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义一养猪场变身多肉植物种植园
此“肉”换彼“肉” 种出好生态
本报武义5月18日电 (记者 徐贤飞 县委报道组 温君凯 通讯员 金晓芳) “没有污染,没有臭气,收益又高,还是养这种‘肉’好。”武义王宅镇马昂村北面原有一座养猪场,如今,这里被大学生村官陈楚改成种多肉植物的大棚。近日,在此参观的村民啧啧称奇。
昔日臭烘烘的养猪场,已被塑料大棚代替,周围绿树成荫,空气清新。新搭的水泥墩子上,摆着一排排“多肉植物”生石花。“就这么个拇指大的生石花,就能卖五六十元,都抵上一只猪蹄了!几棵大一点的,简直值一头猪了!”村民老王眼睛都瞪大了。
28岁的陈楚是3年前到马昂村当大学生村官的。“多肉”是近两年流行的室内盆栽植物。这些“多肉”都是她丈夫廖丞生种植的。去年,养猪场拆除后,小夫妻俩承包了这块地。
马昂村是王宅镇一个风景优美的村子,青山掩映,美不胜收。唯有村北边这座养猪场,破坏着田园美景。“养猪场在村子上游,污水和臭气都把村民熏死了。”陈楚回忆说。“五水共治”开展起来后,马昂村人坐不住了,绿水青山不能再被污染了。在县、镇干部的推动下,养猪场去年被关停。
那时,恰好廖丞生在为他的多肉植物寻找家园。小廖是位酷爱花鸟的男生。2009年,当杭州花鸟市场第一次出现多肉植物时,他就开始着迷,而后他开始钻研种植和育种,很快成为当地有名的“多肉”玩家。
小廖说,他曾试着找过地,但环境不好,地势又低,夏天一场洪水,把大棚全冲了。当马昂村的养猪场拆除后,陈楚极力向小廖推荐这片地。“来了一看,真是块风水宝地。下边是稻田,上游是水库,我们处在一个高地势的山包上。”小廖决定把“多肉”安家于此。
原先养猪肉的地方,养上了“多肉”后,价值翻番。小廖介绍,原先700多平方米的养猪场,他们目前才用了一半。但今年以来,“多肉”销售额已达12万元。现在,大棚里还养着10万多棵“多肉”,等待着秋季旺销。而此前这个养猪场存栏生猪500多头,年收入也就七八万元。
陈楚向前来参观的村民介绍,与养猪相比,种“多肉”既无污染,效益又高。未来,他们将把“多肉园”开发成观光园,与周边的山水相呼应,吸引游客,带领村民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