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8版:美丽乡村·延伸阅读

听李丁富讲述“最美家庭”的背后故事

修身齐家,回归心灵栖息地

  立家训、修祠堂、开设“百姓书院”,这几年,李丁富一家做的事都是为了重拾家史、回报乡里。如今,一家人过得平淡和乐;修缮过的祠堂成为了村民休憩娱乐的场所;书院藏书达2.5万册,开设国学讲堂、农耕文化馆并免费向大众开放……家庭给予一个人的,不仅是一蔬一饭,还有一家或一族的道德准则和处世方法,是每个人心灵的栖息地。

  初夏,距衢城10公里的衢江区云溪乡云溪村,“百姓书院”里花木繁盛,宾客盈门。

  主人李丁富夫妇每天都要迎接来自全国各地的读书者、参观者、学习者、仰慕者。无论谁来,夫妇俩都会沏上热茶,端上瓜子糖果,敞开心扉,有问必答。

  “传家非耕即读,裕后唯俭与勤”、“家有良田千顷,不如薄艺在身”……这是李丁富常常挂在嘴边的话,是他的立身哲学,也是这一家人的处世之风。5月14日,在“国际家庭日”到来的前一天,李丁富家庭获得了2015年全国“最美家庭”称号。

  摩挲着2014年过年期间拍摄的一张“全家福”,李丁富讲述了发生在这个家里的故事。字字句句、林林总总,看似琐碎日常,却凝结着这个家的文化根基、集体认同。

处己:正己守道

  李丁富的书架上,有一摞名为《乡愁》的材料合辑,打开后,是他近两年搜集的各个报纸杂志上关于乡愁的报道。离家在温州工作五十载,故土家园始终在他心上,那是他立身处世之道的启蒙之地。

  今年78岁的李丁富出生于衢州市衢江区云溪乡云溪村,女儿“李云溪”的名字便缘起于此,在这里,他度过了甚为艰苦的童年岁月。两岁时,母亲因病撒手人寰,父亲做豆腐、卖木头撑起整个家,哥哥姐姐带着李丁富走东家、串西家,吃百家饭、穿百家衣,日子就在跌跌撞撞中艰难前行。那时,父亲勤劳和坚忍的身影一直留在了李丁富的脑海中。

  生活举步维艰,父亲常常教导他们:“家有良田千顷,不如薄艺在身”。父亲格外重视几个子女的教育,1954年,李丁富考上了衢州农校,父亲把雨鞋卖了凑学费。

  毕业后,李丁富分配到温州工作,从基层到机关,从办事员走上领导岗位,李丁富一直不忘正己守道,儿子李云雷也是耳濡目染。

  李丁富给我们讲了一则家庭小故事:在他任温州市委组织部副部长时,有人上门请求帮助调动工作,当时只有年幼的儿子云雷在家,小云雷问来客:“你现在是夫妻分开两地工作吗?”听到来客说夫妻在一地工作,本意是想换个好岗位时,小云雷回答:“不是夫妻分隔两地,调动可是很难的。”没等李丁富回到家,来客已经打消了想法离开了。

  李丁富在文成工作期间,收养了孤儿陈建威,培养他读书,送他去当兵,鼓励他成才。父亲给予工作和所资助的孩子的时间远多于陪伴妻子儿女的时间。但是云溪和云雷都说,父亲对工作的认真潜移默化地影响了他们。

  “苦才是人生,痛才是经历,累才是工作,变才是命运……”这既是李丁富在2014年马年春节时手书给孙辈的《新年寄语》,也是他大半辈子人生哲学的积淀。

治家:重孝崇学

  为岳父陈光编写的《百岁庆典》开篇,李丁富这样写道:“‘孝’这个字在甲骨文里的写法是一个少年人牵着一位老人的手慢慢地走。向父母尽一份孝,也许是一处豪宅,也许是一片砖瓦,也许是大洋彼岸的一只鸿雁,也许是近在咫尺的一个口信……也许是一盆热气腾腾的洗脚水。在‘孝’字的天平上,它们是等值的,都是一颗心。”

  李丁富的父亲去世早,他就把岳父奉作亲生父亲来孝敬,为他祝寿、为他总结这一生,为这个家族写家谱、留印记。父行子效,关于父亲李丁富的事,李云雷可谓心细如尘。

  “老爸,宾馆能上网了吗?”

