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2版:专版

文章导航

奔跑吧 “机”“智”萧山

  奔跑吧 “机”“智”萧山

  文 彭茗玮 钱菊香 陈潇奕

  萧山的机器人小镇以机器人全产业链为核心,布局战略发展、研发孵化、精准制造、全球招商、展示展销以及旅游体验于一体的大格局。要以敢抢敢拼、时不我待的精神,打造机器人小镇的智能化、信息化、集群化和国际化,并善于整合国内外一切优势资源,大力度招商、大手笔投资、高起点运作。不久的将来,一个“机”“智”萧山小镇将在新一轮小镇经济的奔跑中脱颖而出,成为萧山乃至浙江的一个新经济增长亮点。

  机制是一种能动的力量。萧山机器人小镇将着力构建有利于高端智能装备集聚的新机制,吸引全球机器人研发、制造、销售企业来小镇创新创业。在新一轮产业发展和创新的道路上,只给有准备的人创造机会,萧山经济技术开发区要在这方面谋得更早,做得更实,走得更快,要努力“走在前,争第一”。

  机器人小镇创建之宏观理念

“机”行天下:谋求全产业链的战略布局

  萧山机器人产业链有几个关键词:价值、生态、完整。

  中国已成为全球机器人第一大消费市场。

  国际机器人联合会(简称IFR)2014年发布的报告显示, 2014年在中国总共售出超过50000台工业机器人,较2013年增长37%。2015~2017年,中国机器人销售的年均增长率可达25%。

  根据IFR的报告,机器人被分为两个大类:工业机器人和服务机器人。由于起步较早,在工业机器人这个领域,日本的整体技术能力位居世界前列。如何能够在这一轮全球竞争中实现弯道超车?萧山开发区的创建思路是从全产业链着手谋求突破:引进国际化机器人巨头形成集聚效应;助推本土企业科研突破,早日实现机器人国产化;延伸产业链应用各环节,开辟推广、示范、会展、体验、工程服务等项目,让机器人产业规模化、集成化、社会化。在萧山区委常委、萧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楼增明看来,萧山机器人产业链就是要着眼于三个关键词:价值、生态、完整。

  价值

  长期以来,长三角(也包括珠三角)地区的企业多靠着提供OEM业务来熟悉国际,在此基础上形成产业集群。但是,中国的企业多处于产业链的中游,只能获取价值有限的回报。最有价值空间的上游研发和市场销售都被掌控在外国企业手中。

  今天,这个局面在萧山机器人小镇的创建中将有所突破。

  从经济学角度来看,工艺升级提高效率,产品升级提高性能,功能升级提高附加值,而价值链升级着重于资源的新用途。

  萧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就是要重新整合全省、全国甚至全世界的机器人产业资源,结合本地的基础和优势,弥补产业不足,让萧山的机器人产业完成新的跨越。

  生态

  浙江省工业机器人产业尚处于起步阶段,一些企业在特色领域有一定竞争优势,但从整体上看,工业机器人技术及其工程应用的水平和国外企业相比还有一定差距,成本较高,可靠性、精确度低,应用领域较窄,基础工艺相对落后。此外,企业间分布分散,没有构建成完整的产业链,更没有形成密切协作的互动机制。这是装备制造业的“通病”。

  萧山人看到了问题所在,因而提出基于全球价值链的生态布局和互动发展,重点培育产业链核心环节的龙头企业,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延伸;同时积极部署引进生产性服务业,实现机器人先进制造业和生产服务业的“双轮驱动”。

  完整

  萧山是浙江的工业重镇,工业占全省比重的近十分之一。萧山经济技术开发区是国内最早的国家级开发区之一,装备制造业基础雄厚,二三产联动发展特色明显,机器人在各行业的应用更是走在全省前列。为了抢抓信息经济的机遇,萧山开发区以建设“特色鲜明、链条完备、结构优化、效益明显”的机器人产业链为目标,按照“建链、补链、强链”三位一体的思路,大力发展机器人产业。

  在机器人产业的上游研发环节,萧山的大手笔令人振奋:国际机器人四大家族中的ABB和安川都在萧山经济技术开发区设立了基地;国内的行业巨头娃哈哈集团,中外合资企业如凯尔达等也都青睐萧山机器人小镇,并设立研发中心和投资项目;此外,浙江大学、上海交大等一批高校、科研院所的研究院也纷纷落户于此。在中游,主要是机器人本体生产制造方面,集聚了国际机器人四大家族、国内龙头企业和专精特产品及关键零部件生产企业。下游的集成方面,也有一大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实力企业。

