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4版:要闻

大美处州追梦中

——丽水建设生态保护和生态经济“双示范区”纪事

  本报记者 周少华 滕昶

  施晓义 金春华

  绿色生态,这是丽水的生命线

  5月的清晨,细雨过后,渐渐繁忙起来的丽水老城区,透着股清新的味道。

  从车水马龙的中山街折进一条溪岸小道,映入眼帘的是一条长满花草的扶栏。凭栏而望,清澈的溪水静静流淌,七彩锦鲤在水草丛中嬉戏,一群群久违的野生小溪鱼也悠游其间,不时激起朵朵水花。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坐在岸边的石凳上,一边观赏着这鱼乐世界,一边与邻里聊着天,悠闲而惬意。路过的行人纷纷驻足,用手机记录这意味悠远的都市风景……

  这条溪流叫丽阳坑,据说丽水的地名就出自这里,丽水人认她为母亲河。她从丽水城区北面的白云山流出,经丽水老城区后汇入瓯江,溪流虽然长不过6公里,沿岸却居住着近30万居民。

  曾几何时,丽水人的这条母亲河同样被严重玷污,成了丽水著名的“龙须沟”。据环卫部门调查,丽阳坑流经的白云和万象两个街道内,河道两侧竟有250个排污口,周边居民习惯了将垃圾直接抛撒进河道,就连架设在河岸的电线都没能幸免,一度挂满垃圾袋。久而久之,丽阳坑成了一条贯穿城区的垃圾河、黑臭河,大部分水质是劣Ⅴ类,路人经过,无不掩鼻疾走。

  “绿色生态是丽水的生命线,不治好丽阳坑,便枉有丽水这个好名字!”2014年初,丽水市委书记王永康自当河长,发誓要让丽阳坑变清、变美、变成景观。一年中,他14次到现场,与沿河的街道、村干部一起研究对策、落实责任、分段包干,一次次督促、检查、问责。在铁的意志和铁的手腕的共同驱使下,这条污浊了20多年的城区河道,终于渐渐变得清丽起来。

  如今,丽水市环境监测中心站里,还存放着108瓶水样。这是2014年一年中,监测站在丽阳坑里取的水样,按时间顺序排列,由浑浊到清澈,清楚记录了丽阳坑的变迁。

  家住灯塔新村的占良友在丽阳坑边住了30多年。“20多年了,我家临河的窗户一直没有打开过。”占良友说,现在,他们不仅把窗户打开,每到晚饭时分还特意把餐桌移到河边,听着潺潺溪水声、看着河景就餐。

  其实,敞开的不仅是窗户,更是市民的心扉。别着“丽阳坑护鱼队”袖章的蓝阿姨,60多岁了,腼腆得连名字都不肯告诉我们,但她和一群老姐妹自发组织了一支护鱼队,每天都在丽阳坑两岸巡逻,发现不文明行为,立即劝阻。没有报酬,风雨无阻,也不怕有人因一时不理解而对她们指指戳戳。“这是我的家,做我们自己的事,管人家怎么想、怎么说!”蓝阿姨说。

  丽阳坑治理,只是丽水守护青山绿水的一个缩影。近10年来,丽水的活立木蓄积量从原来的3811万立方米增加到现在的7000万立方米,增长近一倍。全市森林覆盖率和林木绿化率常年稳定在80%以上。去年,丽水境内跨行政区域河流交接断面水质达标率为100%;全市96个交界断面监测点中,有95个水质达到Ⅰ至Ⅲ类水标准;全市生态环境质量指数达到96.6,连续11年获得全省第一;境内9个县(市、区)全部成功创建省级生态县。 (下转第四版)

  (上接第一版)

  生态优等生的成绩单背后,是坚定不移的护绿、扩绿的决心。丽水全市总面积1.73万平方公里,占浙江陆地面积的六分之一,是全省面积最大的地级市,但95.03%的区域是生态保护区,限制工业企业进入。然而,即使在不到5%的可开发区域内,他们也是惜绿如金,严格执行“非生态工业不进”的红线。

  去年,丽水在全省率先发布7大类生态工业项目负面清单,其中限制发展类28项,禁止发展类33项,责令限期整治企业560家,全年淘汰“黑色”工业产值130多亿元,因此拉低年度工业经济7个百分点。

  瓯江水缓缓穿行青田县而过,留下一座美丽的江心岛——驮滩岛。这里曾经是重点工业项目建设用地,一家大型不锈钢企业希望投资20亿元建厂。然而经过专家论证,最终被新的生态旅游规划所取代。为保一片净土,青田乃至丽水舍弃的,是上百亿元的投资项目。无论是投资6亿元的轮胎项目、投资5亿元的线路板项目,还是投资3亿元的蓄电池项目,只要不符合生态发展要求的,丽水统统不接纳。据不完全统计,2014年以来,已有170多个高污染、高排放项目被丽水拒之门外。

  千里清流,一座流淌着的金矿

  从丽水到龙泉高速公路的石塘出口,是云和县石塘镇的西滩头村。这里是石塘溪汇入瓯江的交汇处,村后是丽龙高速,村前是53省道,交通便捷,水清山秀。但让人惊奇的是,就在这条石塘溪沿岸,竟然一字排着12家溪鱼馆,旗幡招展,鱼香扑鼻,俨然一座“江鲜小镇”。

