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4版:人文·朝文新智

省人民医院一年冒出80多项小发明、小革新

护士临床实践出妙想

  本报杭州4月22日讯

  记者 石天星 通讯员 宋黎胜

  都说护士是“白衣天使”,在今年的国际护士节即将到来之际,记者在浙江省人民医院还看到了她们擅长发明创造的慧心。

  据院方统计:自去年国际护士节该院举办首届护理小革新展至今,已有近百名护士上报在临床实践中产生的“小发明、小革新”共80多项,其中9项已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实用新型专利。

  该院骨科护士戴雅琴设计的康复训练器就获得了一项新型国家专利。专利的名称听起来很复杂——“卧位股四头肌静力收缩训练器”,看起来却很简单——就是一个弹力球吊在一根带子上。

  戴雅琴说,骨科卧床的病人在康复过程中要进行四头肌静力收缩训练,这样可以防止肌肉萎缩和下肢静脉栓塞,但训练枯燥,病人难以坚持,她就开始琢磨怎么才能让训练变得更有意思。

  “后来,我看到儿子玩弹力球,受到了启发。”戴雅琴微笑着捏了捏球,弹力球发出噗嗤的响声。“用带子把弹力球绑在膝盖窝里,膝盖压它,就会发出声音来,正好能锻炼到大腿前方的四头肌。”

  戴雅琴说,弹力球里面可以装个压力传感器,连接到外部的计数器,计数器统计训练的次数,而且完全可以不发出响声,这是她下一步改进的方向。

  处处留心皆发明。在省人民医院,像戴雅琴这样的“发明家”护士分散在各个科室。眼科护士章水娟发明了眼科医用的“新型头位架”,因为一些做过眼科手术的病人需要在一两个礼拜甚至一个月的时间里采取俯卧的躺姿。“虽然可以用U枕,但床面还是不透气,所以我就想到了做这么个头位架,病人的脸就是悬空的了,不会压迫到脸部,也不会再睡不着觉。”章水娟说,老病号试用之后告诉她,透气透得过来了,去过去舒服多了。

  神经内科护士杜丽萍的设计初衷也是想为病人减轻痛苦。神经内科病房里有些病人会自己拔掉插在自己身上的导管,过去的办法就是用绑带或者内置半圆形木板的手套来约束病人,可是病人更加不适,烦躁起来还会用沉重的“木板手套”袭击家属和护士,杜丽萍设计并缝制出了“防抓式约束手套”。

  这种手套在病房很受欢迎,杜护士准备了40个放在病房里供有需要的病人用,还把手套的制作方法传授给病人家属。

  现在,手套已经获得了专利,也有厂家在和杜护士联系,杜丽萍说,最理想的填充材料是更透气的空心的塑料珠珠,希望有厂家帮她设计得更完善。

  省人民医院把护士们的发明革新作为医院科研创新的亮点来培育,还出台了专门的奖励措施:对经专家评审获奖的护理小革新予以嘉奖;对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实用新型专利的小发明报销相关费用并给予3000元的奖励。

  截至目前,省人民医院护士们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的护理用具中,3项已经有了有意向生产的厂家。


浙江日报 人文·朝文新智 00014 护士临床实践出妙想 2015-04-23 3857380 2 2015年04月23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