屡屡用高科技设备作弊——
驾考场上的电波
本报记者 余勤 报道组 李刚 范冰洁
核心提示:
近年来,驾照理论考试中的舞弊现象屡屡发生,作弊手段也越发“高明”,有人利用无线电、高科技工具传送答案,甚至串通驾校教练为考生“助考”,从中牟取暴利。交警部门在多起驾考舞弊案件中发现,不法分子逐渐形成招揽客源、购买设备、组织答题、传送答案等“一条龙服务”作弊产业链。
耳朵里放置可摆脱屏蔽的米粒耳机,身上再绑个微型接收器,学员通过针孔摄像头把题目传送给考场外的“枪手”,由他们隐蔽在场外指导作答……
没错,这些往日只能在谍战片中见到的高科技设备,如今就出现在驾照理论考试现场,悄无声息地在考场上空发出一道道挑战公平公正的“作弊电波”。
可耻,资深教练当枪手
在朋友眼中,叶某是一位资深驾校教练,他所在的驾校与诸暨多家驾校有培训业务往来,是“圈子里”的风云人物。
然而私底下,叶某还有一个不为人知的身份——“枪手”。叶某说,随着驾照理论考试难度逐年增加,一些上了年纪、文化水平较低的学员,屡屡倒在及格线下。这让他嗅到商机,以每套550元的价格购买了蓝牙线圈、摄像头和麦克风,缝进衣服的隐秘处,然后让考生穿上。
去年9月4日上午,在诸暨市车管所,叶某和考生刘某达成“交易协议”。
正所谓做贼心虚。刘某在答题时,为让摄像头对准题面,身体坐得笔直,抬头看见考官,总显得很不自然,经常偷偷瞟一眼,然后迅速低下。
这些异常举动引起了车管所考官的注意。考官不动声色,悄悄盯上了他。
考试完毕,刘某高分通过。他兴高采烈地走出考场,按照事先约定,向等候在考场外的叶某交付尾款。就在那一刻,民警突然现身,将两人查获。
“作弊器材缝在衣服里,所以很难被发现。”考官说,要不是刘某行为异常,根本不会发现这起发生在眼皮底下的作弊案。交警顺藤摸瓜,查明叶某共向18名考生提供答案,累计非法获利3万余元。
今年3月,因非法使用窃听专用器材,叶某被诸暨市法院判处有期徒刑7个月,缓刑1年。
无独有偶,乐清交警也曾查处一起驾考舞弊案。当时天气炎热,考生们大多身穿短袖衬衣或T恤。可有名考生里面穿一件T恤,外面却穿着一件厚夹克衫,尽管汗如雨下,却始终不肯脱下。监考人员诧异之余,不免心生怀疑。
“你身体不舒服?”监考人员试探着问他,只见小伙子双手颤抖不止,异常紧张。站立时,小伙子腰间有异物突起,监考人员掀起外套一看,居然是一套信号接收器,用透明胶绑定。“有人会发答案给我。”小伙子和盘托出,说接应人在外面。监考人员到考场外查看,果然发现一人坐在车里,对着电脑屏幕做试题、报答案。
作弊的小伙子姓倪,乐清人。倪某说,他3次理论考试只考了60分、70分和80分,都没能通过。后来,倪某花4000元报了一家号称能包他过关的培训班。临考前,培训班发给他一套装有传输装备的衣服,有信号接收器和微型摄像头。“他们说衣服是特制的,微型摄像头就藏在第二颗纽扣下面。”
最后,除作弊装备被没收,作弊组织者张某被警方行政拘留9天,倪某已考科目全部作废。
惊人,驾考作弊成产业
采访中,不少交警对记者说,近些年在暴利诱惑下,一些地方的驾考逐渐形成考生、介绍人、“枪手”组成的完整产业链,所用的作弊器材更是覆盖了生产、加工、销售等各个环节。
在海盐县公安局车管所,所长姚高平拿出3个装得满满当当的大塑料袋摆在记者面前,“你看,这里面全是考场上查获的发射器、摄像头和微型耳机。”去年至今,该车管所累计收缴各类作弊器材100余件,处理考试作弊人员80余人。
这其中,49岁的叶师傅令车管所民警印象深刻。今年2月10日,他在考试时企图与场外“枪手”联系,被监考人员当场查获。