  萧山机器人产业链的另一亮点是齐全的应用环节,如旅游体验、总部经济、论坛会务、工程服务等。

“智”在必得:培育研发水准国际范儿

  经济学家弗里曼说,技术创新是解释经济周期的关键因素,而且通常是经济增长的动力。

  目前,中国已经具备了大型机器人工程设计和实施的能力,产品整体性能基本可以达到国际同类产品水平。新技术的不断突破为机器人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浙江科研有力量。在杭州,浙江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中国电科52所、浙江省机电设计研究院等高校和产学研机构云集;技术研发人才较丰富,在自动控制、传感器、电机技术研发和科研方面具有较好基础;工业机器人技术和产业发展所需的研发资源供给条件良好。并成立了浙江省机器人产业技术联盟,为浙江工业机器人技术及其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萧山机器人有自主知识产权。由凯尔达集团与安川电机(中国)有限公司合资建立的杭州凯尔达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主要致力于机器人系统、机器人周边配套设备的设计、制造、销售和服务。技术负责人侯博士介绍说,公司自主研发的焊接机器人系统,包括用于焊接、切割、搬运等各类机器人工作站/生产线,以及机器人专用的焊接电源、变位机、行走轨道、焊接传感等配套设备,广泛服务于汽车/摩托车部件、工程机械、(电动)自行车/三轮车及配件、金属家具、运动器材、机械加工、建设安装等行业,显著地提高了客户的生产效率及生产质量。

  在中国重汽集团杭州发动机有限公司的发动机车间,技术总监表示,以前,有些装备生产线引进的都是国外至少5年前的技术或者是淘汰的产品;现在,萧山研发引进的设备不仅是国际最前沿的新产品,甚至有些流水线上的技术含量超过了国外同类型设备。

时不我待:打造创新融合新萧山

  萧山经济技术开发区以全球化视野、国际化研发、产业链格局,以敢于挑战、勇于创新、时不我待的抢点意识,以雷厉风行、善做善成的做事风格,致力于打造浙江机器人小镇、全球机器人产业中心,为萧山在全省“两化”融合中带头带动、领先领跑。

  抢契机

  2013年,浙江省正式提出“555机器换人”推进计划,在市场倒逼和政策红利之下,全省掀起一股“机器换人”热潮。浙江省使用的工业机器人总量占全国的15%。

  萧山开发区知时而变。围绕产业发展的各个环节,对接国家政策,面向萧山实际,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全球产业变革和国内经济转型机遇,主动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浙江省“机器换人”、“发展现代装备制造业”、“工业转型升级”等行动计划,推进工业化、信息化的“两化”融合步伐。

  ——知人善用。积极推进机器人产业与“机器换人”等相关高端人才的政策协同与对接,安排财政补助资金,支持示范项目、关键零部件研发和专业化的工程技术服务公司;强化“引才、留才、育才”机制建设,对国内外顶尖、国家级领军人才等免费提供人才公寓,给予购房补贴、租房补贴和租金补贴,全力打造最佳人才安居环境;大力推进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建设,对各类高端人才实施创业奖励和生活津贴补助,全力打造最优人才政策洼地。

  ——设立基金。按照政府引导、多元投入、专业运作的原则,分别设立5亿元产业发展引导基金、5亿元创业投资基金和5亿元产业投资项目财政贴息资金,并且以全省机器人产业引导基金为母基金设立萧山子基金,专门投资机器人关联产品研发生产的企业,引导推动国内外社会资金向机器人产业的关联创新科技产品增加投入。

  ——优化服务。坚持企业第一、项目第一、发展第一、服务第一的理念,以企业服务中心为载体,实施全程代理、一站式、一条龙服务,做到急事急办、快事快办、特事特办,为机器人企业、项目提供最便捷、最高效、最满意的服务。

  ——合作新模式。由开发区平台公司和机器人系统集成商采用“PPP”等模式,开发新用户和为终端用户提供解决方案及技术支持服务,引导机器人研发、生产企业与行业应用和终端用户的深层次合作;由政府牵头集资成立机器人长期租赁公司,机器人长期租赁公司出资购入机器人后长期租给用户特别是中小企业,降低企业购入机器人所需的资金负担。

