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9版:美丽乡村·创时代

土豆变主粮
浙产好味道

  本报记者 张丹丹

  县委报道组 朱舒蔚

  5月的浦江农村,风景如画,对于农民来说,是一年中丰收的第一拨时节。马铃薯的销售也进入了高峰期。

  马铃薯迎来了新的春天。今年年初,农业部启动了马铃薯主粮化战略,将推进马铃薯成为小麦、玉米、水稻后的第四大主粮。这种适应性广、产量高、营养丰富的经济作物,除了蔬菜的角色,又增加了主要粮食的身份。

  虽然在浙江这个以稻米为主粮的省份,马铃薯当粮,多少有些陌生。不论寻常百姓、种植农户还是农产品市场,浙产马铃薯还是蛮有味道的。

旧时口粮,吃得有味道

  稍微年长一些的浦江人对马铃薯,其实有着特殊的感情。在吃大锅饭的年代,马铃薯曾是浦江人晚饭必不可少的主食。

  浦江人的餐饮结构有些特别,晚饭几乎不米饭。刀切面、馄饨、麦饼、米筛爬,往往是晚餐的主角。当然,现在的这些面食,搭配鱼肉河鲜,也是丰盛的。但在上世纪八十年代,面食的主要搭配,就是马铃薯。“一碗面条,半碗马铃薯”,浦江县农业局局长楼建超回忆起小时候的晚餐,“粮食不够,瓜菜带”。

  因此,浦江的面食品种特别多。就单面条这一种,除了常规的牛肉面、大排面,就有一道雪菜马铃薯面,很受当地人的欢迎。

  鱼米之乡,在浙江更多说的是杭嘉湖平原地区,浙中的义乌、浦江、永康等地,良田稀少,半山腰上的“山湾田”往往就种着番薯、马铃薯。演变至今,这些地方的面点小吃倒成了出名的地方特色了。

  当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带来更多的稻米后,从口粮变成蔬菜的马铃薯,盛衰便与农民的口袋息息相关。在葡萄成为浦江最主要的经济作物前,马铃薯的种植面积曾经一度达到1.5万亩,这种产量高、好管理的经济作物,曾是农民致富的主要蔬菜品种之一。

浙产土豆,种得有味道

  撇开单亩收入可以超过一万元的葡萄,在效益好的经济作物里,马铃薯还是排得上号的。

  从去年开始种植马铃薯的25岁年轻小伙子盛鑫钢,就是一个热爱种土豆的农民。他告诉我们,土豆一亩有2000公斤的产量,按照去年每公斤2元的平均价格,一亩也有4000元的收入。“而且土豆的种植周期短,4个月就可以收了,接下来种单季稻、玉米,或者其他蔬菜,都不耽误。”一年下来,收入也不会比种葡萄差。

  农民的算盘打得响。因此在浦江,除了葡萄种植户,种粮大户、蔬菜大户对轮作土豆,还是很有兴趣的。我们了解到,浦江目前的马铃薯种植面积有9000多亩,基本上都是种粮、蔬菜的农民在打理。

  农民的积极性,来自于浙产马铃薯的市场。虽然东北、山东、云南是马铃薯主产区,量大、品质好,但小盛告诉我们,浙江的马铃薯也有一席之地。他介绍说,每年4月下旬,云南、福建等地的南方马铃薯下市,而山东、东三省的北方马铃薯则在5月中旬左右才会陆续上市。期间半个月的市场空档,就是浙江马铃薯的商机。

  小盛在云南当过兵,还在上海跑运输,对马铃薯有更多的侧面了解。“土豆在云贵川、东三省,都有很大的市场。云贵川人爱烤马铃薯,东北人则喜欢在炖菜里加马铃薯,他们的日常食用量比浙江大得多。”

  浦江农民看中土豆的另一个原因,还有政策的考量。小盛说:“马铃薯主粮化战略,意味着马铃薯会有更深层次的加工、储存,这个市场肯定比现在大得多。”

