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情浙西山水 笔墨抒写本真
本报记者 秦正长
寄情浙西山水 笔墨抒写本真
本报记者 秦正长
生长于山野之间的徐玉武先生有一个好听的艺名——玉壶。幼年时期对于山水的热爱加上家乡灵秀的山水,使他的画作有一种清新淡雅的灵气和蓬勃向上的朝气。其实真正的艺术所呈现的是情感,是思想大于形象,是悄然触动的心灵的感染力,而不是外在的形式和技巧。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徐玉武的田园画作一直表达着“带月荷锄归”的平淡生活,一如他纯净恬淡的心灵。
细细赏读徐玉武的画作,总能从中体味到他对家乡临安的眷恋和依恋。画中家乡的山水成了他诉说乡情的语言载体,画中山不高而多险,水不深而潺潺,古树参天,草木花滋。观他的画,你会情不自禁想到两个成语——心无旁骛、物我两忘,那宁静、纯粹的画面宛如江南春水,闭上眼就可以泛舟荡漾其中。
与许多艺术名家相比,徐玉武的名字并不响亮。但在书画作品求新求变、艺术创新各出奇招的今天,徐玉武的画作却显得尤为严正朴素。但正是这种朴素,使得观赏他画作的人,一下子从喧嚣的生活中安静下来,好像回到了江南的灵山秀水之间。
长期生活在浙西的他,与名利世界相隔遥远,一心专注于山水画创作。如他所说,绘画于他而言,是爱好、是兴趣,是生活的一部分,是表达情感的方式,纯粹到忘乎一切名利。也许正是这种纯粹,才让徐玉武丰厚而内敛、拙朴而素雅的个性跃然纸上,无意间达到了众多艺术家所追求的纯真意境,尽显画家内心的山乡世界、山水情怀。
创作之余,徐玉武也同样是个热爱生活的人。他曾走遍浙西的川原丰泽,贵州的奇迷绝境,留下不少充盈人格力量和烂漫情怀的作品。
徐玉武说:“把家乡作为我近年来绘画的表现对象,是因为它自身的地貌、个性吸引了我,我想我找到了一个与自我心境相契合的客观物象。浙西是我生长的地方,山色见长,深具江南风光特色。浙西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童年的记忆,昔日的印象,都使我沉醉,流连忘返。每一次感受,都会激发我的创作激情。而创作的过程又是个人内心世界的一种体验,使我在思想上和精神上得以升华。我画家乡的风情,不单是因为我在这片美丽的土地上出生,其实也是我在努力寻找一片喧嚣中的净土,尽情享受画中之宁静,体悟与风景的对话。”
任何技术性的工作都需要基本功,更何况艺术。中国画史悠久博大、独特精深,前人为我们留下无数传世佳作和较完整的理论体系。每一位山水画家都要在学习传统中下苦功夫,西画的教学方式主要以写生入手,中国画的学习方式则以临摹传统作品入手。徐玉武非常重视基本功的学习。学画数年来,研究临摹了大量历代作品。但是他始终认为,临摹别人的作品,首先要清楚他们的墨宝,才能继承;没有前人的影子,就不可能在前人的基础上创新;一味地临摹而没有自己的想法,也只能成为一个画匠而已;只有掌握了前人绘画的技艺技法,才能有所创新。
徐玉武的山水画,透过传统山水画的底蕴隐现现代意识。他对山水画,有着自己的独到见解。中国美术学院徐银森教授这样评价徐玉武的作品:既不失传统又有新意,不仅笔墨酣畅,疏密得宜,而且有一种山村的清新气息,使人激起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大自然的美好的向往。
对此,徐玉武谦逊地表示,谈不上什么创作风格,只是每次作画前,都有一些想法或者是冲动,总想把自己看到的认为是真善美的事物和自然景致痛快地表达出来。“其实作为一个画家,最怕人家问我的画作画格。我们经常看到一些画家,他们的作品从中年到晚年,几十年的面貌没有多大变化,晚年的作品甚至还不如中年的作品精彩。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它不仅是笔墨功底的问题,还关系到这个画家的艺术潜质、学识、人品、甚至性格等诸多因素,因而要成为有成就的画家是很不容易的。而学画,最忌讳墨守成规、泥古不化。所谓创作,就是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活学活用。我认为艺术要有高起点,要知难而进,对自己不断提出高要求。在20多年的绘画实践中,我虽然也逐渐形成个人的艺术风格,但我清楚地知道,自己的艺术道路还很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