  抢格局

  ——抢国际龙头。与国内外机器人领域龙头企业合作,成立萧山区机器换人推广服务中心,按照市场化运作的思路,在构建服务链、开展调研与政策咨询、技术交流与人才培养等方面提供支撑,并为企业提供方案设计、委托采购、装备开发、安装维护、融资租赁等一条龙专业服务。

  ——建立数据库。聘请专业机构做好产业发展规划的同时,系统梳理国内外机器人重点企业、科研院所和中介组织,密切关注重点企业发展动态和技术演进,建立机器人产业数据库,为开发区机器人小镇发展提供数据和信息支撑。

  ——绘制招商地图。通过对细分行业的企业分析、目标企业的区域分析,绘制主导产业清晰、产业链清晰、招商目标清晰的产业招商地图,开展“一对一”招商和“点对点”对接,提高招商引资的针对性和效率。

  ——成立专家委员会。以浙江省为重点,面向全国,甄选机器人产业研究、技术研发、行业应用等各方面专家,成立萧山开发区机器人产业发展专家委员会,参与机器人产业园建设与产业发展重大决策咨询,为产业发展提供咨询和技术支持。

  ——成立产业联盟。重点与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浙江省机器人产业技术联盟、杭州市机器人协会加强对接学习与交流,并形成长效机制,积极争取浙江省、杭州市机器人企业落户产业园。整合当地相关核心企业和科研院所,成立萧山区机器人产业联盟,发挥其在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公众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加强行业管理和产学研整合能力,提高服务水平;每年举办高水平的机器人产业及应用发展论坛,定期举办区域性机器人博览会及相关赛事,组织不同层次、不同范围的各类交流会,促进不同地区、不同企业、不同部门之间的合作交流,拓宽技术渠道及市场。

  业内人士称,机器人产业在中国不是投资拉动的,而是真正的需求。

  萧山人坚信,机器人产业将成为萧山开发区转型升级新的“引擎”、萧山新的城市“名片”、浙江省的机器人特色小镇、全国智能制造示范区和国际化的机器人产业基地。

机器人小镇创建之微观运作

  交通区位便利。萧山经济技术开发区桥南新城地处钱塘江南岸,是浙江交通枢纽,位置优越,交通便捷。杭州萧山国际机场是中国重要的干线机场,已开通国内外定期航线160条,通达108个城市,12家大型物流企业在机场设有转运中心。杭州绕城高速与沪杭甬、杭浦、杭千、杭徽、杭宁、杭金衢、机场高速相连,三小时内可达长三角15个中心城市。浙赣、萧甬铁路在萧山交汇,沪杭高铁用时仅需50分钟。水路距上海港180公里、宁波港150公里,经钱江通道至乍浦港70公里,通过杭甬运河可直达浙东地区,地铁一、二、五号线与杭州主城区无缝对接。

  区域经济发达。机器人产业的发展是经济社会特别是工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萧山区域经济发达,2014年全区实现生产总值(GDP)1728亿元,人均GDP达到138309元,按当年平均汇率折算,人均GDP达到22516美元。全年实现财政总收入243亿元,全年城镇常住居民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47195元和26758元,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4740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产值4173亿元, 665个工业性投资项目完成投资289亿元。萧山发达的区域经济不仅为机器人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而且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机器人市场。

  产业业态良好。萧山是浙江省机器人产业的先行区之一。机器人产业主要生产企业超过30家,产业规模突破30亿元。新松机器人是国内机器人领域的领军企业,总投资18亿元的新松南方创新研究中心及产业化基地项目一期工程于2013年底建成投产,可实现年产值100亿元,瑞典机器人研发中心等一批重大项目落户萧山,杭州凯尔达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是凯尔达集团与安川电机(中国)有限公司共同组建的中外合资企业,是国内焊接机器人领域的龙头。装备制造业是萧山区的三大主导产业之一,装备制造业企业2800余家,产值超千亿元,形成了从系统、整机到部件、机械基础件较为完整的产业链,为机器人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优越的产业生态。

  科研力量丰富。机器人产业是典型的高技术密集产业。萧山科技创新工作一直走在全省前列,连续11年荣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市、区)称号,科技综合实力8年保持全省第一,2014年2月被确定为省首批创新型城区试点。目前,全区有国家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221家,省级科技型企业377家、省级创新型企业12家(其中国家级2家),建成各类企业技术(研发)中心321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8家,省级院士专家工作站4家,国家“千人计划”人选12人、省“千人计划”人选25人,为机器人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科技与人才支撑条件。

