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3版:人文

一位普通务工者最后的心愿——

捐献器官和遗体

  本报杭州5月19日讯

  记者 章咪佳 郭兴华

  通讯员 王家铃 周素琴

  “能捐都捐。女儿要健康、开心,老婆要保护身体。妈妈我走了,有哥在,能活多活一天,坚强。我已尽力了,我已坚强自足。”

  这50多个字的嘱咐,是44岁的老胡留在笔记本上的遗言。昨天上午8点35分,他安静地走了,在生前清醒的时候,他提出要捐献器官和遗体。

  老胡是安徽人,而立之年来到湖州打工,在一家标准件制造公司做操作工。30年前,他不幸患了肺结核,因为当时的医疗条件有限,没有完全治愈,成年后身体一直不是很好,患有支气管扩张,反复犯肺部感染。2006年开始,出于对他的照顾,公司安排他管理模具仓库,相对于一线工种,这个工作较为清闲。后来老胡发病越来越频繁,公司就给他安排了一间房间,可以及时休息。老胡对周围的人充满了感恩。只要能站起来,有点力气,他就要去单位。

  去年,老胡在媒体上看到关于器官捐献的报道,当时他就和妻子说:“以后我也要捐献器官。”没想到,这一天来得这么快。

  因为老胡反复支气管扩张伴感染发作,导致心肺功能都衰竭,知道自己时日不多,上周日晚,老胡郑重写下捐献器官的心愿。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帮助老胡联系了省红十字会。因为老胡常年的病情,除了眼角膜,他不适合捐献别的器官,但是他决定捐献遗体给浙江大学医学院作教学用。他的角膜可以给两位病人带去光明。


浙江日报 人文 00013 捐献器官和遗体 2015-05-20 3888902 2 2015年05月20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