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老龄产业
舆情报告出炉
老龄产业呼唤
正确舆论引导
记者 李丹超
本报杭州5月21日讯
记者 李丹超
今天,浙江老龄科学研究院在杭州发布了《浙江省老龄产业舆情报告(2015年第一季度)》。报告通过对新闻、微博、论坛等信息平台中与浙江省老龄产业相关数据的挖掘,对浙江省老龄产业在互联网的关注声量、不同媒体平台的关注度、时间趋势等进行梳理,对老龄产业、产业痛点及国家政策等方面进行监测分析。
报告认为,一方面,国家针对老龄产业的利好政策不断,但行业发展仍处于低端水平。表现在舆情上,便是负面报道成为这个行业的“标签”。据统计,第一季度媒体相关保健品报道累计99篇,其中,投诉案件、诈骗等新闻报道70篇,广告18篇,其他话题11篇。除去广告,负面报道占全部报道的86%。
由于老龄产业行业规范以及标准制定的缺失,行业内部混乱现象丛生,诸如会议营销、无证经营、夸大宣传、欺诈等案件不绝于耳。而现阶段媒体主要舆论倾向是对老龄产业的负面舆论进行监督,一旦发现欺诈行为或违法活动,媒体首先进行报道宣传,曝光内幕。这其中,“315”成为负面报道高峰,保健品会销在“315”前后被围剿。3月12日至18日,媒体报道持续发酵,新闻报道共29篇,占比第一季度媒体报道的35%。
所以,当下由于老龄产业负面报道泛滥,形成了一方面国家积极降低准入门槛,大力开放市场的同时,另一方面政府部门与消费者对企业或民间资本的信任度依然存疑的局面。报告认为,在老龄产业大力发展推进的同时,如何扭转当前老龄产业负面形象,成为政府、行业、媒体需共同应对的问题。当务之急,工商、质检、食药监、公安等部门需出台相应的监管措施以及行业标准,各项奖惩制度也亟待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