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4版:要闻

新路 新房 新期盼

——24年后重访泰顺白柯塆

  本报记者 张品方

  白柯塆,浙南泰顺县的一个高山小村,也是80年前闽浙边临时省委所在地,刘英、粟裕曾带领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在这一带进行过艰苦卓绝的斗争。1991年春天,记者作为浙江日报采访小分队成员,对浙江贫困地区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采访,并以《白柯塆村的新支书》为题在本报发表了相关报道。

  24年过去了,白柯塆始终没有淡出记者的记忆。那崎岖漫长的山路,低矮老旧的民宅,村民一年里只有3个月吃得上米饭的艰苦生活,以及勤劳不息、努力改变命运的干部群众,都深深烙在脑海。近日,记者带着对白柯塆的牵挂,再次走进这个小山村。

  新路,让山村近了

  从沈海高速分水关下高速,往日弯弯曲曲的绕山简易公路已不见踪影。在宽敞的柏油路上驱车,不到十几分钟,我们就看到往白柯塆方向的指示牌,立即向右转入进村水泥路。山路虽不宽,仅能容一辆汽车通行,但对于这里的山民,已是莫大的变化。

  行进山路,两旁绿树、竹林扑面而来,记者心情格外复杂,既感亲切,又有“近乡情更怯”的紧张。20多分钟后,两棵高大的樟树矗立在面前,记者终于走进了白柯塆的村口。

  在一排新砌的楼房前,几位村民正围着一辆运货小车在聊天,车上盛放着几大叠加工好的包装品。他们用好奇的眼光打量着我这个外来客,而面对村民,我早已有了一种“心底却是旧时友”的暖意,如同见到相识20多年的老友,热情地向他们招呼。

  一听到我是多年前来此采访过的浙江日报记者,村民们变得欢快起来。我告诉他们,当年进村是多么的不易:从县城坐上玻璃窗破了好几扇的长途汽车,颠簸了4个多小时,沿着弯弯曲曲的山间公路,才到泗溪镇。在农家小旅馆住了一宿,第二天雇了一辆拖拉机,沿着悬崖峭壁边的小路,提心吊胆地颠了一个小时,然后又爬坡半个多小时,才到了白柯塆。行路难,是山村百姓千百年的切肤之痛。一言及此,老年的村民早已感慨万千。

  “那条老路早不用啦!”65岁的村民吕姿满淳朴的脸上洋溢着笑意,“现在进村公路有几条,一条是你刚走的,开车只要20分钟,另外从泗溪镇也新开了一条进村公路,开车也只要20来分钟。”

  便捷的出村公路,使小山村与外面的世界有了更多的联系。

  围在运货小车边的小吕,是吕姿满的儿子,常年在杭州打工。他是个见过世面的年轻人,这次回家,还带来一批包装用的印刷品加工业务。小吕说:“这可以让家人增加点劳务收入。”

  像这类简易的加工业务,是村里识字不多的中老年人能胜任的工作。小吕的邻居、一位中老年妇女,坐在家门口,膝盖上放着一只竹筐,筐里盛着一堆黑色的小夹子,正忙碌地加工。她说,村里干这活的人很多,挣钱虽不多,但可以贴补家用。

  小吕的家是这一排新楼房的一间,像许多地方的农村新宅一样,装修得很清爽实用。因他家所处的地方地势很高,从他家的阳台上往外眺望,视野开阔。几百米外的一幢新楼,特别显眼,“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纪念馆”12个金色大字熠熠生辉。

  “这是前几年建的。”小吕一面解释,一面递来一杯热气腾腾的茶水,还不忘补充一句,“这是自家采制的茶,绝对绿色环保!”

