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20版:人文世界·文润浙江

梨园深深 老树逢春

——建德婺剧团改制焕发生机

  生生不息、代代相传的文化,是人类的心灵归属和精神家园。十年来锲而不舍的文化保护工程,给浙江的文化强省梦,筑起坚如磐石的根基、注入开枝散叶的养分、展现绚烂多彩的未来。

  文化保护工程的诉求,从根本上讲,就是通过唤起文化自觉、确立文化自信、维护文化自尊,来激发文化自豪,实现文化自立,走向文化自强。

  水袖曼舞的戏剧歌舞、造化天成的瓷艺铸剑、巧夺天工的桑织丝技……如今,这些“美丽非遗”,已经成为浙江的一张张“金名片”。今年初,浙江又出台传统戏剧保护振兴计划,对现有的56个传统戏剧非遗项目进行整体保护。这是我们对文化遗产的不离不弃,是对先辈智慧的传承发扬,更是对文明记忆的呼应与回答。

  洪建波最近很烦恼。作为建德婺剧团团长,安排演出是他的日常工作之一。而在他的办公桌上,各种演出邀约已经叠了厚厚一摞:建德本地的送戏下乡,以及义乌、兰溪等地的商业演出,场次已经排到了7月下旬。

  对于一个自负盈亏的剧团而言,邀约不断是幸福的事——13年前,建德婺剧团进行了体制改革,成了我省第一家彻底改制的专业剧团。

  近年来,建德婺剧团如一颗新星,从浙西山水间冉冉升起。早在2012年的新加坡华族文化节开幕式上,作为压轴戏的婺剧《九节龙》震惊全场;2014年的韩国浦项国际表演艺术节上,建德婺剧团更是作为我国唯一参演团队连演三天,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同时,全新创作的廉政婺剧《天下第一疏》成功入围第13届中国戏剧节,成为全国唯一入选的县级剧团……

  来自浙西大山的悠悠戏曲,如何登上国际舞台?下面的三个小故事,或许可以为我们解开些许迷惑。

资深演员:见证剧团复兴

  3月11日,建德婺剧团的例会上,剧团里的资深演员盖利民提出了退休申请。在演完了4月的最后一场戏,盖利民正式告别了40多年的婺剧舞台。

  从16岁进入剧团到现在退休,盖利民几乎参与了剧团里每一出戏的排练和演出。然而,这个饱经风霜的婺剧人,每每回想起自己“两进两出”的经历,总是记忆犹新——

  “作为国家事业单位,大家习惯性地把单位变成了养老的地方,剧团里从上到下都处于混日子的状态。”盖利民说,上世纪90年代初,剧团里每人每月只有200元不到的生活补贴,日子不好过,“去农村下乡演出的门票只能卖1毛5分钱……”

  然而,1998年,盖利民40岁的那年,身为剧团顶梁柱的他,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难事”——和很多戏剧团一样,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期,建德婺剧团也受到了多元娱乐形式的冲击,面临各种“生存危机”。

  于是,看不到希望的盖利民,无奈之下痛心地离开了婺剧团,去横店演电视剧挣钱。

  而当时,盖利民的离开并不是个例,大把的婺剧演员选择下海经商,个别专业强的演员则跳到了别的剧团,建德婺剧团已然一副瘫痪状态。即便有百姓邀约,也拉不出一台像样的戏。

  面对走投无路的境地,到了2002年底,当年剧团骨干洪建波等人发起了“复活”的改革倡议——对婺剧团进行改制:保留婺剧团的名称,取消原有事业单位的属性,对所有人员进行分流,重组企业化的演出公司。

  得知这一消息的盖利民,第一时间从横店回到建德,重新回到熟悉的婺剧团,每天和年轻演员们一起,又吊起了嗓子,练上了武功。

  “改制后,剧团里没有人闲着,一人分饰多个角色,不到两个月的时间,戏就排出来了。”盖利民回忆着说,那时候,剧团里形成了“赶、学、比、超”的氛围,演艺水平大大提升。

  如今,在浙西地区,只要是建德婺剧团演出,百姓必趋之若鹜。据统计,近年来,该团共编排整理了50多部脍炙人口的婺剧传统折子戏、音乐片段。2014年,演出了330场,足迹遍布全市乡村,全剧团的营业收入超过100万元。

当家花旦:把婺剧带出国门

  在建德婺剧团的展示墙上,一张巨大的韩文海报格外亮眼——2014年7月,作为我国唯一参演的戏曲团队,剧团以新创作的印度史诗剧《宝弓奇缘》,登上韩国浦项国际表演艺术节的舞台。

