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8版:人文世界·健康物语

大屏手机引发的“怪病”

  本报记者 郭兴华

  通讯员 王家铃 盛羽

  一

  “医生,我的手指到底是怎么了?”前不久,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骨科的诊疗室里,虞女士举着自己的右手,强忍着一阵阵从拇指蔓延来的疼痛……

  家住杭州的虞女士今年50岁,这么多年好不容易把儿女拉扯大,她觉着该到享享福的时候了,却不料,突然袭来的“怪病”让她日日夜夜苦不堪言,“右手拇指生疼,起初还能忍,但越来越疼,也伸不直了,特别是早上起床或半夜醒来,疼得钻心。”

  这突如其来的疼痛让虞女士犯起了迷糊:难道自己的右手拇指什么时候受过伤吗?她想来想去还是想不出所以然来,甚至一度猜疑是否睡觉时不小心压到了。就在她疑惑不解的同时,拇指上的症状又加重了,指头还出现了不由自主的弹跳,动起来还会发出轻微的脆响声。

  被吓到的虞女士赶忙来到社区卫生院,一番检查后,也没有发现什么毛病。医生告诉她,可能是发炎了,吃点消炎药试试。吃了几天药,虞女士的手指疼痛似乎稍稍减轻了点,但一到夜半或早晨,还是痛得她直咬牙,手指动起来时的响声也变成了更大声的“咕噜咕噜”。

  两周后的一天早上,一觉醒来的虞女士吓了一跳——她的右手拇指上竟长出了黄豆大的肿块。之后的两天,这根指头越发痛得厉害,肿块也渐渐变成了花生大小。“不会是肿瘤吧?”惊吓不已的她决定赶紧到大医院瞧瞧。

  于是有了开头的一幕。虞女士满脸疑惑与慌张,等待着邵逸夫医院骨科邱小明主治医师给出答案。

  二

  仔细看过了虞女士拍的X光片,又细细端详了她这根奇怪发疼的拇指以及上面的肿块,邱医生的心里已经有了底。“这是腱鞘炎,俗称弹响指,就是因为得了这种病的手指会发出弹响声。”

  邱医生告诉虞女士,腱鞘就是套在肌腱外面的双层套管样密闭的滑膜管,它分两层包绕着肌腱,内层与肌腱紧密相贴,外层衬于腱纤维鞘里面,共同与骨面结合,两层之间有个空腔即滑液腔,里面有腱鞘滑液,就像汽车部件间的润滑油一样。腱鞘具有固定、保护和润滑肌腱的作用,使其免受摩擦或压迫,但如果肌腱长期在此过度摩擦,就会发生肌腱和腱鞘的损伤性炎症,引起肿胀,这就称为腱鞘炎。若不治疗,便有可能发展成永久性活动不便。

  病情明确了,只需对症下药、消炎止痛就好。但是,让邱医生不放心的是,发病的原因还没有找到,找不到原因,虞女士的病就不会除根。为什么会染上腱鞘炎?对于这个问题,虞女士也是一头雾水。

  “你最近生活习惯上有什么比较大的变化?”邱医生问。支支吾吾了半天,虞女士也没说出个所以然。她把自己这些天的饮食起居想了个遍,也没想到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紧锁着眉头,邱医生听着、问着,忽然,虞女士手边的大屏手机苹果6Plus吸引了他的目光,他盯着手机看了又看。“这是新买的智能手机,5.5英寸的大屏幕,我也想赶赶时髦。”虞女士左手拿起手机,用右手食指熟练地划开了屏保,她摇头苦笑着:“平时都是右手一手拿就行,现在右手拇指废了,还要两手配合着。”

  看着手机,看着虞女士,邱医生说:“你的病很可能就是因为它。”“因为手机?”虞女士惊讶地瞪大了眼睛。

  在邱医生的进一步询问下,虞女士交代,自从买了这部新手机,除了睡觉,她几乎是“手不释机”。早上一睁眼,就开始玩游戏,中午一边吃着饭一边还不停地聊微信。起初,刚换用大屏手机的她还有点不习惯,老怕拿着手机的右手不小心把手机掉了,但用了一段时间后,她右手的手指已经能够行云流水地敲击屏幕……回想着新手机相伴的日子,她恍然大悟:的确是有了新手机,才来了这“怪病”。

  三

  对于虞女士的“怪病”,除了药物治疗,邱医生还开出了一个特殊的方子:半个月别碰手机!最终,“疏远”了手机的虞女士,饱受痛苦的手指也渐渐恢复了过来。

  近几年,“越变越聪明、越变越大脸”的手机早已成为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而在手指与屏幕的“亲密无间”中,腱鞘炎的魔影也渐渐追随而来,患病人数呈激增趋势。“现在收诊的腱鞘炎患者,其中大部分是因为玩触屏手机玩出来的。”邱医生告诉记者。

  “关键是做好预防。”邱医生建议,大家一定要根据自己手的大小选择尺寸合适的手机,手机越大,越容易加重手指的负担,造成劳损,尤其是手掌相对较小的女士。“最重要的是改变使用习惯,屏幕里的内容再精彩,也要玩10分钟左右就休息一下,放下手机,活动活动手指。”他还提到了几个手指保健小动作:伸开五指再并拢,双手互相揉捏,十指交叉按摩,重复3~5次,可有效地预防腱鞘炎的发生。

  根据平时接诊病人的情况,邱医生还提醒广大40至65岁之间的女性,要更加注意防止腱鞘炎。“因为病理统计的数据显示,处于更年期的女性更容易肌腱老化,从心理上讲,这部分人群也更容易沉迷于手机。”

  除了伤及手指,在邱医生看来,长期痴迷玩手机的“低头族”、“抬手族”还会导致颈椎和手腕等部位的劳损疼痛,对于这些人群,他建议也要做到劳逸结合,多扭扭脖子,多转转手腕,“且把目光从手机屏幕上暂时移开,毕竟,我们的健康更为重要。”


浙江日报 人文世界·健康物语 00018 大屏手机引发的“怪病” 2015-05-15 3879346 2 2015年05月15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