  新老支书话变迁

  捧上茶水,还没来得及啜上几口,现任村支书吕存旭就闻讯赶来了。“刚接到你电话,来迟了!”这位矮墩墩的壮实农家汉子,一脸歉意。

  我一个劲地说着过去的村中见闻,还向他打听20多年前采访过的村支书卢立明。“那不就是老卢嘛!”吕存旭突然手指着百米远处的一位老人,只见那人穿着深咖啡色夹克衫,正缓缓拾级而上。

  一听说来了客人,老卢立即加快步子来到阳台。65岁的老人,对20多年前的采访有点记忆模糊。记者打开手机上的照片,上面有一张特意从报社资料室翻拍的《浙江日报》,时间为1991年6月27日。“你看,《白柯塆村的新支书》,就是写你带领村民艰苦创业的,还有你们通自来水、修路的事。”“对啊,想起来了!想起来了!”老卢笑逐颜开。

  我说起当年村里人吃不上米饭的辛酸事:那天,快到午饭时刻,记者掀开一户村民家的锅盖,只见满满一锅地瓜丝中间,有一小碗米饭。主人说,家里有3个孩子,米饭是给最小的孩子吃的,其他人只能以地瓜丝当主食。那些年,村里人一年只有3个月能吃上米饭。

  “当时确实很艰难。”老卢说,现在吃米饭早已不成问题啦!

  “走,去看看村里的变化!”我提出要求。

  “好!”新老支书异口同声。话音刚落,步子已挪出屋外。

  小山村几乎认不出来。过去低矮破旧的房子大多被拆除,建起了一排排三四层的楼房。刘英、粟裕同志当年办公旧址等几间旧房被保留下来。办公旧址的对面,就是新建的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纪念馆。

  50多岁的馆长林上兆是泗溪镇文化站干部,称得上是白柯塆最有文化的人。在二楼展馆,老林陪我们参观了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在白柯塆一带坚持革命斗争的历史资料。提起80年前的往事,老林侃侃而谈,从他口中诉说的那些人物故事,如同他亲身经历一般鲜活。

  新思路,新希望

  坐在纪念馆接待室,老林谈兴很浓,说的仍是他最关心的纪念馆。

  “你看,这是我们要改造的项目设计方案。”老林递来一本厚厚的册子,上面写着:中共闽浙边临时省委成立旧址项目初步设计方案。

  老林告诉记者,现在上级对这里越来越重视了,县内外每年有几万人来白柯塆旅游。为了将红军的故事传下去,县里将结合红色旅游,把纪念馆改造更新。“投资就要2000万元。”老林伸出两根指头说,这些投资将用于展厅改造、广场以及周围民宅的修缮。

  与村干部聊天,总少不了村级集体经济和村民收入来源的话题。

  “收入不够多啊!”村支书吕存旭说,全村300多人,年轻人都外出打工去了,剩下200多个中老年人。他扳着手指算了一笔账:村里100多亩茶树,毛竹每年可销售上千吨,木材能卖五六百吨,扣除成本,人均年纯收入1.2万元左右。

  “茶叶的品牌生产能不能做点文章?”我问。

  “难啊!”老林叹息说,白柯塆这些年虽然变化很大,但在全县仍属于比较贫穷的村庄,村民文化水平、观念较落后,特别是缺少成功企业家这样的致富带头人。

  桌上放着一袋已拆封的茶叶,是“三杯香”牌。老林说,这个牌子的茶叶,是县里的拳头产品,每半公斤从几十元到最高上千元不等。“如果有茶叶企业能带动村里的茶农致富,那就好了!”

  从茶叶聊到毛竹、木材,从红色旅游又聊到交通。

  我说:“这次来,感觉最大的变化还是交通。”

  吕存旭说:“现在进出村子的道路有几条,比以前确实方便多啦!”今天老吕开自家的小面包车到县城办事,一个上午就走了一个来回。

  但老吕还有点担心。白柯塆一带前些年修建了“红军路”,虽然解决了村民进出难的问题,但游客来得多了,新问题又出现了。由于道路狭窄,旅游大巴进不了,游客进村还要换乘中巴,很不方便。特别是今年11月,这里要举行中共闽浙边临时省委成立80周年纪念活动,到时交通可能会成为问题。

  “新红军路已规划了。”老吕说,这条路沿着白柯塆一带的山区,总长20多公里,路比现在的宽多了,可以进出大巴。“记者同志,请在媒体上呼吁呼吁,我们村民盼望政府早点动工啊!”


浙江日报 要闻 00004 新路 新房 新期盼 2015-05-20 3887888 2 2015年05月20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