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头村,留住乡情浓郁
记者 应磊
市委报道组 凌青 黄成峰
这是奉化裘村镇马头村的一条巷道,不宽,约四五米,临街的老店铺门面还在,门上写有“盐铺”、“铁铺”的字眼。一家老式理发店里,一位老理发师在静静地等待客人的光临。作为古时奉化摆渡过海去象山的交通要道,这里曾经车水马龙,热闹非凡。
由山入海,马头村清晰地保留着被忽略的细节。
老宅院,精致依旧
水汽升起,年迈的理发师将煤炉上的水壶提起,冲入一个挂在墙壁上的铁皮箱。舀起一勺子凉水,打开安装在铁皮箱上的龙头,水流过一双密布皱纹的手,落在客人的头皮上,水温刚刚好,力道刚刚好……理发师和客人都是村里人,彼此熟络,习惯这几十年的头顶手艺。
路过这家理发店,陈贤灼总要和店家打个招呼。七十多岁的他悉心收藏着马头村的记忆。最近,他正在编辑马头村陈氏族谱,村委会的一间办公室里,堆积着各种文献。老陈要在浩如烟海的材料中考证马头的历史,整理家族的荣耀。
得闲,陈贤灼带着我走进村子,转进一条横向小巷,一高大墙门立于眼前,飞檐翘角,砖瓦镂空雕花。门额正反面都饰雕文字,前为“攸宁”,后为“华封”。“攸宁”出自《诗经》“君子攸宁”,意味着子孙茂盛的可贺局面;而“华封”典出《庄子》“华封三祝”,华州人对上古贤者唐尧的三个美好祝愿。老陈指着门额一一介绍着,关于这里的一切,他如数家珍,“你看,这个三合院气派吧!”
这个院子被村里人唤作“酒坊”,大概与主人家做酒生意有关。走进阊门,映入眼帘的是二层楼木结构,东西厢各两间,正屋四间,中有堂屋,厚重的“惟暨堂”匾高悬堂中,其字体浑厚、挺拔苍劲。再进,里面还有二进院落。整个建筑纵深阔达,前后二进楼房共计60余间,谱载:“数世同居,共炊近百口,婚嫁频乘,内外整肃,一无间言”。那高大的五马头墙标示着老宅曾经有过的昌盛隆乐。窗棂、木柱、栋梁、格子门上雕刻有桃花、流云、藤蔓等花纹,显示出住宅构建的豪华和细节的精致。
古宅于清时二十世陈氏子孙所造,已有300多年的历史,算得上是马头村留存最久的民宅了。如今,还有家族后裔居住其中,说起宅院,不无自豪,宅院中的所有房屋皆是木制,所用之木材皆是从福建运来的杉木,质地极好。老宅人丁最兴旺的时候,每户人家皆有六七人,每逢傍晚,大院之中人头攒动,人声喧哗,那情景如同电影院散场一般。逢年过节,院子里更是热闹不已,祭祀先祖,点灯守岁,相互拜年,简直像唱一场大戏。
“马头村的宅院有一个特点,就是特别适合人们起居生活。”陈贤灼说。石材多,天井、檐廊、檐下走道等地面都由石板、石条铺就。石材洁净质朴,具有一种经历岁月沧桑不加雕饰的古朴之美。楼房多用双重屋檐,前后屋檐形成檐廊和檐下走道,即使是下雨天也无淋雨、湿鞋之忧。天井多,人们足不出户就能在宅院内和大自然亲密接触。像“惟暨堂”这样的宅院,村里有十多处,保持着当年的规制。深深高院,走出了为数众多的教授、将领。
兄弟连,手足情深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一条条承载几辈子记忆的小弄堂,有烟火熏出来的岁月痕迹,见证老村的兴盛与传奇。马头村那些尚且保留的老宅子,每一片青砖瓦当,每一个花坛、墙角,每一根柱子,都在记录过去精致的细节。
古村必有古树。马头村内有八棵古樟,每棵树龄均在百年以上,茂盛如云,高大苍劲,仿佛老者般静静守护着村庄,记录着村里的故事。在树荫里,陈贤灼向我说起了“颂三坟园”的故事。
在马头村东北的河头坂旷野上,依着一片桃树林,坐落着三支并排连造的坟墓。那是马头村陈氏颂房系大字辈的大渭、大洀、大滋三兄弟的坟墓——时人称为颂三坟园。
陈氏三兄弟相依为命长大,童年过得颇为艰难。大哥陈大渭坚信长兄如父,一肩挑起了养护两个弟弟的重任,再苦再难也没让两个幼弟辍学。小弟陈大滋读书颇为努力,十九岁时就在县试中高中第二名,并被候补为生员。不久又得长兄大渭借贷学费,入杭州同仁医学堂攻读医学。再后来,他两渡东瀛,专攻眼科,成为第一个开办西医眼科医院的国人。
成年后,兄弟三人便各自经营自己的人生,相距越来越远,音讯也愈发稀少。为了永续兄弟情义,三人就思量着效仿周礼,按族葬,最终,他们在马头宅后的河头坂造了一座生圹,等着百年后合葬。
最先去世的,是小弟陈大滋,他的妻子任氏遵照丈夫遗嘱,在当年11月,将陈大滋葬于“颂三坟园”。后来,大渭、大洀也先后在抗战期间离世,并葬于“颂三坟园”。大哥(渭)之墓居中,二哥(洀)在左,小弟(滋)在右,兄弟三人至死不离。
如今,坟园日渐斑驳,古有“同盘而食”、“姜肱大被”,说的是兄弟手足情深、相依为命的故事,陈氏兄弟的故事可谓现代版的“姜肱大被”,成为民族优良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