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3版:人文

光影的魅力需要付出耐心

  吴孟婕

  北京时间25日凌晨2时,侯孝贤凭借“十年磨一剑”的武侠片《刺客聂隐娘》,站上了第68届戛纳电影节最佳导演奖的领奖台。他的获奖感言非常简短:“第7次来戛纳,拍电影不容易,找钱更困难。感谢剧组,舒淇,张震,朱天文。”侯孝贤是继王家卫和杨德昌之后,第3位获得该奖项的华人导演。

  侯孝贤的光影世界里鲜有江湖和武侠,这部投资9000万元的《刺客聂隐娘》,是这位拍了40多年电影、获奖无数的大师级导演的第一部“大制作”。这位惯用固定机位和长镜头的光影魔术师,酝酿25年,筹备10年,剧本八易其稿,又拍了整整7年,最终把一个1700字的侠客传奇“化”成一部106分钟的影片。

  在戛纳看过《刺客聂隐娘》的媒体记者说,“这是一个武功绝伦的女刺客,最后却无法杀人的故事”;有人说,“这是一部需要凝视,而不是观看的电影,像唐诗一样美”;也有人中途退场,觉得导演“故弄玄虚”。

  第一次看完《刺客聂隐娘》,金马影展执行长闻天祥问侯孝贤:“你拍的是自己吗?一个人,没有同类,没人了解。” 这与本届戛纳电影节评委会主席科恩兄弟的观后感不谋而合——“一部精雕细琢且个人色彩明确的作品。”

  全部奖项揭晓后,许多人为侯孝贤距离登顶“金棕榈”一步之遥感到惋惜,但他却表示“已经很开心”:“我拍电影是很个人化的,别人不见得‘看’得清楚,能得导演奖证明评委会的眼光很不错。”至于“一步之遥”的距离,侯孝贤说:“比得奖更重要的是,你到底拍了什么。有没有做到,只有自己最清楚。”

  这是一位一直以矮小精干、沉默寡言的形象出现在各种红毯、颁奖新闻照片边缘的导演, 少有“霸气外露”的时刻。就在几天前《刺客聂隐娘》首映结束后,他还为自己在片中构建的独一无二的武侠世界向观众解释:“那些‘飞来飞去’的动作,我没办法拍。”

  2012年夏天,侯孝贤第一次来杭州。为“侯孝贤回顾影展”剪完彩,他在杭州图书馆做了个讲座,主题是“我为什么会拍这样的电影”。 近两个小时的演讲,他的脸上很少露出轻松的表情,常常会突然沉默,仿佛一个定格的长镜头。但与台下的青年电影人互动时,语气简直深情款款:“电影是活生生的,眼光、资金,都不是一开始就有的,需要等待和锤炼。一直拍,就会有想要的东西出现。”

  那天,也有人问到了即将开机的《刺客聂隐娘》。 “这个故事里有很多有意思的东西,但我会从自己的兴趣所在出发——拍出个人的存在感,也就是人的本质。”

  2013年4月, 传出电影因为资金链断裂而暂时搁置的消息;2014年1月,《刺客聂隐娘》杀青;之后,因为导演对部分镜头不满意,又进行了补拍。在老搭档、编剧朱天文眼中,这是与侯孝贤一起工作的常态:“认真而执着,常常会跌倒,但还是会兴高采烈地上路。”知道以上波折,似乎更可以理解侯孝贤戛纳拿奖后接受媒体采访时的感言:“现在没有人这样拍电影……而我们只会这样拍。”

  其实,这也挺好的,不是吗?无论是导演还是观众,如果愿意付出更多耐心,就能看到光影更复杂的魅力。在电影市场以“快狠准”当道的今天,我们缺的是“自说自话”的侯孝贤。

  其实,还有很多事都是这样的。


浙江日报 人文 00013 光影的魅力需要付出耐心 2015-05-26 3895063 2 2015年05月26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