在好多了。”林崟还讲到了两人拌嘴争吵时的处理方法:“有矛盾很正常,毕竟是两个不同的个体,但真诚沟通很重要。我们不会把事情放到第二天,当天有矛盾,当天就解决,不管多晚。”

  “什么都去试试,生活会更多彩”

  “学霸”的生活里不只有学习,两人的课余生活也同样丰富多彩。

  芦恺是校青年志愿者协会的成员,入会不久便注册成为中国志愿者,几乎每个星期都参加志愿服务活动,时长累计近500小时。第八届全国残疾人运动会、ZUBA浙江省大学生篮球联赛、“天使之翼”志愿活动、“吴山广场”净镜活动、西湖环卫志愿行等活动都可以看到他的身影。

  问及原因,芦恺腼腆地笑了笑:“没想过为什么,就是喜欢和大家一起做事情,可能也就是打扫卫生,陪老人说说话,帮他们检查身体,但在活动的时候能够从对方身上感受到自己确确实实是被需要的,这让我感觉很有价值。”

  而身高172cm的林崟长相甜美,是校礼仪队的成员。用她开玩笑的话说,就是“在美女中间摸爬滚打,最后获得了‘十佳礼仪’的称号”。“礼仪队的经历让我成长不少。刚开始的时候我根本不会化妆,现在赶时间的话只要五六分钟就能化好妆出门。另外,我这人平时蛮马大哈的,但在礼仪队,做事需要一丝不苟,这让我变得更加细心沉稳。”林崟记得有一次活动,自己没穿丝袜就急着出门了。到了现场,带队老师直接指出这个问题,并提点她丝袜有助于提升肤色,直接关系到整体形象。“所以之后的活动我都再三检查后才出门,做其他事情也一样,慢慢地就养成了这个习惯。”林崟还曾参加过第三届《中国新车榜》车模大赛。从一开始的青涩,到后来闯进杭州20强,并获得“新锐车模”称号。

  采访中,“好玩”这个词频频从这对“学霸情侣”的口中说出。“我们都想在大学里对自己感兴趣的去试试,这样生活也会更多彩,最后也更能知道自己想做什么,哪些更适合自己。”芦恺说到。

  “除了认真,还要多一份坚持与自信”

  “好玩”,也是两人组团参加各类竞赛活动的初衷,但在过程中,两人的准备工作可做得一点都不马虎,玩着玩着就成了小“玩家”,Altera亚洲创新杯、“挑战杯”课外科技作品大赛、数学建模竞赛均获二等奖。“我们从未获得一等奖,一直都这么‘二’着。之后我们会朝着‘不二’这个方向前进的。”芦恺调侃道,说完就是一阵哈哈大笑。

  在两人参加过的竞赛里,最让林崟记忆犹新的是去年参加的Altera亚洲创新杯,参赛的其他团队国外有来自剑桥大学的,国内也有清华、北大等名校的。最后,他们的作品《Real-time cartoon work》获得了二等奖,是二等奖获得者中唯一一个本科团队。

  而对于让众人“羡慕嫉妒恨”的留学申请经历,这对小情侣表示,两人之所以能受到多所国外名校的青睐,与在校期间的丰富经历有关系。“我们GRE和托福的成绩考得都不算高,这方面没什么竞争力。但我们参加的竞赛和活动挺多的,而且最后都取得了不赖的名次,这可能给我们蛮多加分的。”林崟猜测。

  采访中,芦恺谈到一段毕业前一年的暑假向华为投实习简历的小插曲。“当初一同网申的其他同学有收到面试通知,但我没有,所以就赶到面试现场,向华为的人事负责人打听情况。原来是我申请的第一岗位只面向研究生设定,和华为的面试负责人坚持要求后,他们同意我参加第二志愿岗位的面试。当时和我一起去打听情况的还有好几个同学,但是他们听到原因后就离开了。有时,真的就再坚持那么一下,机会可能就来了。”

  正是因为芦恺的这份自信和坚持,他拿到微软、华为、英特尔等多家知名公司的实习机会。

  现在,两人都已经在美国学习,芦恺在南加州大学。对于为什么选择南加州大学?他坦言,自己对外宣称的“我是科比的球迷,南加州大学距离斯坦普斯球场只有10分钟车程”这个理由多少有点玩笑成分,最主要的是自己打算毕业后加入初创型公司或自主创业,洛杉矶这个城市很适合。而林崟则选择了卡内基梅隆大学,打算毕业后继续读博,做“第三类人”——女博士。“留学只是一个新的起点,未来还有很长的路待探索。”林崟说。

  【人物简介】

  芦恺,男,汉族。2010级电子信息学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本科。曾任班长,党支部宣传委员、电子信息学院青协基地拓展部部长、新生辅导员助理。曾获优秀辅导员助理、校级优秀学生干部、校级优秀团员、优秀志愿者(多次)等荣誉。2012至2013年度国家奖学金、浙江省优秀毕业生、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校十佳大学生最佳风采奖、物理创新竞赛浙江省二等奖、EDN电子技术博文大赛优秀博文奖。获得授权实用新型专利、软件著作权各一项(第一作者)。现就读于美国南加州大学。

  林崟,女,汉族。2010级电子信息学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本科。曾任班级副班长,新生辅导员助理。曾获电子学院十佳大学生、校十佳礼仪等荣誉。发表国际期刊论文一篇(第一作者)。2012至2013年度国家奖学金、浙江省优秀毕业生、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电子信息学院十佳大学生、中国新车榜车模大赛新锐车模、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十佳礼仪、第五届CTF杯网络攻防邀请赛三等奖、物理创新竞赛浙江省二等奖。现就读于卡内基梅隆大学。


浙江日报 2015高校报考指南 f0036 来杭电,收获知识和爱情! 2015-05-30 浙江日报2015-05-3000004;浙江日报2015-05-3000005;浙江日报2015-05-3000006;浙江日报2015-05-3000009 2 2015年05月30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