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家庭日,分享他们的幸福——
解开“最美家庭”密码
记者 张丽 通讯员 金蕾
编者按:5月15日是国际家庭日。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每个人生活的港湾。在国际家庭日前夕,一批“最美家庭”进入我们的视野。本报今天报道这些“最美家庭”的故事,分享他们的幸福生活,感受他们的和谐家风。
本报杭州5月14日讯 自寻找“最美家庭”活动开展以来,我省各地涌现了一个个“最美家庭”。“最美家庭”究竟美在哪儿?他们有着怎样的怡人芬芳?
耕读传家
传家非耕即读,裕后唯俭与勤。对于宁波镇海的翁维根家庭来说,当兄弟姐妹各奔前程,分散在各地之后,一本动员全家的家谱,足以将大家串在一起。完整的家训、家风、家规,带给翁氏整个大家族成员的,是良好的品行和浓郁的亲情。
翁维根祖父去世前,为促子女各立一业,3个儿子都长大成人后,分为‘松’、‘柏’、‘梅’三房。翁维根父亲是长子,因此这一房被称为翁氏松房。
1992年,翁维根退休后,开始着手编写家谱。“积财于儿孙,不如积德于儿孙”。翁维根开始总结提炼父母言传身教的经验,完善翁氏松房的道德标准,又制定了家风、家规等。老人耗费了巨大的心血,将其凝聚在一本60页的家谱,一则12字的家训,一段24字的家风,和一篇66字的家规之中。
而衢州的李丁富家庭,也用书香传递着正能量。他们建造的“百姓书院”,成为村民文化娱乐的重要场所。李丁富说,家人们都很团结,在关键时刻,总是陪伴左右。
与爱同行
创业创新和慈善公益,看上去两个不相关的领域,在邱光和、郑秋兰夫妇看来,却是“小河有水大河满”的有机结合,他们唱响了一曲激情奋进的创业之歌和宏大博爱的济世之歌,营造了一个和睦相处、共同进步的美好家庭。
改革开放之初,瓯越大地创业潮涌动。邱光和、郑秋兰夫妇毅然下海,创办了瓯海家用电器公司。后来,郑光和创办了森马集团,他们又倡导创办了温州第一家民营企业慈善分会——瓯海慈善总会森马分会,捐款捐物累计1.7亿元。郑秋兰个人组织了“月度敬老”、“腊八暖粥”等一系列的公益项目,甘当义工,不求回报。
公益路上有喜悦,也有困惑。但岱山的王婉贞家庭全家人相互鼓励,带着信任,让爱与温暖不断在人间传送。
王婉贞一家三代一起发动亲属、邻里、朋友等,成立了阳光敬老义工队,王婉贞任队长,丈夫和女儿也义不容辞地加入。在一家人的用心组织下,4年里,这支队伍迅速发展到现在的51人,先后开展了各类送温暖活动158次,义务服务1500余小时,捐款捐物价值4万多元。
自强不息
没有明亮的眼睛,却自信坚定地走在教育一线,成果颇丰;没有明亮的眼睛,却成为学生的航标,正确有效地进行指导,让一批批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没有明亮的眼睛,却能看透学生的心灵,捕捉到学生的喜怒哀乐,阅读到教学相长的乐趣。他就是绍兴市柯桥区齐贤镇中学的盲人教师胡中祥。
胡中祥老师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离不开妻子王国娟的帮助。王国娟大学数学本科学历,有机会到轻纺城高级中学任教。但为了支持丈夫在一线任教的心愿,她毅然放弃自己事业,一边在齐贤镇中文印室工作,一边做胡老师的“编外助教”。
海宁的竺盛祥家庭是个特殊的 “残疾人之家”:丈夫竺盛祥患有重度小儿麻痹症,妻子谢晓曼先天失明,儿子遗传先天性白内障。但他们一家人身残志坚,多才多艺,是远近闻名的“三宝”,他们用坚强和自信书写了一个稳稳的“爱”字。
传承文化
在湖州南浔,王一士家庭可谓家喻户晓,他们以传承、弘扬湖丝文化为己任,除了设置在乡下辑里村的小展览馆,开设在古镇内的“辑里人家”古宅,每年都吸引了成千上万的游客参观。一家人吃住都在古宅,相亲相爱,互帮互助,其乐融融。
他们分别承担不同的任务:王一士是讲解员,妻子是后勤,儿子和儿媳是导游,两个可爱的小孙女则成了最受欢迎的小小摄影师。全家齐上阵,为游客们义务提供优质服务,传播传统文化。
传承文化的,还有杭州梅花碑社区鲁立清一家。鲁立清从“吹糖人”开始走进民间艺术大门。妻子为了能让鲁立清潜心研究民间艺术,不仅包揽了家里所有的家务活,还帮他到处收集各类民间艺术的资料。在妻子的协助下,鲁立清创新了彩色剪纸技艺,从一名普通的民间艺人,开始走向国际舞台,把中华民间艺术的瑰宝展示在国际友人面前,并捧回了无数荣誉。
独子鲁兵,是一名杂技演员,在杭州民间杂技界小有名气。不久前还开办了自己的工作室,立志把“杂技之乡”的绝活推向更广大的世界。这一家子个个身怀绝技,将传承和创新民间艺术之路越走越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