  我们走进“家隆溪鱼馆”,店主叫蓝嘉龙,畲族人,原来在另一个山村开农用车搞运输,6年前下山搬迁到西滩头村,给过往车辆加加水,招徕客人吃个便饭。后来发现,来吃饭的人都对这里的江鲜感兴趣,于是夫妻俩就琢磨起烧鱼来,打出了江鲜特色,结果引来了一拨拨回头客。

  蓝嘉龙的成功案例,带动了一批村民竞相来这里开办溪鱼馆。我们问蓝嘉龙生意咋样,他笑笑说:“有竞争,但还好,顾客是专门冲着这里的好山好水来的。”真所谓“店多隆市”,名气大了,客源也多,光蓝嘉龙的这一间店,一年毛利润就有四五十万元之多。

  好水养好鱼,好鱼引客来。到丽水吃瓯江江鲜,可能是当下丽水一张最诱人的名片。龙泉的安仁鱼头早已名声在外,它就是挟瓯江之名而席卷浙江的,现在全省各地都能吃到它了。

  就在距西滩头村几十公里的瓯江上游,我们又遇见了一个“江鲜达人”,他叫汤登伟,是云和县紧水滩镇龙门村的村委会主任,也是云和湖有机鱼专业合作社的理事长。他自己开一间鱼餐馆,同时还掌握着省内上百家酒店的有机鱼头供应。

  汤登伟原来是养鱼的。云和县境内有3座大型水库,统称云和湖,当地村民靠水吃水,纷纷在瓯江流域圈水养鱼,最多时全县有2000多户农民置放了2600多个大型养殖网箱,每年给当地农民带来数亿元的养鱼收益。但是,养鱼鼓起了农民的钱包,也喂肥了水里的蓝藻。2010年,云和县痛下决心全面禁止瓯江流域的网箱养鱼,从事鱼餐馆经营的农户可以保留两个寄放活鱼的网箱,严禁投放饵料。

  禁止养鱼,看起来断了农民的财路,其实,另一道致富的门却悄然打开。全区域禁投饵料,所有鱼类都在清水里生长,鱼的品质提高,周边县市的吃客经常舍近求远涌到云和来吃鱼,众多渔家乐应运而生;一些酒店应客人要求,慕名采购云和有机鱼,于是定时定量专门为酒店采供活鱼的商贩出现了;没了网箱,专事捕捞的渔民又重操旧业……现在,十里云河,一路都是闲趣渔家。汤登伟所在的龙门村,如今有27家渔家乐,光节假日经营的农家,一年也有十多万元纯收入。

  遂昌有座金矿,从唐朝开始开挖,现在资源枯竭,被改造成矿山公园,用另一种方式掘金。瓯江在丽水境内有500多公里,这千里清流就像一座流淌的金矿,只要有一双慧眼,永远也挖不完。

  瓯江水沿龙泉、云和而下,与松古平原潺潺而来的松阴溪交汇于碧湖平原,如今已声名远播的“古堰画乡”就坐落在这里。其实这里曾经是瓯江上的一个商埠,叫大港头;不远处的松阴溪上有一座建于南朝的千年古堰——通济堰,至今还在发挥着调水和灌溉的作用。商埠古堰、旧屋老街,让人生发出思古悠情,加上这里的山黛水绿、鸥鹭低翔、帆影点点,任何一个位置都可以入画,由此引来了众多前来写生的画家和学生。久而久之,这里就有了一个画家群落,渐渐形成堪比法国巴比松的艺术小镇。

  徐萍,大港头镇一名土生土长的农民。因为经常有画家来这里写生创作,1993年她就在古镇开了家叫“在水一方”的小酒店,因为雅致,很快成了南来北往艺术家们交流切磋、住宿吃饭的地方。随着慕名前来“古堰画乡”的画家和学生越来越多,小酒店再也容不下了,2000年她仍用这个名字办起了“在水一方写生创作中心”。如今,这里已成为全国30多个艺术院系的写生创作基地,能够容纳800人住宿,并设有画家工作室、书画展厅和超市等设施的艺术村,一年四季,接待10万人次,天天人来人往。

  现在,一有空,徐萍还会带着画家穿行在乡村小道,为画家们发掘更多更美的写生点。她说:瓯江有挖掘不尽的美丽,也有挖掘不尽的财富。“如今,大港头的船工、渔夫,甚至农民都可以入景、入画,成为体面的职业,这一江清流不知改变了多少人的命运。”

  诗意田园,播种着美好生活

  丽水多山,狭长的松古平原是不可多得的福地。驱车辗转1个多小时,透过郁郁葱葱的茶园和竹海,两排楼房跃然眼前。我们来到了松阳县新兴镇谢西坑村。

  这里同松阳县许许多多村庄一样,是个茶叶村,房前屋后,举目所极,全是绿油油的茶园。最繁忙的采茶季已经过去,但仍有不少茶农在茶园里劳作,蓝天映着绿地,溪水和着鸟鸣,一幅桃源景色,美不胜收。据介绍,谢西坑村种植白茶十余年,实现了全村从70%的低收入户到70%富裕户的大逆转。2014年,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6万元。

