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4版:要闻

宁波镇海援川干部重访灾区——

一次千里之外的探亲

  本报宁波5月12日电 (记者 周松华 区委报道组 张寒 通讯员 吴巍 施俊杰) 今天,淡淡的哀思萦绕在镇海干部王闰清心头,在四川省北川老县城地震遗址前,他与四面八方赶来的人们一道,缅怀逝者,感触良多。

  2008年8月,汶川地震发生后,宁波首批援建干部驰援四川,王闰清就是其中之一,其援建地点为青川县瓦砾乡。一别数年,如今瓦砾乡亲人们的生活如何?记者今天连线在四川的王闰清,听他诉说千里探亲的故事。

  驱车近200公里,王闰清终于来到了牵挂已久的地方。“王伯伯,你回来啦!”刚踏上瓦砾乡崭新的村道,一名小姑娘朝王闰清飞奔而来。

  “你是柴继莲的小女儿吧,都长这么高了。”见到熟人,王闰清分外高兴。汶川地震中,柴继莲一家的房屋彻底坍塌,她丈夫又在外地打工,家里只有她与两个年幼的女儿。是王闰清与同事们肩挑手提,一砖一瓦,帮他们家盖起了如今的二层新楼房。“房间大了,装修新了,我和姐姐都有自己的卧室了。”小姑娘满心欢喜地说。

  改变的,不仅是柴继莲一家。如今的瓦砾乡,模样早已大不同。整洁宽敞的瓦砾街上,两旁的农家小院依山而建,每户人家都点缀着木栏花窗、彩色瓦片,为新农房增添了一分古朴与美丽;远处成片的农田里,绿意盎然,农妇们背着背篓采摘蔬果,运货小卡车不时在乡道上往来,一片繁忙……

  “这才是我心中美丽的山乡。”王闰清回忆说,刚到瓦砾乡时,这里几乎所有房屋都已倒塌,不能住人,水、电、道路等基础设施全部瘫痪,上个厕所都要跑几百米,百姓生活的艰难大大超出了想象。就是在这种困苦的环境中,浙江援川干部克服了各种困难,以最快速度制定详实的灾后重建规划,并与当地干部群众一道,帮他们重建家园。之后的780多个日日夜夜,包括王闰清在内的全体援川干部与青川人民并肩战斗,将自己的心牢牢地扎进了这片土地。

  与瓦砾乡结对的宁波市镇海区、宁海县,共涉及重建项目30个,涵盖了基础设施、农房民居、产业配套等各个领域。为了保质保量地完成这些项目,王闰清与同事们走遍了整个瓦砾乡,寻找水源、小学选址、农房重建、卫生院迁建,每一件事都亲力亲为。“只用了两年,我们就完成了原计划三年的重建目标。”

  浙江人的这份情谊,青川人永远不会忘记。听说王闰清回来了,村民们纷纷从家中赶来,与王闰清握手、拥抱,不少好客的人还拿出了自家种的枇杷、核桃,塞到王闰清手中。

  在瓦砾乡中心小学门口,村民杨荣芳正好来接儿子放学。据杨荣芳介绍,眼前的这座新学校,是地震后迁址重建的,共有5栋校舍,不仅房屋全部按照8度设防建设,大幅提高了抗震标准和防灾要求,还配备实验室、微机室、多媒体教室等,很是先进。杨荣芳常教育孩子,“我们的房子是浙江的亲人帮忙造的,读书的小学也是浙江的亲人帮忙造的,你要珍惜,要感恩。”而孩子也很争气,今年上二年级了,成绩总能名列前茅,让她十分欣慰。

  将灾难带来的伤痛埋进心底,希望就在前方。同行的瓦砾乡党委书记李映霖告诉王闰清,当时援建指挥部按“一乡一业”产业援建的指导思想,在瓦砾乡援助实施了生猪产业项目。如今5年过去了,现代畜牧业园区已建成,该乡已成为广元市乃至四川省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生猪养殖专业乡镇。眼下,瓦砾乡正在借鉴沿海发达地区的发展经验,改变过去“小规模、分散化”的小农经济发展模式,提出了“围绕市场、壮大基地、带动农民”的发展思路,茶叶、核桃、竹荪等特色生态农业正提速发展。

  眼下,在瓦砾乡,许多年轻人走出了大山,外出务工。他们说要到沿海发达城市,去历练、去学习,将那里的经营思路与经验带回家乡,将家乡建设得更美好。李映霖对王闰清说,“希望你们能一如既往地关心瓦砾乡的经济社会发展,多为瓦砾乡传经送宝。”

  “会的,一定会的,因为这片大山中,也有我们浙江人的根。”山乡在改变,浙川大爱仍在延伸。


浙江日报 要闻 00004 一次千里之外的探亲 2015-05-13 3880540 2 2015年05月13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