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4版:人文·朝文新智

艺术人生 文化影像

《浙江戏剧名家》首映

  本报杭州4月22日讯

  记者 刘慧

  来的都是角!今天,当赵麟童、汪世瑜、郑兰香等老艺术家出现在浙江图书馆举行的“浙江文化影响力影像工程《浙江戏剧名家》(第一部10集)首映暨音像制品图书赠阅仪式”上时,现场响起一片掌声。

  系列电视片《浙江戏剧名家》是由浙江省文化厅出品、浙江省文化艺术研究院摄制的一部集中展现我省现当代戏剧文化名人的专题纪录片。全片计划拍摄三部,每部10集,每集表现一位名家,力争通过这次系统性拍摄,全面挖掘和展现一批长期扎根浙江各个剧种、深入钻研戏剧各个领域的名人名家,初步构建能够反映我省现当代戏剧进程的人物影像志,为建设文化强省打造独具浙江特色的传统艺术品牌。自2013年1月正式启动到2014年12月结束拍摄,《浙江戏剧名家》摄制组历经700多个日日夜夜,行程上万公里,足迹遍布浙江全省和全国多个省份,采访了近200位与戏剧名家有过一定交往或交集的同行、亲友、晚辈、学生及戏剧研究学者,竭尽所能地收录第一手资料,为确保拍摄的真实性、准确性,提高片子的艺术性、可看性奠定了扎实基础。

  今天首映的第一部着重介绍了盖叫天、周传瑛、姚水娟、顾锡东、六龄童、郑兰香、周大风、宋宝罗、金玉兰、汪世瑜10位具有举足轻重地位的现当代戏剧名家。他们主要从事戏剧表演、编剧和音乐创作等领域,来自京剧、昆剧、越剧、绍剧、婺剧和甬剧等多个全国性或有全国影响的地方性剧种,是推动浙江现当代戏剧事业繁荣发展的开拓者、领路人、授业者和见证人。以他们为代表的老一辈戏剧名家中,有一些已经先后离我们而去,有一些年事已高,还有的正在发挥重要的传承作用。

  梨园独步,德艺双馨。下午,在浙图报告厅里,眼前一幕幕不断闪现的短片,不时勾起艺术大家们和现场观众对昔日舞台的回忆: “我的人生也是一出戏。”宋宝罗老先生笑道。宋老1916年生于北京,少年时走红京津、山东、河南一带;16岁时开始学国画和篆刻艺术,得到齐白石、徐悲鸿诸名家指导;23岁时在上海成立宋宝罗京剧团;1958年4月加盟杭州京剧团,并定居杭州,1969年后在浙江京剧团工作至退休。听着京腔,聊着京剧,宋老似乎有说不完的话:当下要做的是守住那一份对艺术的敬意。

  一辈子从事京剧艺术的赵麟童老先生,聊起戏时总有说不完的话:京剧怎样才能让它被人认同?想来想去,电视是很好的表现形式。因为你即使在能容纳2000多人的剧院表演,演10场,也最多2万人看。如果能把它搬上电视,影响力就大大增加了。

  巾生魁首汪世瑜从《牡丹亭》里的柳梦梅到《西园记》里的张生,一直到《长生殿》里的唐明皇,演了一辈子清俊风流的英俊小生,一辈子手中始终拥有二件“道具”——除了一条擦汗的手帕,自然也少不了那把标志性的扇子。一开一折间,仿佛还能看到那个初学昆曲的少年,曾经吃饭、走路,甚至睡觉,都会带上一把纸扇,只因这是昆曲巾生必备的扇子功。汪老这辈子荣获过戏剧演员最高奖项——梅花奖,也担任过浙江京昆剧院院长。如今,退休后的汪老成了空中飞人,一年有一半的时间花在路上,被各地请去讲学、排戏。

  在我国戏曲史上,婺剧是一个具有400余年历史的古老剧种。郑兰香,即是这个梨园中的一朵婺剧之花,在她创造的众多角色中,有两个脍炙人口的形象:一是《僧尼会》中的小尼姑,一是《对课》中的白牡丹。今天,郑兰香面对镜头中的婺剧深情地说,这部片子通过对艺术家生活照、剧照、原始录音录像的呈现,对历史现场进行了高度的还原。尤其是全国一大批重量级的戏剧艺术家、戏剧学者,对专题人物进行了深度的精彩点评,有力地传达了我们这一代戏剧表演艺术家对艺术的敬畏之情、对理想的坚守之心。


浙江日报 人文·朝文新智 00014 《浙江戏剧名家》首映 2015-04-23 3857232 2 2015年04月23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