  事实上,政策的引导已经在浦江出现了成效。从去年开始,浙江省就出台了旱粮的扶持政策。作为旱粮品种之一,面积达到100亩以上的大户,马铃薯每亩有125元的补贴。同时,浦江对50亩以上的大户,再给予1万元的奖励,100亩以上的大户则有2万元奖励。

  浦江马铃薯的种植面积,虽然没有明显的增长,但结构却在发生变化。“一般会种植马铃薯的农户,都是规模化种植,”浦江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粮油站副主任金芝辉解释,从今年开始,超过50亩的大户出现了3个,而20亩到50亩的种植户也开始多起来。

  但这样的面积、这样的产量,小盛觉得市场还有空间。“浦江的马铃薯基本运往义乌、诸暨等临近地区的市场,运到上海、杭州市场的很少。”小盛专攻上海市场,他说,如果浙江马铃薯种植有了规模,直供上海市场,抓住时机,效益不会差。

大力推广,

前景有味道

  市场有前景,政府又有扶持,但土豆也不是那么好种的。

  最大的问题,就是人工成本的问题。目前,浦江绝大多数马铃薯农户都是手工种植、收挖。马铃薯的市场,目前还是以鲜销为主。而浙江的5月,雨水多,天气暖湿,马铃薯容易发芽,不易储存。一旦大面积收挖后遇到滞销,损失就会很大。

  去年,浦江檀溪的种粮大户朱根君从山东购买了一台播种机和一台收获机,花了近两万元钱。有了这两台机器,马铃薯的犁地、播种、施肥、填土、盖塑料膜,所有步骤一气呵成,而且精准科学。收挖更加方便迅速,即使雨水多,也不用担心抢收的问题。

  但老朱的这两台机器,面积在20亩以下的马铃薯种植户,并不是很愿意投入。人工成本高、机械投入也不低,大多数马铃薯种植户就卡在了这个尴尬问题上。

  而这个看上去是成本的问题,其实背后是整个马铃薯产业链短缺的大问题。老朱说,如果后期储存、销售、加工都能够跟上的话,扩大面积、规模种植马铃薯,其实是一件很容易实现的事情。老朱说的后期储存和销售,其实就是马铃薯产业链短缺的表现。用浦江县农业局局长楼建超的话说,“花头经太少”。

  不仅是浙江,在全国来说,马铃薯的深加工都还没有跟上。他们也经常和省里的专家们讨教。目前只是加工成淀粉、粉丝、粉条、薯条、薯片等产品,属于初加工。更广阔的深加工,马铃薯产业还处于起步阶段。

  楼建超告诉我们,马铃薯有一种加工产品,叫做马铃薯全粉。马铃薯全粉的生产与制作淀粉不同,不会带来环境污染。一旦加工成全粉,可以储存数年而不变味。浙江的马铃薯种植不像北方那样集中,大型加工并不现实,但全粉制作,小企业小投入也能做起来。但这种加工模式,目前浙江很少。

  因此,虽然看好马铃薯市场,朱根君今年还是把马铃薯的轮作种植面积缩小了一半,今年只种了60多亩。

  楼建超说,马铃薯要做成大产业,不妨借鉴美国“玉米产业经济”的思路。美国利用技术的革新,将玉米进行综合化开发利用,完全颠覆了玉米单一化开发的模式。

  现在,玉米可以加工生产的产品,包括醇、氨基酸、微生物、低聚糖和多糖、酶制剂、单细胞蛋白、抗生素等高附加值产品,广泛地运用在食品、药品、日用生活用品当中。而用玉米为原料生产的乙醇,更是改变了玉米的供求和产销格局。

  如果马铃薯产业链也能够这样的丰富,相信马铃薯产业前期的新品种培育、种植、配送,都将迎刃而解。


浙江日报 美丽乡村·创时代 00019 土豆变主粮
浙产好味道
2015-05-12 3857652 2 2015年05月12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