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4版:人文·理论视野

走出乡村休闲旅游发展新路

  近年来,立足自身区位条件、山水资源和特色人文景观,秉承“指向明确、发力精准、环境和产业互促共进、实现后来居上”的发展理念,我们坚持城乡居民“共建共享”,注重典型引路、率先突破、以点带面、连线成片,整合全县资源,精心打造精品风景线,探索走出一条乡村休闲旅游发展的“常山新路”。

  全面深化体制改革,推动家园共建,解决“钱在哪”的问题。以改革为动力,以市场为导向,以利益为纽带,构建“政府引导、政策激励、宜民则民、多元投入”的投融资体制,鼓励企业、村集体和个人共同参与美丽乡村建设,有效破解项目融资难题,实现从以往政府主导、财政统包“等钱办事”向政府引导、城乡共建“找钱办事”转变。

  “利益共享”撬动工商资本。完善乡村休闲旅游招商项目库,包装四条精品线各节点景观项目132个,投资额100亿元,编制招商手册,对重点项目统一进行策划、包装、推介,着力吸引城市工商资本、自然人以PPP、BOT、股份合作等方式投资。

  “赋权活权”激活沉睡资产。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成立县级产权交易平台,不断扩大交易内容和范围,全面纳入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农村经济组织股权等,稳步推进农村综合产权抵押贷款工作,推出粮食订单质押融资、农村住房抵押贷款等支农特色金融产品。

  “股份合作”激发居民投入。探索采取“保底+递增”、“资源+资金”等多种分红方式,有效保障投资人利益,大力引导村股份经济合作社通过创新经营机制壮大集体经济,鼓励城市居民下乡投资民宿、农家乐综合体、淘宝电商等。

  精心打造基层“金钉子”,强化责任共担,解决“谁来干”的问题。强化县级政府统筹规划、整体推进职能,加强旅游、文化、农业等业务部门营销宣传、策划设计、技术支持等专业指导,突出乡村主体作用,形成县乡村三位一体、责任明确的工作格局,实现从过去“要我干”向“我要干”转变。

  列出“责任清单”。实行县领导领衔领创领办制,以上率下,一线指挥,督促乡镇和村两委主要干部示范带头、尽责。建立责任制考核和追究问责机制,倒逼责任落实、工作作风转变。

  明确“任务清单”。制订《常山县乡村休闲旅游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和四条美丽乡村风景线建设实施方案,列出一份责任明晰、内容清楚、考核有据的“任务清单”,并进行公示。建立全县乡村休闲旅游联席会议制度,协调解决乡村休闲旅游提升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落实“项目清单”。建立部门挂联美丽乡村风景线沿线28个重点村、中心村和特色村制度,“一对一”挂联、“点对点”服务,一挂到底、全程跟踪,帮助解决项目推进困难问题。

  大力振兴常山“三宝”,加快产景共融,解决“怎么干”的问题。依托胡柚、油茶、猴头菇,立足村庄特色,突出一村一品,强化产业支撑,打响“常山三宝”品牌,大力提升风景线的景观生命力,从根本上增强乡村休闲旅游发展后劲,实现从建设美丽乡村向经营美丽经济转变。

  打响“三宝”品牌。深入实施胡柚、油茶、猴头菇“三年振兴计划”,加强示范基地建设,打造国家级胡柚产业示范区、省级现代林业园区和猴头菇等种养基地,改造提升一批千亩以上精品园。

  创建精品示范点。突出“一村一景、一村一业”主题,围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注重网商电商,重点培育建设特色风情小镇、特色村落,大力发展乡村民宿客栈,实现线上线下融合发展。

  打造休闲示范园。围绕生态农业、种养体验、果蔬采摘、户外运动、休闲度假等不同特色,包装一批乡村休闲旅游项目,鼓励农业经营主体大力发展创意农业、彩色农业、智慧农业精品基地。

  始终坚持惠民安民,美好生活共享,解决“谁来游”的问题。针对农村日益“空心化”,房、地资源大量闲置及大城市人口日益集中引发“吃、住、行”矛盾等两大突出问题,坚持“农村出路在城市,让城市问题解决在农村”,强化城乡统筹,通过打造“山青水绿”的人居环境、“优质高效”的公共服务、“快捷便民”的办事环境,吸引城市居民到农村休闲度假、养生养老,让城乡居民共同体验美丽家园、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实现从城市向农村的人力、资本、技术回流。

  高度重视以文化人,实现乡愁共系,解决“游什么”的问题。以特色旅游产品吸引游客,以完善的设施服务游客,以厚重的文化底蕴感染游客,以浓郁的乡愁印记打动游客,共唱一首歌,共建大礼堂,共办家乡节,使常山的乡村休闲之游既是人们放松心情的愉悦之旅,更是唤醒美好记忆的回乡之旅,实现从传统的观光游览向休闲度假转变,从“卖景观”向“留乡愁”转变。

  【作者为中共常山县委书记】


浙江日报 人文·理论视野 00014 走出乡村休闲旅游发展新路 2015-04-27 3780772 2 2015年04月27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