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3版:要闻

三修“致富路”

——记宁海县力洋镇平岩村村支书张贤安

  记者 丁谨之

  通讯员 陈云松 袁信禄 叶亦健

  阳光下,一条坦途直通宁海县力洋镇平岩村。从坑坑洼洼的土路,到沙沙作响的石子路,再到柏油路、水泥路。路,越修越好;村民的腰包,也越来越鼓。这背后,是村支书张贤安为民谋福的眼光和肩挑重任的担当。

  822户人家、2197名村民,在这个滨海村落中,竟有着来自15个省25个县(市、区)的118个不同姓氏。16年前,张贤安只有29岁,摆在他面前的是个名副其实的“烂摊子”。1997年的“8·18”台灾,让平岩人苦心经营的柑橘林、棉花田以及村里投资20万元的虾塘,都毁于一旦。村子一夜间欠债70多万元。

  拖欠3年水费,村里断了水;缴不起电费,全村熄了灯。村里原本的土路被洪水冲得坑坑洼洼,老人和孩子过路时极易摔倒,雨天更是寸步难行。了却村里的欠债官司后,张贤安一心投入到村庄的基础建设中来。面对村集体收入为零的窘境,他先将被洪水冲毁的鱼塘进行修补,以每年两万元的价格对外承包,同时向县有关部门争取资金和项目。之后,他紧盯工程进展,用230车砂石为全村人铺就了一条石子路。出行方便了,村民满意了,张贤安终于睡了好觉。

  几年的苦心经营,村子渐渐走上发展的正轨。张贤安又作出一个决定:在村里修一条6米宽的主村道,每户村民家门前的道路也拓至3米宽。

  “你是为了自己买小轿车开进村,才要修这条路!”修路必须砍掉部分路边的橘树,许多村民不解地指着张贤安的鼻子大骂。

  而在张贤安看来,修这条方便运输的道路,是为了让以柑橘种植为主产业的村子尽快富起来。他亲手砍倒自家3棵橘树,又挨家挨户地走访,终于得到村民们的支持。面对资金短缺的困境,张贤安向镇里争取了修路的水泥。他甚至拿出自己的工资,发放给一些家庭困难的出工村民。

  短短3个月,平岩村就完成道路硬化3万余平方米,道路绿化率达95%。如今,每到柑橘收购季,一辆辆大型运输车能开到每家每户,全村的柑橘年销售额可达2000多万元。

  如今,平岩村仍以柑橘闻名,试种成功的新品种让0.5元一公斤的柑橘卖到了30元。但张贤安并没有满足于“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的荣誉,他清醒地看到,随着时代的发展,“全村都是农保地”的现实,限制了村工业经济的发展,也让村民致富遇到了瓶颈。

  11年前,长7公里的明港连接线动工,需要征用平岩村70亩土地,砍去6000棵橘树。张贤安明白,只有修好路,才能吸引加工企业,为村民提供稳定的就业岗位。在他的耐心劝说下,村口的明港连接线工程终于顺利动工。如今,已有5家来料加工厂、服装厂等企业陆续迁至新路两侧,为平岩村提供了200多个就业岗位。

  随着三门湾区域开发,被规划为甬临线高速复线出口之一的平岩村,又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张贤安又开始为新路奔忙。


浙江日报 要闻 00003 三修“致富路” 2015-05-11 3753523 2 2015年05月11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