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留住“工业情怀”
□赵 畅
当轰鸣的机器声远去,站在一座红砖结构、欧式风格的六层小楼前,哈尔滨轴承厂老职工张晓斌颇为感慨,他脚下这片土地上的老厂区正在搬迁之中,而作为民族工业遗存、哈尔滨历史保护建筑的红砖小楼则被留了下来,并将改造成中国轴承工业博物馆继续“发光发热”。
随着国家把城市老工业区搬迁改造确定为新十年老工业基地振兴的重要举措,哈尔滨市香坊区成为全国21个搬迁改造试点区之一。区域内一座座像“红砖小楼”一样,承载着新中国辉煌与荣耀工业创业史的建筑,成为搬迁改造中保护的重点。
暂且不论一些城市在过去大规模的旧城改造中,一些历史建筑大多已被拆迁一空,如今城市却又面临着另一个严峻的问题:在产业“退二进三”、工业郊区化的趋势推动下,老城区内原有一批在城市工业发展历史上具有代表性的、历史发展较悠久的工业企业普遍面临转移外迁或结构重组的问题,而承载了这些企业几十年发展史的产业类建筑物和构筑物,也同样面临着何去何从的困惑。若处置不当,这些建筑物将荡然无存,连工业记忆都留不住,更遑论留住“工业情怀”。
或许,工业建筑物的大部分未能确定为文物或历史建筑,但它们具有历史学、社会学、建筑学和科技、经济、审美价值,留住它们的足迹,自可以保留城市记忆,成为城市发展的见证。要知道,这些建筑是不可再生、不可复制的城市独特的文化历史、城市的文化记忆之一。一个城市的文化记忆,是在特定的地理、历史、经济、政治条件中形成的。“一个城市的文化底蕴,依赖市民共同的价值观,依赖城市文化的、历史的建筑所铭刻和记载的历史,依赖于这个城市发展的生活史、文化史和精神史的内涵和积累。通过城市的独特建筑、通过建筑所记载的文化记忆这条路径,我们才能把握生存的历史之‘根’,我们才能梳理城市的人文肌理”。
如何才能留住体现工业文明、“工业情怀”的脚印呢?文化部原部长蔡武说过这样一番耐人寻味的话:“要积极倡导多元文化的共生与融合,努力把文化的基因融入城市的变革中,通过创意将丰富的文化遗产转化为创意资源和文化产品,并通过现代都市的媒体传播和产业营销手段,将其整合进当代城市文化发展体系,使其成为新的城市文化符号,在新的环境中,获得新的生命力。”从这个意义上说,创意也是保护,且能因此而令一些独特的建筑、丰富的文化遗产在被创意被保护中,赋予新的生机和活力。如今,在哈尔滨市香坊区规划的腾空区内,一些利用旧厂区的工业博物馆、工业遗产主题公园正在建设之中,将形成一条集历史文脉、工业文化、园林景观等于一体的工业旅游廊道。这样的创意改造无疑是可亲可近的,因为它们如感情引信必然能够引发人们刻骨铭心的工业记忆,以及由此滋生的浓得化不开的“工业情怀”。
是啊,哈尔滨市香坊区的老企业,曾给黑龙江乃至新中国工业发展出过汗、拼过力,这些重要的贡献在今天自不应该被人们忘记。记忆流转,通过创意留下工业足迹,就是留住了几代创业者不变的“工业情怀”,或者说,这是一种选择向老企业致敬、向几代创业者拥抱的最真诚最朴素也是最生动的方式。
哲人说得好,故乡不仅仅是个地址和空间概念,它是有年轮和光阴故事的,它需要视觉凭证,需要细节支撑。可爱的故乡应该为人们提供记忆与想象的空间,让人们的思维能够在历史的长河中自由延伸。工业遗产建筑,尤其是那些具有独特建筑风格和文化历史记忆的建筑,自能帮助我们去追寻已经流失的岁月,收集不见踪影的过去,真实地享受历史;而通过注入创意元素,其必能让历史精髓的光环,沿着时间之维,放射出更加璀璨之光,从而照亮今天,并折射到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