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7版:美丽乡村

再造故乡感

  江晨

  不管怎样,我们似乎正在迎来一个“回到故乡”的时代,尽管无数人在感叹,那个出生和成长的村庄和故乡已经回不去了。

  在作家梁鸿的笔下,农村是“梁庄”,是在无法逆转的城市化浪潮中,日渐消瘦的村落,因物质贫乏而被迫逃离的农户,无人管教的留守儿童,还有孤独的老人在夕阳下拉出一道佝偻的阴影。

  现实可能会损害人们有关乡土的记忆。但有时,陷入绝境也意味着新的开始。

  浙江的美丽乡村,千般模样,万种风情。我们走过形形色色的乡村,摩登时尚者有之,风景迤逦者有之,古色古香者有之,独独面对母岭村,会嗅出一股“小确幸”的醍醐味。

  这种弥漫于村庄之间微小而确实的幸福,既有美丽乡村建设带来的窗明几净、屋舍俨然、文娱丰富;也有千百年农耕社会存留下来的人情往来、互帮互助,无比熟悉又相互依赖的差序格局。与村干部走街串巷,你不再是大城市中被打散的孤单个体,而是充满安全感、人情味的熟人圈中的一分子。

  母岭归来后,我一直在找一个词语概括它,突然就想到一个词:故乡感。近百年前,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中描述乡村是一个以亲缘关系来维系的熟人社会,它以“土”为根,代表着山清水秀、丰饶自足、亲情伦理,给予我们精神、伦理乃至审美意义上的慰藉,在母岭,用户长制、银龄互助、垃圾不落地、特色产业规划、老年食堂乃至文化礼堂等大小不一的引擎,说到底,其实就是让故乡感重回乡村。

  邵双贤说,村庄越变越好,不少进城务工的村民内心会听到“根”与“大地”对他们的召唤,这些回归乡野的力量,正用点滴行动巩固乡村的地位,修复它的活力,照亮乡村的未来。


浙江日报 美丽乡村 00017 再造故乡感 2015-05-12 3866069 2 2015年05月12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