  海报里,饰演太子妃的女演员名叫汤盛存。今年28岁的她,是个土生土长的建德姑娘。婺剧团改制的那年,她刚从艺校毕业,进入了梦寐以求的梨园世界。

  “还没入团就听说剧团改制了,和以前到剧团实习的感觉完全不一样了,哪里有邀约,就到哪里去演。”汤盛存一直觉得,改制后大伙儿的积极状态,让自己更加奋进,也让她对“小剧团排大戏”更有信心。

  跌跌撞撞、摸爬滚打了13年,当年还是刚初出茅庐的小姑娘,转眼已成为了剧团的当家花旦。

  “三天三场演出,在接连雨天的情况下,依旧座无虚席;演出结束后,观众掌声雷动,不愿离去,谢幕时间长达半个多小时……”演出前大家怎么也没有想到,在韩国演出会有这么好的反响,大大超过了预期。

  “其实,我最骄傲的是能把中国的传统文化带给国际友人。”汤盛存有些羞涩地说。在仁川亚运会期间,建德婺剧团还应汉阳大学中文系教授吴秀卿的邀请,出席了在汉阳大学人文科学院举办的“中国传统戏剧研讨会”,并为70多名中文系学生现场示范、讲解婺剧。

  汤盛存掏出手机,翻看起了当时的照片,一个个金发碧眼的老外,有模有样地学习起了婺剧的经典动作。“手的姿势怎么摆,眼神应该怎么转,步伐的节奏又该怎么拿捏,这些点滴的要领,我都手把手地给他们指点。”

  现在,建德婺剧团在排练的17本戏中,有12本都是由汤盛存担任主演。由她担任主演的大型神话婺剧《绿云》,作为广州亚运会的特邀节目,亮相羊城大舞台。

铁杆戏迷:坚信戏比天大

  作为纯正的婺剧票友,65岁的陈桂花平日里最喜欢做的一件事,就是到家对面的婺剧团排练房里看老师们排戏。从手、眼、身、法、步到声、情、静、动,一点一滴、一招一式,她都熟稔于心。

  说起家乡的戏剧登上国际舞台,这个热爱艺术的时髦老太无比自豪。可在夸赞的同时,陈桂花的眼神和言语中,却又透露出了丝丝心疼。在探访建德婺剧团排练房的路上,她嘴里念叨的都是“条件艰苦”四个字。

  在走过昏暗的走廊后,斑驳不堪的排练厅出现在眼前:在这个充斥着汗味儿的排练房里,姑娘、小伙们正在下腰、吊嗓、翻跟斗;舞台上堆放着各类道具、乐器;台下的地毯好大一片都被磨秃了,走上去,底下的地板还咯吱咯吱响;一抬头,天花板上有淡淡的霉斑……

  若不是亲眼所见,很难想象,这本登上国际舞台的剧目,是这个不足100平方米的小排练厅里脱颖而出的。因为地方小,排练摆不开,就分男女几批排练,合成的时候再选择一个开阔地方进行走台彩排。

  因为酷爱婺剧,陈桂花只要一有时间,就跟着演员们到乡下演出,顺便讨教些表演的小技巧。

  3月初,陈桂花跟随剧团又来到了新安江畔的山河村进行演出。刚下车,所有演职人员马不停蹄地搬道具、搭布景。来不及喘气,演员们又开始在后台的衣服堆里、道具箱上化起妆来。“曾经有次遇上了阵雨,演员们根本顾不上自己打伞,全员出动冲进雨里‘抢收’设备。”陈桂花说,这样的专业精神,让看戏的村民们纷纷竖起了大拇指。

  正是因为亲眼目睹了剧团演员们的认真和坚毅,陈桂花也比其他人更懂这份坚持的意义——专注戏剧创作是因为不能怠慢了观众。

  也正是因为经历过迷茫和艰辛,洪建波和团员们更加深知自己内心有一种无法割舍的情感:“这是前辈老师们留下的艺术瑰宝,只有每一次认真演出才能对得起这份荣耀。”


浙江日报 人文世界·文润浙江 00020 梨园深深 老树逢春 2015-05-27 浙江日报2015-05-2700013;浙江日报2015-05-2700011;浙江日报2015-05-2700014;浙江日报2015-05-2700012;浙江日报2015-05-2700015 2 2015年05月27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