  “老爸,定了什么时候回来吗,我给你们买高铁票还是机票?”……

  这是前几天李丁富和妻子陈佩玉去北京领奖时,儿子时不时地在微信里传来的问候。李云雷在温州工作,李云溪在杭州工作,他们不能时常陪伴父母,便趁过年期间,手把手教会了父母用微信,组建一个家庭成员的微信群,传照片、发语音、视频通话。

  女儿常和妈妈讨论花花草草,儿子经常为父母传递健康保健知识。陈佩玉说:“仿佛他们就在身边。”虽身在远方,但一家人都懂得,精神上的陪伴同样重要。

  当年,李丁富工作辗转于瑞安、温州、文成,鲜少能照顾一双儿女。但是家书、电话从来都少不了。每每回家,李丁富带给孩子的不是零食,不是漂亮的新衣服,而是书籍。

  “两个孩子从小就爱读书,现在儿子家里有1.5万册书,女儿出嫁时,我送上的是一副精心打造的书架和一套《中国百科全书》。”李丁富说,如今,孙辈也勤于读书,孙子就读于台湾大学,外孙女就读于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崇文尚学可谓是他们的家风家训。

睦亲:积厚流光

  在李丁富剪贴保存的报纸中,有一篇《崇文书院怀想》,文中这样介绍:崇文书院始建于宋,位于开化县大溪边乡阳坑口村,肩负着戒训子孙、教化一方的责任。这也许能解读出李丁富建造“百姓书院”的鸿志。

  李丁富说,在古衢州,很多书院都是由乡村民间自发集资而建,贫穷的乡野儿童都能来免费读书借阅。一所传承的书院,即使将来屋毁楼塌,书被虫蛀,但是崇文之风、敦睦之行,必会积厚流光。

  2006年,退休后的李丁富作出决定:把自己几百万元的讲课费和书稿费,全部投资到家乡云溪,建造“百姓书院”。“参与修建书院的人都是云溪村村民,大家有钱出钱、有力出力,2008年4月,书院落成典礼时,我在书院摆酒15桌,请150位工人老乡吃饭,没有乡亲们的支持,就没有‘百姓书院’。”李丁富说。

  这座占地约4000平方米的“百姓书院”,设有4个主题图书室,收藏了2.5万册书籍。“走进国学”、“走遍中国”、“走读浙江”、“走活经济”,依次收藏了古代文史、李丁富去各地做温州经济报告的资料、浙江乃至全国经济发展经验的图书、光盘、图片等。

  自2008年4月23日免费开放7年来,“百姓书院”迎来了3万人次的学习、探访,举办过大小会议讲座200余次。

  2012年,李丁富夫妇又在书院的果园内建起了“农耕文化馆”。农耕馆小园的门上有一副楹联:“祖祖辈辈相依千年,样样件件亲切万分。”馆内收藏了近200年来农村、农业、农民的500多件生产生活用具用品。漆器礼盒、耙锄蓑衣,走一走农耕馆的长廊,便能寻到那个只有书本和祖辈记忆中存在的乡村。

  为什么叫“百姓书院”?为什么免费开放的同时还费心维护。李丁富说:“因为我小时候就是在乡亲们的接济下长大的,现在到了回报乡里的时候了。”他自拟的一副对联也给出了答案:“有书真富贵,无求活神仙”。


浙江日报 美丽乡村·延伸阅读 00018 修身齐家,回归心灵栖息地 2015-05-25 浙江日报2015-05-2500010;3890812;浙江日报2015-05-2500011;浙江日报2015-05-2500013;浙江日报2015-05-2500014 2 2015年05月25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