“现在回想起来,整个过程都神秘兮兮的!”叶师傅交代,离考试还有两小时,他接到介绍人电话,让他到驾校对面的路边等候。叶师傅前脚刚到,电话就像长了眼睛似地再次响起,随即来了一个陌生男子,让他坐上一辆白色商务车,“车里,那个陌生男子给我一个很小的耳机,一个烟盒大小的探头和一个接收器,嘱咐我别弄丢了,考试结束后归还。”叶师傅被告知,答题时如果遇到不会的题目,就用针孔摄像头拍下来,由外面的人通过耳机通报答案,“介绍人是朋友提供的,但出事后,朋友的电话再也无法打通了”。
“作弊者大多是经熟人介绍,先确定买主身份和价格,再开始运作,器材设备都由‘枪手’提供。”交警告诉记者,介绍人负责拉客,而“枪手”现场答题并控制传输频率,通过设定不同的频道,一场考试可同时为10名考生提供答案。
交警介绍,为应对日益严格的监考环节,不法分子的技术手段也不断升级。近3年来,考生作弊的耳塞已更新换代不下4次,“如今的耳塞呈肉色,只有小指甲盖大小,极不容易发现”。
前不久,湖南衡阳交警查获了一个流动作案的作弊团伙。警方发现,该团伙每次作案前都要实地演练,再确定在什么位置传递答案,接收器是放在兜里还是缠在身上,或嵌在笔上,“他们对每个考点附近的环境一清二楚,哪里适合蹲点驻守了然于心。”
如此“敬业”的背后,是暴利驱使。记者了解到,一旦买主通过驾考考试,介绍人向每人收取3000元至3500元不等的费用,从中分1500元给“枪手”,短短数小时就能轻松赚取驾校学员一年的学车费用。
呼唤,猛药治疴不手软
在对驾考作弊考生进行统计分析时,交警发现,年纪偏大、文化水平较低的学员约占三分之二。
“这可能是他们冒险的主要原因。”网友“封非”说,他第一次理论考没通过,也曾有过找“枪手”的冲动。
今年47岁的“封非”初中毕业,很少碰电脑,机考时很紧张。因为第一次理论考试失败,小广告上“包过”的承诺一度让他心动。他平日在建筑工地搞装修,由于文化程度不高,加上年龄偏大,在理论考试时感到恐惧和无助。“我都40多岁了,以后更不好考。”他抱怨。
交警认为,驾考舞弊现象屡禁不止,与一些驾校不按教学大纲培训学员、教学质量较差有关。这在客观上造成年纪偏大、接受能力偏弱的学员理论知识不过关,畏考情绪严重,从而想通过歪门邪道应付考试。
也有人把矛头指向略显软弱的处罚规定。
记者了解到,根据相关规定,驾考申请人在考试过程中有贿赂、舞弊行为的,取消考试资格,已经通过考试的其他科目成绩无效;申请人在一年内不得再次申报机动车驾驶证。有学员直言,科目一先考,即使作弊被发现也就取消一门成绩;而一年内不能考的规定,事实上杀伤力并不大。
有法律人士认为,从严处罚驾考作弊的相关法律条文必须尽早出台。浙江六和律师事务所副主任高振华说,对于考试舞弊行为的刑法规定,目前主要集中在公务员招考、高考过程中,而驾考舞弊尚未纳入刑法制裁范围。但其作案手段涉及犯罪的,公安机关应当追究其刑责,以打击此类犯罪行为。此外,有关部门应加大处罚力度,延长作弊禁考年限,进一步增加违法成本。
交警部门建议,各级法院及公安机关可结合日常审判和执法经历,将驾考舞弊猖獗现象呈报立法机关,提出相应的法律议案。立法机关在此基础上可以召开研讨会,适时对相关法律进行修改,从而在立法上有效遏制驾考舞弊。
对此,业内人士表示,对于屡禁难止的驾考舞弊行为,只有严查严纠,增加其违法成本,才能有效威慑不法分子,树立社会正气。
■ 专家观点
浙江君安世纪律师事务所主任王进:用一个非法的电台信号,向考生提供答案,这样的考试作弊,既涉嫌违反无线电管理规定,也有违公平公正的原则。要想从根本上杜绝考试作弊,必须“软硬兼施”。硬的一手,是采取更加有效的管理手段,如在考场上增加人脸识别、指纹识别、监控摄像、作弊仪器扫描等高科技设备;软的一手,要在立法层面赋予行政部门更大的行政处罚权,切实提高违法成本,一旦作弊,必将付出惨痛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