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22版:美丽乡村·望乡

白沙岛上最后的扁担

  见习记者 翁杰 通讯员 邹娜

  白沙岛,位于普陀朱家尖,一个世外桃源般的东海小岛。岛上没有超市,也没有菜场,有的只是安土重迁的老人和日出日落的金色海面。

  几十年来,货郎挑着担从岛外舶来各种食材,这里的生活才得以继续。可不知从何时起,那些走街串巷的“扁担”渐渐不再来了,仿佛随着外出打拼的年轻人一同远去。

  如今,58岁的王月花是白沙岛上最后的卖菜人。她肩头上这根渐渐老去的扁担上,记录着海岛人的别样生活。

  一个人的菜市场

  清晨时分,白沙岛港里村码头,一艘渡轮由远及近。船缓缓靠岸,王月花挑着担子走上岸来。她的个不高,一条旧扁担架在肩头,两个满载蔬菜的竹筐把扁担压成了弓形。

  “阿花,你可来了。”早已等候在岸上的张瑞娣三步并着两步地上前,从王月花的筐里挑出最重的冬瓜、土豆,放进自己的背篓。她是村敬老院的工作人员,时常到码头帮王月花分担些蔬菜。

  俩人说着话,沿着海边的小路向港里村走去。王月花一手搭在扁担前端,一手握着后面竹筐上的绳子,挑着百来斤重的担子,脚下步步生风。

  进了村,是一条狭窄的小弄堂,古朴有致的石头房分列两旁。“买菜喽。”王月花吆喝起来。她音不高,却很悠扬,传遍了整个村子。

  村民们都走了出来,一边和王月花打招呼,一边往篮子里张望。王月花身后的队伍也越来越长,阿婆阿公们就像小时候等着换麦芽糖吃的孩子一样高兴。

  穿过村里的广场,来到一片闲置的空地。王月花把菜一样样拿出,铺开来放在水泥台子上,又抄出一把小称。这一个人的菜市场就这样开张。

  四季豆、茄子、蒲瓜、芹菜……王月花卖的都是些家常食材。然而,这些最平常不过的蔬菜、鲜肉在白沙却是紧俏货。

  村民张志明告诉记者,因为人少,岛上没有菜场,一直靠着小贩们运菜来卖。可如今,年轻人都外出打工,岛上只剩下了170多名老人,许多小贩觉得利薄都不愿再来。

  买了菜,付过钱,不少村民却并不着急离开,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闲聊。阿花的到来给这个宁谧的渔村带来了难得的热闹时光。

  约莫过了半个小时,王月花开始收摊。她挑起担,赶往码头,乘驳船去白沙的另一岛上的大沙头村。

  不忘却的记忆

  驳船行了几分钟,便到了大沙头村。

  由于这里的村民分散居住,王月花习惯沿着穿村而过的小路边走边叫卖。

  由于前两日王月花在家照看孙子没上岛卖菜,今天这一趟的菜卖得尤其快。不一会儿,菜筐便卖空了。挑着空篮,王月花准备去码头乘船回家。

  “阿花,我家有两袋红薯干,你帮我带去磨粉吧?”忽然,有人隔着院墙问道。王月花知道那是老陈家的媳妇,便爽快地答应:“好嘞,你拿去码头,一会儿我捎上。”

  一路行来,让王月花帮忙捎带东西的并不少,她无不答应,并一一记下。到了村口,更有村民把一台液晶电视放进了王月花的竹筐,让她带去城里修。她同样不嫌麻烦,也应了下来。

  王月花说,以前卖菜是她谋生的买卖,现在来岛上却不单是为了赚钱。去年,王月花买了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如今每月有1600多元的收入。她说:“我自己的生活好了,也希望岛上几十年的老朋友们也能生活方便。”

  码头上,王月花抚摸着磨得发黄发亮的旧扁担。最初拿起扁担时的那个20多岁的姑娘,如今已是年近花甲的阿婆。海风吹着她有些疲惫而黝黑的脸,40年的光阴似乎在她脑海一一闪现。

  她的脚步,是定格在海岛小村的风景——一种岁月越久,越弥足珍贵的记忆。


浙江日报 美丽乡村·望乡 00022 白沙岛上最后的扁担 2015-05-19 3877479 2 2015年05月19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