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20版:今日温州

坐拥绿水青山仍难喝一口净水

泰顺头号民生工程保供水

  通讯员 郭乐燕

  县委报道组 虞佳琳

  本报讯 拧开水龙头,清流源源不绝,这在寻常百姓家庭司空见惯的一幕,在泰顺的部分乡镇却是全村人心头的盼望。“村民们现在就盼着工程尽快完工,到时候就不用为喝水犯愁了。”近日,仕阳镇溪东村村主任陈正贤告诉笔者。

  陈正贤和村民们期待能尽快完工的工程,就是已开工建设的仕阳镇供水水源一期工程。据了解,此次泰顺县中心镇供水水源一期工程,2015年计划投资3276万元,涵盖仕阳、筱村、雅阳、三魁以及泗溪5个中心镇供水水源工程,目前仕阳、三魁、筱村、雅阳已经开工,泗溪也将于今年开工建设,一期工程预计于2016年完成,将解决当地群众5万人的饮用水问题。

  泰顺水资源“多”和“少”的矛盾非常突出。坐拥温州大水缸飞云湖,境内溪流纵横,雨量充沛,森林覆盖率高达76.68%,水资源较为充裕,人均拥有水资源量位列全市第一。但由于当地地形地貌复杂,人口居住分散,蓄引水工程设施建设落后等原因,导致农村饮用水困难和不安全问题较为突出。

  仕阳镇地处山区丘陵地带,境内有仕阳溪自东向西贯穿全镇,流域控制集雨面积365.3平方公里,水资源丰富却无调蓄能力。随着上游中心区经济发展,人口迅速增长,加上矿山开采、农业耕作等原因造成仕阳溪被污染,当地群众饮水难、饮干净水难的问题更为突出。

  喝水难的问题在其他乡镇也同样存在。在三魁镇,仅三魁村和戬州村两个村现有人口1.23万人,日需水量约2837吨,而实际日供水仅648吨,供水严重不足,一旦遭遇枯水期,村民就面临没水喝的困境。去年秋天降水量偏少,洋溪水厂无法正常供水,每天只能限制性供水5个小时,家家户户只能用水桶储水。县里不得不出动消防车为三魁、筱村、仕阳等多个中心镇居民提供生活用水。

  “水”的问题事关百姓民生,日益成为制约当地经济发展的主要瓶颈。泰顺全力实施饮用水保障工程,并作为头号工程列入了泰顺县2015年度“十大民生工程”。目前,该县正在加快“保供水”工程建设,借助省特扶项目,预计总投资8226万元,提前实施仕阳、雅阳、筱村等5个迫切需要解决的中心镇饮水工程。

  针对管网老化、运行不正常的自然村,泰顺将分阶段实施2014年至2020年饮水安全提升工程,对早期低标准农村饮水工程进行改造提升,该计划将惠及全县农村人口6.8万。2014年已完成投资1100万元,解决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1.45万人,2015年将继续投入资金460万元。

  总投资4.3亿建设的樟嫩梓水库及供水工程,项目建议书省发改委已受理,目前正在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预计2018年建成并投入使用,建成后日均供水量达到6万吨,将从根本上解决县城群众安全饮用水问题。

  保供水,就是保民生。泰顺县水利局局长林基週表示,实施“保供水”工程,就是要从根本上解决老百姓看天喝水的无奈,力争到2020年实现全县城镇公共供水普及率达到95%。


浙江日报 今日温州 00020 泰顺头号民生工程保供水 2015-05-28 浙江日报2015-05-2800012 2 2015年05月28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