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3版:人文

荧屏“家常菜” 浙产新做法

  吴孟婕

  由浙江新丽传媒制作出品,赵薇、佟大为领衔主演的育儿大剧《虎妈猫爸》面世之前,围绕一部电视剧所产生的“非八卦”话题和讨论,似乎从来没有以如此阵仗在微博、微信朋友圈“刷屏”,甚至“抢”了教育新闻和社会新闻的版面。

  1个孩子,6个大人,N种升学“秘笈”——从《虎妈猫爸》的切入点来看,“幼升小”这一话题略显窄众,但剧本随即巧妙地荡开一笔,将视角从“儿童教育”延伸至代际之间价值观的碰撞,由此,顺利击中了全社会的“痛点”。该剧自5月3日起在全球9个国家和地区同步开播,取得新加坡华语节目同时段收视第一;目前在东方、天津卫视播出过1/3,收视率持续破1,网络视频点击量一路走高;伴随同名图书、真人秀等项目相继上马,“虎妈猫爸”的IP效应已初显。

  如果把对准柴米油盐、鸡毛蒜皮的生活剧比喻成“家常菜”,《虎妈猫爸》经由制片人黄澜“采购”、编剧申捷“配料”、导演姚晓峰“掌勺”,把家庭生活中的 “酸甜”“微苦” “麻辣”混合出了新创意。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孩子是家庭的重心。连日来,观众和网友对《虎妈猫爸》的讨论,也让一个值得玩味的现象浮出水面:许多像“虎妈”一样焦头烂额的父母,觉得自己对孩子仍过于“散养”。如何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有过切身体会的人都知道,兴趣班、学区房、名校都是稀缺资源,只能靠“抢”。

  “抢”,也成了贯穿全剧的关键词。一个推崇精英教育的“彪悍”母亲,如虎;一个推崇快乐教育的“好好”父亲,似猫——从一开始,该剧就颠覆了中国社会传统的“严父慈母”模式。“咱们要为女儿奋斗!”“谁说只要孩子快乐就好?!” 夫妻俩展开教育路线大辩论,结果是,开启战斗模式的“虎妈”拽着闺女往前冲,爱妻女心切的“猫爸”跟着跑,“狐狸奶奶”“狮子姥爷”“羊姑姑”“鹿爷爷”等在后面追,一场充满戏剧张力的“拉锯战”就此形成。

  此外,对剧中角色的“动物化”也是一味新“调料”。虽然稍有“脸谱化”嫌疑,但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叙事的节奏感,搭建了立体可信的人物关系,配合穿插其间的动画短片,原本激烈的家庭内部冲突也变得轻松、俏皮起来,加深了观众印象。

  这部早在“上桌”之前就被业界关注的“2015最强生活剧”,“自带”了许多可供谈论的“豪华配置”: 演员阵容强大,制作成本高昂,甚至连植入产品都经过精心筛选,颇具时尚气息。但作为一部试图用突破车子、房子、婆媳争斗等“俗套”的生活剧,其核心竞争力不在于此,而在“共鸣”——剧中大量接地气的细节让我们时而会心一笑,时而心头一惊:“怎么好像在演我们家的事儿”。从剧情发展来看,击中当下社会焦虑或许只是起点,其最终目标是引起观众的换位思考、自我反省,与剧中角色共同成长,与现实达成和解。

  面对快节奏的影视市场,新丽堪称一位“任性”的“造梦者”。《虎妈猫爸》用了3年时间打磨剧本,此前的《大丈夫》《辣妈正传》《父母爱情》等一批电视台抢播、观众热议的现实题材作品也是“慢工出细活”,并由公司风险评估部门全程跟踪、监控。经过长期磨合,新丽的团队在坚守人文理想和创造商业价值之间找到了平衡点。

  而作为“一剧两星”新政下的标杆性大剧,《虎妈猫爸》的成功也为业界树立了信心——好剧永远不缺观众。制造精品,必须耐得住寂寞;维持健康的荧屏生态,必须遵守“游戏规则”,用品质说话。

  至于如何获得观众的信任,最好的办法莫过于让自己成为一个不能被替代的“品牌”——不论是“快餐速食”还是“私房定制”,不断创新,才能提高“用户黏合度”。


浙江日报 人文 00013 荧屏“家常菜” 浙产新做法 2015-05-13 3878736 2 2015年05月13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