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4版:人文·朝文新智

浙江大学思政课有新招 ——

讨论课上,抬头率高

  开栏的话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触动人心灵的工作,其中,作为高校立德树人的“主渠道”的思政课尤为重要。

  如何上好思政课,让思政教育“活”起来,甚至“火”起来?我省高校“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变说教为说理,变灌输为互动,不拘一格,别出心裁,灵活多样,让思政课真正“抓住眼球,打动心灵”,大学生们打心底里爱听想听,入脑入心。

  今起,本报推出“思政课的面孔”栏目,带读者走进浙江高校新颖别致的思政课堂,一起守护大学生们的“思想晴空”。

浙江大学思政课有新招 ——

讨论课上,抬头率高

  记者 曾福泉 通讯员 周炜

  本报讯 初夏午后,在浙江大学的一间教室里传出一阵阵你来我往的辩论声,不时还有一片笑声。

  一个自称“资本家”的声音正在盘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诸多好处,而另一个声音则在反驳他“完全不考虑我们工人的立场”,还有一位“教授”,用更加学术性的语言归纳、引导。

  这不是哪家电视台在录制访谈节目,而是浙大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原理教研中心主任张彦教授的课堂。同学们在讲台上展示的,是自己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中关于如何认识资本主义这部分内容的心得。

  这门被简称为“原理”的课,属于大学必修课“思政课系列”。此时坐在同学中间一道聆听台上辩论的张彦欣慰地发现,即便在这样催人午睡的天气里,课堂还是保持了很高的“抬头率”。

  “讨论课”上创意迸发

  在半个学期的课程中,张彦要组织两次这样的“讨论课”。这是她自2013年开始做出的新尝试,把平时以老师授课为主的大班拆成小班,围绕一个主题分组展开讨论,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参与度。

  这一回的题目是“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张彦说,为了较好地阐释这一问题,同学们首先要找准切口,其次要了解资本主义产生发展的源流,从过去讲到现在,才看得出“新变化”来。“不仅需要看教材,我还给同学们开列了一批参考书。他们还要结合当前时事。”

  有一组同学选择从经济层次看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上台后模拟了一段电视新闻,由“主持人”连线多位专家,探讨欧债危机问题。

  还有更具创意的。一组同学精心选择了资本主义发展阶段中几个有代表性的时期,演出生活在不同年代的社会中的人们是如何求婚的。“他们巧妙地用情景剧的方法回答了这种颇具理论深度的问题。”张彦说,另一组同学用类似的方法还原了资本主义战争史,从而分析资本主义战争的实质,都牢牢吸引了全班同学的目光。

  张彦始终认为,花哨的形式不能取代思政课的最终目的,一切教学手段的根本,是要让这些大一、大二的年轻学子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立场和方法。

  课内课外积极参与

  每周二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是全校公选的必修课,同学们来自各个专业,“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了”,组成若干个小组。为了上好张老师的“讨论课”,各个小组在课外花的时间比课堂上还要多。

  上台辩论的几位同学告诉记者,对今天的展示总体满意,遗憾的是准备时间略嫌不足,在台上没能完全脱稿。热能专业大二的刘同学说,上周二课上老师布置题目,组里10余名同学就分头准备。周四碰头,大家头脑风暴,确定了“电视访谈”的形式,确定了各自分工,一群人就又忙开了:找资料,写脚本,做课件……周六,他们还认真排练了一次。

  有了精心的准备,这群理工科背景的年轻大学生得以娴熟地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谈论工资标准、工会的作用、贫富差距的根源等问题,说得既通俗又准确,扮演“资本家”和“工人”的同学都能牢牢地站在自己代表的阶级立场上发言,辩论中还迸出了点“火药味”,显得非常“入戏”。张彦认为,他们生动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中的矛盾和张力。

  展示完了,坐在台下的其他几组的“观察员”和“评委”们还要发问、打分。每组获得的分数,还要在组内成员间进行一次“再分配”,这也是张彦的点子。“多劳多得,贡献大的同学分数多,滥竽充数搭便车是不行的。”这种激励措施进一步调动了同学们积极参与课程学习。

  思政课需要大投入

  同学们喜闻乐见的“讨论课”是张彦和原理教研中心同事们在多年《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中摸索出的“情境式”教学模式的组成部分。“情境”是为了将学生真正带入马克思主义这座思想宝库,让青年学子领悟经典理论鲜活的生命力。

  张彦介绍,往日“枯燥”的课堂和“单薄”的教材现在分为5个情境:“原著”情境和“历史”情境,同学们阅读马克思主义原典文献,了解其在人类思想史中的源流和地位;“团队”情境除了讨论课外,还有辩论赛——同学们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思考哲学命题和现实问题;“现实”情境,同学们将经典理论与中国当代现实问题相结合;“论争”情境,鼓励大家开展思想交锋。

  在张彦看来,思政课是一个需要也值得投入大量资源的课程。为了上好讨论课,她会向学校争取专门的讨论课教室,那里有六边形的桌子,非常适合随时开启话题的交流。讨论课结束后,她会收齐同学们的全部展示材料,包括情景剧的脚本、同学们自己制作的节目配音、各类照片等,和助教一起编纂一份讨论课小结报告。张彦说,原理教研中心的老师们是如此珍视同学们的学习成果,他们在2013年的3300多篇学生课程论文中精选出65篇,编纂结集,马上将由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书名就叫做“永恒的光辉”。

  记者手记

  谈起思政课的教学,才36岁的张彦教授感慨良多地说:“大课难教,思政理论课尤其难教。”这道出了当下高校思政课普遍面临的问题。一大间阶梯教室,动辄坐着百余位甚至数百位来自不同专业的听课学生,要开展有效的教学互动并吸引学生参与,对老师来说是很大的挑战。另一重挑战指向教师的精力和激情。张彦说:“思政课老师往往要给不同的班级讲授同样的内容。我认识的一位老师,最多的情况下,同样的一堂课他要讲授7遍,每一遍都是3节课的长度。”

  应对难题,张彦等浙大马克思主义学院老师积极探索,在过去死板的思政课教学中划分出环节、条块,用一个个情境,把硬邦邦的理论课变得更软、更容易亲近。“这样做,加强了教学实效,也全面锻炼了学生素质。”张彦说,“让青年学生充分了解自己所处的社会环境,培养起发展的、辩证的思维方式,这对他们将来的学习工作是大有益处的,我们最终要实现思政课‘教得好’和‘学得好’相结合,让思政课真正成为学生真心喜欢、终生受益的课程。”


浙江日报 人文·朝文新智 00014 讨论课上,抬头率高 2015-05-25 3893321 2 2015年05月25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