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1版:要闻

鹏城进入文博时间——

“文化+”,浙样绽放

  本报深圳5月14日电 (记者 吴孟婕) 今天上午,中国文化产业第一展——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第11次拉开华彩大幕。今年,展馆面积、参展商总数、海外采购商数量又创新高。热闹的开幕式背后,来自阿里巴巴、腾讯等国内知名文化企业以及我省重点文化企业的掌门人汇聚 “浙江文化产业会客厅”,为浙江文化产业发展的“一圈四带”、“双五大优势产业”等新蓝图谋篇布局。

  2014年中国省市文化产业发展指数结果表明,浙江省综合指数位列北京、江苏之后,排在全国第3位。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数字动漫、文化旅游等产业优势地位进一步巩固。

  “新常态下,文化产业将迎来哪些发展机遇?”——人们在本届深圳文博会上寻找答案。而我们还要问,浙江这片人文沃土、生态净土、创业乐土,为何对“文化+”情有独钟?

  答案,就在深圳会展中心2号馆内面积达2000多平方米的浙江“宝盒”里。它也是本届文博会最大的主题展馆。

  从去年三分之一的陈列图书来自“走出去”到今年的百分之百,在数字提升的背后,连续六次入选全国“文化企业30强”的浙江出版联合集团在下“很大一盘棋”: 通过“经典浙江译介工程”,利用国际影展、国际书展、版权贸易等途径,重点推介麦家、王旭烽、黄亚洲、海飞等一批浙籍知名作家的作品,扩大浙产图书的国际市场占有率;同时,建立翻译家资源库,打造中外翻译培训交流基地等。

  除了文化出版,借助“互联网+”,浙江影视等文化产业也借船出海,取得了不凡的业绩。

  在今天的浙江展台,许多嘉宾、观众都由衷地为吉尔吉斯斯坦第二大电视台的运营者一一点赞。在吉尔吉斯斯坦首都比什凯克伏龙芝大街友谊宾馆4楼,拥有百余位员工的吉尔吉斯德隆电视台已落地10年,陆续开通包括中、俄、英等语种的118个频道,金华邮电工程有限公司帮助该台建成中亚地区最具影响力的海外华语电视播出平台,成为实施“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渠道。

  “互联网+”将为文化产业生态带来哪些新变化?“互联网+文化”该怎样“+”出最大化?浙江文化产业会客厅交流时间中,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陈少峰这样说:“娱乐无边界、平台无边界,前提是,你必须带着互联网思维和文化梦想‘入场’。不久后的未来,知识产权保护环境将发生根本性变化,精品内容将大有作为。”

  留住脚步观看,位于浙江馆最核心区块的那粒“钻石”,白色顶棚和外墙下“内有乾坤”:一个T台,不间断上演着台绣旗袍秀、动漫Cosplay、浙江广电集团主持人脱口秀;环绕排列的LED电视墙,用于播放各地宣传片及进行参展文创企业的线上展示,配以工作人员的讲解,让你对眼前的新媒体产品刮目相看。

  涉猎出版和数字娱乐、研发高科技产品、搭建资本平台……以上文化产业大动作,统统来自浙江日报报业集团。未来,浙报集团将立足互联网枢纽型传媒集团,围绕建设具有“党报特质、浙江特点、原创特色、开放特征”的主流网络媒体平台,全力打造“三圈环流”的新媒体产品矩阵,构建浙江在线新闻网站、“浙江新闻”移动客户端、浙江手机报及浙江视界移动视频客户端等“四位一体”的网上党报,加快做大做强主流媒体舆论阵地。

  留住脚步互动。展馆内开辟了一个体验区,选取参展企业有趣味性、科技含量高的产品做实物互动展示,运用地幕互动投影系统、翻书机、触摸屏等高科技设备,让参观者身临其境,感受浙江文化产业的新业态、新创意。


浙江日报 要闻 00001 “文化+”,浙样绽放 2015-05-15 3883478 2 2015年05月15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