  应用市场先行。全区上下充分认识到机器人产业及“机器换人”对于萧山工业转型升级的重大意义,全力推进全省“两化”融合综合示范区建设,通过“机器换人”,着力推进化纤纺织、机械装备制造等产业领域的提升发展,兆丰机电、亚太机电、荣盛集团等正引领全区装备制造业实现生产过程的全智能化。2014年,全区有100个项目列入全市首批“机器换人”项目。在全省“机器换人”考核中,萧山区荣获一等奖。重汽杭发是省内最早运用机器人的企业之一;兆丰机电目前已拥有独立的机器人操作系统,在掌握核心技术的同时实现高科技产出;健盛袜业是国内第一批实现袜子全自动生产的企业。

萧山机器人小镇产业规划介绍

  萧山机器人小镇坐落于萧山经济技术开发区桥南新城,西至绕城高速、北至塘新线及红山农场交界、南至杭甬高速及南沙老堤、东至光明直河及红山农场交界,总规划面积达2.37平方公里。机器人小镇遵循生态优先,以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为建设原则,贯彻打造生态系统理念,建设相关研发中心、科技孵化器、产业生产基地、展览会展厅、休闲商务区等,以期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共赢和统一。

  机器人小镇将具备以下功能:

  •研发设计

  引进ABB全球研发中心浙江分中心、安川电机华东研发中心、浙江大学、上海交大、凯尔达机器人研究院、娃哈哈研发中心、兆丰机电国家千人计划研究院等高端研发中心,集聚行业精英,力求打造一流的机器人产业研发基地。建立国家级机器人质量检测中心,为机器人产业发展提供科技服务。

  •科技孵化

  以开发区投资公司为主体,建设机器人科技孵化器,提供统一检测检验、行政、投融资对接、创业项目路演、银行服务绿色通道、法律和政策咨询、企业合作对接等共性服务,加快机器人新技术产业化步伐。

  •生产制造

  不断引进国际机器人四大家族ABB、库卡(KUKA)、发那科(FANUC)、安川电机(YASKAWA),国内行业知名龙头企业、专精特产品及关键零部件生产企业等,打造成为国内机器人产业生产基地,营造良好的产业氛围。

  •展示展览

  建设机器人专业会展中心和“无人智能示范工厂”,定期或不定期举办全国性、区域性的机器人博览会等,展现该领域的行业水平,并运用云会展等现代信息技术,实现线上与线下的相互支撑,促进行业内外交流发展。

  •工程服务

  建设萧山区机器人服务中心,为企业“机器换人”提供集方案设计、设备采购、融资租赁于一体的专业服务,同时以此为契机,大力培育和引进一批面向特定行业、特定需求的专业工程技术服务公司,提高工程服务综合实力。

  •旅游体验

  开放部分机器人生产及应用环节,设计机器人工业旅游线路,大力发展机器人工业旅游,同时引进乐高机器人体验中心等,举办各类机器人赛事,打造机器人旅游与体验中心,走创意智慧型旅游路线。

  •总部经济

  发挥区域优势,提供有利条件,吸引大量机器人企业总部来此集群布局,使企业价值链与区域资源实现最优空间耦合,达到高端智能的大规模聚合,推进多元文化的碰撞与融合,促进机器人产业园国际化发展。

  •论坛会务

  建设机器人会议中心,汇集机器人业界影响力人士,如领军企业家、投资人、创业者等,举办机器人发展及应用高峰论坛、年度大会、季度活动、小型主题分享会等,为机器人产业提供深度交流平台和合作机会。

  •娱乐休闲

  配套建设机器人主题公园、专家楼、特色餐厅、咖啡吧等休闲项目,围绕机器人进行周边服务的功能扩展,合理配置城市土地资源,进一步优化生态环境,形成萧山机器人小镇的个性魅力,做到真正的产城融合、宜居宜业。


浙江日报 专版 00012 奔跑吧 “机”“智”萧山 2015-04-28 浙江日报2015-04-2800010;浙江日报2015-04-2800013;浙江日报2015-04-2800016;浙江日报2015-04-2800018;浙江日报2015-04-2800019;浙江日报2015-04-2800014;浙江日报2015-04-2800020;浙江日报2015-04-2800015;浙江日报2015-04-2800012 2 2015年04月28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