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4版:人文·理论视野

着力推进创新驱动发展

  自2013年5月省委作出《关于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省份的决定》以来,浙江自主创新能力、科技综合实力和竞争力不断迈上新台阶。目前,我省区域创新能力居全国第5位,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居第3位,知识产权综合实力居全国第2位,专利综合实力居全国第4位,被列为全国首批创新型试点省份、全国农村信息化建设示范省。

  当前,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已经进入新常态。我们必须深刻认识新常态,主动作为、奋发有为,努力发挥科技创新引领、支撑新常态的核心作用。要按照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关于“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进一步把握科技革命的新趋势、创新驱动的新目标、深化改革的新动向、转型升级的新需求、依法行政的新使命和从严治党的新要求,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重点是要做到四个“更加注重”。

  ——更加注重发挥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

  适应经济新常态和转变职能的要求,把“公共性”、“服务型”作为工作方向,更好地运用公共服务手段来支持创新活动,更多地运用税收、金融、贴息、政府采购等政策工具来配置科技资源,着力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好环境。

  大力发展各类“众创空间”。加快搭建政府性公共科技服务平台,鼓励民间资本投资各类新型科技孵化器,为创业“新四军”提供更好的创业辅导和服务。抓住“互联网+”和“两化深度融合”等重大机遇,支持梦想小镇、基金小镇、互联网创业小镇、云计算产业小镇等建设,推动全省创业服务新业态快速发展。大力推广应用“创新券”,推动科研仪器设备开放共享,服务大众创业创新。

  完善落实鼓励创新的政策。把握科技和经济发展规律,研究制定更多的普惠性政策,支持科技型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创新发展。加强对科技创新法规政策的宣传解读和辅导,落实好省委三次全会决定、浙江省科技进步条例和研发费加计抵扣、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科技成果处置收益、孵化器“四税”减免等政策举措,真正使各项政策落地落实、发挥效用。

  营造公平竞争的创新环境。按照“四张清单一张网”要求,大力推进科技云服务平台建设,加强依法行政,完善创新治理体系。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完善行政审批制度,提高办事效率和公信力。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健全维权援助体系,加大对侵权行为的惩戒力度,将侵权行为纳入社会信用评价体系。继续开展“五帮一化”服务企业行动,当好科技“店小二”。

  ——更加注重发挥市场配置科技资源的决定性作用。

  充分发挥我省市场经济活跃、民间资本充裕、创业创新环境优越的优势,进一步完善市场化配置科技创新资源的机制,促进技术创新要素跟着市场走、跟着需求走、跟着企业走。

  完善技术创新市场化导向机制。引导企业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吸引科技创新人才,完善科技管理制度。鼓励以企业为主体,联合高校院所或上下游企业,开展市场导向类科研项目协同攻关。加大企业在市场导向类项目立项中的话语权,增加企业评审专家比例。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完善重点企业研究院建在企业的制度,继续开展“三位一体”综合改革试点,建好省级重点企业研究院,引导创新资源向企业集聚。

  探索科技成果商品化交易机制。按照把“论文写在产品上、研究做在工程中、成果转化在企业里、效果体现在市场上”的要求,进一步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继续办好科技成果竞价拍卖活动,促进科技成果资本化和产业化。大力发展科技服务业,完善技术市场服务体系,重点提高科技成果评估能力、技术经纪人队伍水平。

  强化金融支持创新机制。鼓励金融机构创新面向科技企业的信贷产品和服务,设立科技企业信贷专营机构或组织,加快建立政府引导、多方参与、市场化运作的科技企业信贷风险分担机制,扩大专利质押融资规模,加大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鼓励科技企业到沪深交易所、新三板、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省股权交易中心等资本市场挂牌或上市,利用资本市场拓宽融资渠道。

  ——更加注重激发人才的创新动力和创造活力。

  大力引进培育高层次人才。围绕我省亟需的各类人才,大力组织实施“千人计划”,引进大院名校共建创新载体,推进国际科技合作,集聚优质创新资源和创新人才。

  加大对青年人才支持力度。注重将各类创新政策向青年人才倾斜,完善创业导师服务体系,鼓励各类人才特别是青年人才实现创业创新。加大对基础研究和自由探索的持续投入,扩大高校院所科研人员的学术自主权和个人选题选择权。支持高校采用每周“5+2”、“4+3”等多种形式,鼓励高校青年教师和博士生、硕士生到企业开展科技创新。

  完善人才激励制度。以国家修订出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为契机,完善技术成果“人本为主”的分配制度,支持科技人员转化职务创新成果,建立充分体现智力劳动价值的分配导向。

  完善人才评价机制。完善以创新绩效为核心的人才评价激励机制,对不同类型创新人才进行分类评价,形成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良好局面。

  ——更加注重创新驱动的统筹协调。

  加强顶层设计和基层试点。加强与国家层面改革的接轨,争创国家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试点,做好我省科技“十三五”规划。加强改革先行先试,全力争创杭州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注重基层探索,推进海宁要素市场化配置,新昌、滨江企业技术创新等改革试点,示范推进全省科技体制改革。

  推进全面改革和重点突破。在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同时,紧密结合我省实际,围绕破解“四不”问题,抓住几个关键环节,比如在加快完善科技计划体系、财政科技项目和资金管理制度、科技项目的评审制度、科技资源竞争性分配机制、产业技术创新综合试点制度、科技成果转化交易机制、科技成果和人才评价机制、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等方面,加以改革突破。

  统筹科技创新和全面创新。一方面,围绕信息经济等七大产业发展,按照“互联网+”的思路,大力培育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开发一批新产品、新业态、新服务,加强技术攻关和推广应用。抓好“中国制造2025”战略在我省的落实,加快提升我省工业制造智能化水平;另一方面,按照《意见》要求,在省委、省政府领导下,会同有关部门统筹推进管理、品牌、组织、商业模式创新,统筹推进军民融合创新,统筹推进引进来与走出去合作创新,实现科技创新、制度创新、开放创新的有机统一和协同发展。

  【作者为省科技厅党组书记、厅长】


浙江日报 人文·理论视野 00014 着力推进创新驱动发展 2015-05-15 3834265 2 2015年05月15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