  春茶采摘已近尾声,在村口李光忠家的一楼大厅,仍是茶香四溢,10台炒茶机正在不倦地把鲜叶炒制成型。“现在生活有盼头了,村民们越干越有劲。”李光忠笑着说道,目前村里正在规划旅游,这里马上要成为风景区了,以后这村庄茶园、采茶制茶都是景点。

  行走在谢西坑村,家家户户都是三层半小洋房,水泥路通到了各家各户门口。铁树、仙人掌、杜鹃花,花团锦簇,点缀其间。2010年,腰包鼓起来的村民们开始集体建新房,当时村里有7户贫困家庭,村里通过集体补助等方式帮他们凑足资金,村民们帮助他们挑砖块、搬水泥,让他们在当年农历新年全部住进了新房。

  茶叶不仅改变了谢西坑村,也改变了松阳县。据有关部门统计,目前松阳全县有40%的人在从事茶产业,50%的农民收入来自茶产业,60%的农业总产值来源于茶产业;去年,全县茶叶产值达到10.65亿元,同比增长17.68%。茶叶,这个吸取山水精华的绿色精灵,已经影响着松阳的未来。

  龙泉市屏南镇的周岱村,海拔1280米,是全省海拔较高的行政村之一。这里,一年中有一半时间被云雾环绕。过去,大山里的年轻人要想改变命运,就得走出大山。这个有着400多人的山村,一度因为劳动力外出,只剩下60人留在村里。但现在,高海拔、多云雾成为周岱人最宝贵的资源。由于昼夜温差大,周岱村十分适合种植反季节蔬菜,通过几年的尝试,周岱村乃至整个屏南镇的高山四季豆因为品质好而为人们钟爱。

  周岱村村民刘金花和老伴在大山上开发了一大片梯田,专门种植四季豆,最近正在做工作要把在城里工作的子女全喊回家来搞生态农业:“以前,我们的菜要挑到城里四处吆喝卖钱;现在天天有人蹲在村里收购,我们坐着收钱。”从2010年起,屏南镇的村庄开始通过竞价拍卖的方式销售四季豆。

  龙泉市海拔超过1500米的高山有110多座,高山村上百个。这些山高水远的偏僻山村,过去是“穷”的代名词,现在他们利用当地垂直温差大、小气候独特、生态环境好的优势,纷纷发展高山蔬菜、精品农业,这些地方的农产品一下子成了市场的宠儿——多数情况下,你有钱不一定买得到。

  高坪乡,地处遂昌县西北偏远区域,是该县海拔最高的乡镇。暮春时节,红、粉、紫、白、黄等多种颜色的杜鹃绽放于海拔1400多米的山顶,绵延20余里,方圆近万亩……高山、流水、竹林、花海,高坪乡成了浙西南避暑休闲胜地。目前,该乡有5个村成为了农家乐经营专业村,今年暑期的床位在年初就被预订一空。

  遂昌北部的北界、新路湾、应村、高坪等4个乡镇,过去被称为“遂昌的西藏”,干部调到这里来工作被视为“发配”,现在可是“旅游胜地”,经常游客多于当地居民,乡镇之间经常就客源、床位、旅游线路、道路交通等事项进行协调,4个乡镇的书记、乡镇长,每隔一段时间总要召开联席会议,于是被当地人戏称为“G4峰会”。

  高坪村51岁的林延招已经种了30多年的地。从2013年起,他趁着新村改造的机会,用自家的新房子做起了民宿,三层小楼8个床位全由老两口打理。去年,林延招的农家乐纯收入达到6万多元,今年五一节一个假期就赚了六七千元。林延招笑着说:“我们这是在卖空气、卖海拔、卖环境,越卖越好,永远卖不完。只要守住了这片绿水青山,就再也用不着去外地打工了!”

  九山半水半分田,这是对丽水地理环境特征的形象说法。在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十年间,丽水市却在这方山水间收获了十分的“红利”:去年,丽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635元,在十年前,这个数据只有3322元。与此同时,群众综合满意度也得到进一步提升。丽水市民生活满意度达77.5%,全省第一;生态环境质量公众满意度连续7年全省第一;群众安全感满意率达98%,全省第一;食品安全群众满意率连续6年全省第一;市民对卫生状况的总满意率达99%,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城市。

  根据规划,金丽温铁路新线将在今年年底开通。被接入全国高速铁路网络,绿色的丽水必将以更快的速度,奔向新的梦想、新的境界……

  “一手抓生态保护,建设全国生态保护示范区;一手抓生态经济,建设全国生态经济发展示范区,是丽水落实习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战略思想的根本举措。”丽水市委书记王永康说:好生态就是金饭碗!践行习总书记的嘱托,守住这方净土,既是我们的责任,更关乎丽水未来,我们心无旁骛,坚定地沿着这条路走下去!


浙江日报 要闻 00004 大美处州追梦中 2015-05-22 浙江日报2015-05-2200013 2 2015年05月22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