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4版:党建

缙云党员干部住村更联心

百姓急事难事不过夜

  编者按:只有扎实做好服务群众的工作,才能真正践行好党的群众路线。今年以来,缙云县着力深化“住村联心不漏户,事不过夜强服务”的群众工作法,建立为民办事的长效机制,形成一级做给一级看,一级带着一级干的良好氛围,促使广大基层党员干部真正“心中有责”、“心中有民”。

  本报讯 (记者 翁浩浩 通讯员 李峰) 近日,缙云县石笕乡莲花村村民刘某和李某因发生口角而扭打,怒气冲冲召集各自亲友在当晚做“了断”。此时,乡住村干部和村干部闻讯赶来,详细了解事情缘由后进行耐心调解。次日凌晨1时许,刘某和李某终于握手言和。

  老百姓有难事、急事,能当场解决的绝不拖过夜;即便一时解决不了,也要给老百姓一个明确答复。在缙云,这条办事原则已成为各级干部的行动自觉。在推行“走村不漏户,户户见干部”的基础上,缙云县今年以来深化“住村联心不漏户,事不过夜强服务”的群众工作法,不断提升干部的服务意识和办事效率。

  回想3个月前的那一幕,东方镇胪膛村村民樊庭阳至今仍然感觉温暖。他长期在外打工,农历腊月29日回家过年,正月初六又要外出务工。除夕那天,他突然想起自己的社会保障卡一直没领,便抱着试一试的心情来到镇政府。考虑他的实际情况,值班人员联系了经办员蒋霞芳。本已在家准备年夜饭的蒋霞芳立即赶回镇政府为他办手续,让他顺利拿到社会保障卡。

  类似的温情故事,时常在缙云各地上演。党员干部立说立行的办事态度和作风,赢得了老百姓的赞许和口碑。

  清官难断家务事。但在五云街道,面对一起极为复杂的赡养老人纠纷,街道、村干部只用了4个多小时就化解。卢某和前夫赵某生有一子一女,后因感情不和离婚,子女由赵某抚养。后来,卢某嫁给王某,王某与前妻育有一子一女。近几年,王某和卢某相继中风卧床,生活不能自理,卢某的继子继女就把卢某送到其亲生子女家,亲生子女又把卢某送回,矛盾因此而起。五云街道连夜成立联合调解组,让双方当事人坐到一起。经过4小时的调解,双方都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决定共同赡养卢某,并签订赡养协议书。

  广大党员干部深入田间地头,主动倾听民意,积极为民解忧。在三溪乡,一项走访农户“分户账”制度广为人知。该乡每名住村干部都有走访农户的“责任田”,每户农户都有“账本”,着重收集意见、建议。对可以即办的事项当天落实;不能即办的,当天回乡政府交办。截至今年4月底,该乡通过“分户账”制度,代办实事150余件,帮助农户解决困难80个,解决较大历史遗留问题16个。

  在溶江乡,党员干部不仅把“住村联心卡”送进每户农户,解决民生诉求,还为困难群众和特殊群体建立民情档案,采取有针对性的举措,及时消除潜在的不和谐因素。前段时间,大雅畈村一起涉及18名农民工的欠薪事件,仅用6个多小时就得到妥善处理。当时,由于村民资金筹集未到位,18名工人被拖欠30万元工资,随时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溶江乡相关负责人迅速介入,通过多方协调,终于在当晚11时许,解决欠薪问题。去年,该乡及时调处各类矛盾纠纷70件,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矛盾不上交”。

  随着党员干部工作的深入,越来越多的新居民也享受到贴心服务。新碧街道福康村有新居民2300余人,超过了本村居民。街道住村干部走访时,专门向新居民征求意见、建议,帮他们解决实际困难。“新福康人”刘海和打算开一家理发店,但由于人生地不熟,找不到合适店面。村干部得知此事,当场揽下这个活,很快就帮他找到合适的店面,还设法为他减免头几个月的租金。在点滴之间,新老居民的感情更深厚了:村广场舞队伍中,有许多新居民的影子;新居民喜结良缘,村民纷纷送祝福,而村民办喜宴,新居民也是座上客。在深入开展“五水共治”中,新老居民相互协作,共同建设美丽乡村。

  据统计,今年以来,缙云各级基层党组织共为群众解决急事、难事1387件次。如今,“住村联心不漏户、事不过夜强服务”已成为缙云考核干部的一项重要内容。截至今年4月底,有8名乡镇、村干部被诫勉谈话,有4人因排名靠后被调整岗位。


浙江日报 党建 00004 百姓急事难事不过夜 2015-05-07 3870721 2 2015年05月07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