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院集体创作《时代领跑者》亮相国博
以艺术之名,向劳模致敬
记者 吴孟婕 通讯员 丁剑锋
本报讯 他们,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建功成才,为社会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他们,从最广大的人民群众中走来,举起拼搏奋进的旗帜,影响了一代代人的追求和理想。
他们的名字,叫“劳模”。
4月27日至5月6日,由中国文联、全国总工会、中国关工委主办的“时代领跑者”美术作品展在国家博物馆举行,申纪兰、吴仁宝、鲁冠球、孔繁森、任长霞、邓亚萍等60位经由公开投票选出的具有代表性、典型性、时代性的先进模范人物,从新中国成立以来的2.5万余名劳模中脱颖而出,走上由中国美术学院院长许江领军,王赞、吴宪生、杨参军、何红舟、孙景刚等老中青三代艺术家集体创作的画卷。3幅油画作品、两幅国画作品,总长近50米,几乎与真人同比等高,神形兼备地展现了顽强拼搏、自强不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永恒风采。
甚至,他们还从画里“走”到了观众眼前——“画得真好,我觉得比我本人要年轻一些。这是五一劳动节前夕收到的一份最特别的礼物。”画展开幕式上,曾5次获得全国劳动模范称号、被誉为“抓斗大王”的包起帆站在自己的画像前,与创作者何红舟合影留念,他说:“‘特别’之处在于,我们60个人的身后,站立着中国千千万万的劳动者群像,昂扬着中华民族的精气神。在老一辈劳模渐渐远去的今天,为时代讴歌,为民族脊梁写‘神’,尤为重要。”
作为负责塑造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劳模形象的油画3组“领队”,这也是何红舟距自己的“模特”最近的一次:“在近一年的筹备创作过程中,我们搜寻了有关人物的大量影像、文字资料。手中的照片只能作为参考,必须走近他们的人生轨迹、先进事迹,在情感上与之产生共鸣。从某种程度上说,他们不仅是画中人,也是执笔者,促使我们反思个人表达与大众之间的距离,更多地关注共和国的命运。这,是对画家的一次洗礼。”
中国美院副院长王赞说,自2014年11月接受全国总工会创作“共和国英模”形象这一任务,他与中国美院国画系、油画系的16位骨干教师就进入了一种“在忐忑、焦虑和激情中曲折前进”的工作状态:“如何更传神地表达画中人物特点?如何给观众更强烈的震撼?如何平衡每位作者的风格、为整体加分?在反复讨论和探索中,大家达成了共识——一切以真实为基础。”
徜徉于展厅,“流畅”、“和谐”是不少观众的第一反应。但要绘制并串联一幅体量如此之大的“群英谱”, 甚至要让他们的视线和动作之间产生“交流”和“交会”,背后一定藏着“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构思。
比如姿态——“时代领跑者”创作过程中,经中国文联书记处和中国美协领导,油画家全山石、国画家吴山明等数次指导和审定,众人数易其稿,“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终于有了“定妆照”:脚穿套鞋、以一种与土地亲近的姿态蹲立,从而大大丰富了画面整体线条。
比如色调——3幅油画作品中,上世纪50年代采用大红色调,凸显“火红年代”的主题;进入60年代,用黄褐色体现物质匮乏;到了七八十年代,背景中是满眼的绿色,象征科技的春天。“越尊重生活,在艺术上越可能有不期而至的美遇。”何红舟感慨。
“常常是,用力过猛却达不到预期效果,那是因为劳模从来是不事张扬的,他们的崇高之处正在于默默奉献,平凡中见伟大。”回忆创作过程,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教授吴宪生说。考虑到国画颜料的不稳定性,他和团队在通过大色块、大间隔的方法反复上色的同时,对每个人物的服装、表情、眼神的搭配精雕细琢。
一眼望去,这幅绣像式描摹中有两抹红色格外动人,走近看时又呈现出微妙的差别:邓亚萍身上的运动套装是一种鲜艳耀眼的中国红,象征赛场上的活力与激情;而常香玉的中式夹袄则是一种沉着内敛的夕阳红,配合她端庄的体态,展现了“人民艺术家”的和蔼可亲。
据了解,本次“时代领跑者”国博展结束后,将融合多年来征集作品中的精华部分在全国巡回展出,作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艺术实践,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点燃每个中国人心中的 “中国梦”,书写绚丽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