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家风浸润人心
本报记者 裘一佼
5月10日,母亲节;5月15日,国际家庭节。5月,是一串亲情满满的日子。
家对于中国人而言,总能产生巨大的共鸣。中国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国家,中国也有着世界上传承最悠久的家族,古往今来,它不仅仅是家人的相互牵挂、游子的乡思乡愁,更是每个人精神成长的重要源头,一个人走得再远,最初的能量无不来自家庭。
作家老舍曾经这样写道:“从私塾到小学,到中学,我经历了起码有几十位老师吧,其中有给我很大影响的,也有毫无影响的,但是,我真正的老师,把性格传给我的,是我的母亲。母亲并不识字,她给我的是生命的教育。”
这“生命的教育”就是良好的家风。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家风家训的地位,举足轻重。
乡土中国,大多以家族聚居,漫长的农耕时代,家庭作为社会的细胞,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无论帝王将相,还是普通百姓,都会在一辈又一辈人对生存的不断探寻中,积累起待人所应遵循的操守,积淀出处事所应符合的风范,并以此作为言传身教的根本和范本,几乎每家、每族、每姓都有自己的家风家训。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千百年来,无数家庭认同并信守这个朴素的道理,好的家风就是无声教诲,惠泽于家庭成员——唐太宗李世民为了教育继承人如何做好皇帝而编写了《帝范》;刘备去世前给其子刘禅的遗诏中说:“莫以恶小而为之,莫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明代《朱子治家格言》中说:“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
时代滚滚,家风传承的不仅是一个家族的记忆,更是一种家族共有的精神内核。直至今日,《孔子家语》、《颜氏家训》等家训作品一直都在流传,中国人内心深处有着浓厚的家庭情结,诗礼传家、耕读传家、精忠报国等家风,已经深入到每个人的血脉当中。
英国史学大师汤因比在《历史研究》一书中认为,世界上存在21种文明,唯有中国文明没有中断过。也许,家风功不可没,它不仅是家庭成员面对大千世界的“心灵鸡汤”,更是一种家族的凝聚力和生命力。
所以,家风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因为它源于家庭,也回归家庭。
家风是什么?在现在看来,它包含着一个家庭的生活方式、文化氛围、生活态度、精神情趣、道德修养、教育学习等等元素;家风的形成,无关家庭贫富,无关文化程度,而是源自长辈德行素养的熏陶——
曾国藩常年在外,却以写家书的方式,将其淡泊名利、只求儿孙读书明事理的观点传达于后辈;
“子孙若如我,留钱做什么?贤而多财,则损其志;子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愚而多财,益增其过。”这是林则徐留给后辈的家训;
傅雷夫妇写给孩子们的《傅雷家书》,敢于在信中对孩子承认过错,用平等、温情和理性,面对孩子的成长;
李嘉诚带着两个孩子挤电车上下学,从小让他们接触最平凡的生活、最普通的人,认识真实的社会……
每一个故事的细节里,家风如影随形,带着父母对子女成长精心抚育的印记。它是普普通通的语言,却能在日常生活中影响每个人的心灵;它是最基本、最直接、最经常的教育,却能通过言传和身教让每个人刻骨铭心。
这其实就是一种成功的教育,因为它关注人的心灵成长。慷慨无私、乐于奉献、勤奋上进、礼让谦虚,尽管时代变迁,尽管各家的家风不同,但好的家风总是共通的,历久弥新,照亮了人们的精神世界。
所以,家风永远不会过时,因为它源于心灵,也回归心灵。
每个人都是由“家”走入社会,《大学》提倡“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家”正是个人与国家、社会之间最重要的连接点。
在社会加剧转型过程中,人口高速流动,家庭单位相对变小,家风的传承面临诸多挑战,但同时彰显着强大的号召力。一个社会的发展,需要诚信、积极、进步、向上的氛围,这种氛围的营造,不仅靠外在的约束,还要靠每个人良好的品行修养来共同维系。个人好的素养,就来源于家风的熏陶与培养。
有人把家风比作一条条小溪,或是更细微的水滴,从山涧、密林,缓缓流出,生生不息,小溪汇成小河,汇成大江,形成波澜壮阔的大海,那就是民族精神;也有人将家风比作是一棵棵参天大树,它们从历史中成长起来,植根于深厚的文化土壤中,坚韧不拔,让人在日常生活中得到启示,最终成长汇聚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茂密森林。
所以,家风是一种深入人心的力量,是我们不能丢弃的珍贵财富,它支配着家族成员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也决定着整个家族乃至国家的命运和未来。好家风蔚然成风,好国风也会水到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