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3版:人文

寻找《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的创作原型——

“小战士”,您在哪儿?

  通讯员 黄成峰 凌青 记者 陈醉

  本报讯 “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有我可爱的故乡,桃树倒映在明净的水面,无论我在哪里放哨站岗,总是把你深情地向往,为了你的景色更加美好,我愿驻守在风雪的边疆……”一曲《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红遍大江南北几十年,很多人为歌曲中的“小战士”所感动,可是很少有人会去追问:“‘那’是哪里?小战士心心念念的故乡在哪里?”

  最近,随着当年歌曲创作源泉“小战士”奉化溪口人身份的揭晓,词作者邬大为和演唱者蒋大为两位老师一致认同“那”就是奉化。当年的那位“小战士”,您在哪儿?两位老师都表示:“很想再见见你”。

  “小战士”是谁?他与《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这首经典歌曲有何渊源?

  4月29日,在央视综艺频道《非常6+1》特别节目《非常星发布》上,蒋大为讲述了歌曲背后的故事。原来《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这首歌的创作灵感来自于词作者与一位驻守边疆小战士的对话。蒋大为还首次在节目中透露他新近获得的准确消息:当年的“小战士”就是奉化溪口人。

  笔者从多条渠道获悉了当年的词作者邬大为老师的联系方式。邬大为老师现定居沈阳,电话中,在听说当年的“小战士”是浙江奉化溪口人后,他非常开心,表示一辈子都记得当年的那次简短对话,并向笔者描述了当年他与“小战士”对话的情景。

  1969年底到1970年初,“珍宝岛自卫反击战”结束后不久,他和创作组团队来到前线采风。当时正好是“三九天”,屋外零下40摄氏度,一杯热水从室内拿到室外一分钟就没热气了,三分钟凉透,五分钟就结成冰。因为条件艰苦,战士们的配备只有皮衣、皮坎肩、皮护膝,这样的配备在屋外一个小时就不起保暖作用了。

  当时,战士们从傍晚开始到前线执行在雪窝里潜伏放哨的任务,一直到天蒙蒙亮才返回营地。整个过程中,战士们忍受着冰冻一动也不能动。返回营地时,远远望去,每个归来的战士就像圣诞老人一样,已全身雪白。他看到一个小战士把口罩摘下来时,口罩上的冰渣“沙沙”地掉落下来。

  邬大为记得,当时他问那位小战士冷不冷?小战士说:“冷得发疼。”问最冷最苦的时候想什么?小战士回答:“我在这里到处看到的是雪花,而现在我的家乡马上是桃花盛开的季节,想到那片片桃花,再冷再苦也不觉得了。”

  “这就是我们最可爱的人,我当时听后太感动了,我想我得把这个写成一首歌。”邬大为说。创作的灵感和源泉虽然有了,但是因为时代原因,直到1980年邬大为才把这首歌对外公开。1984年,蒋大为带着《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首次登上央视春晚,并迅速在大江南北传播开来。蒋大为前后6次带着这首歌登上央视春晚,感动了几代人,也创造了一首歌的奇迹。

  直到今天,邬大为还清晰地记得,当年那位“小战士”个头170公分左右,年龄20岁左右,眼睛大大的,看起来就很聪明,看样子和听口音就知道是南方人。因为当时现场人很多,他没有与“小战士”继续聊下去,也不知道他的姓名。

  两位老师告诉笔者,《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这首歌的诞生和成功与这位“小战士”密不可分,他们很想与当年的那位“小战士”见个面,问问他现在可好。

  随着“小战士”事迹在奉化的广泛传播,奉化许多市民深受感动。位于奉化大堰镇张家村的桃花源嘉禾水果基地的蒋先生专门来电,他希望早日找到这位昔日“小战士”,到水蜜桃成熟时,他要把最好的水蜜桃送给蒋大为和邬大为两位老师品尝,还要赠送6棵桃树的果实给这位“小战士”。

  目前,奉化相关部门、溪口镇,各微信公众平台共同发力寻找那位“小战士”,请当年的那位“小战士”看到后能与本报或奉化市委宣传部联系。


浙江日报 人文 00013 “小战士”,您在哪儿? 2015-05-12 3873139 2 2015年05月12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