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觉顺应信息化
刘亭
关于信息化,近年来国家一直试图将其与一直进行的传统工业化结合起来,统称为“信息化带动的”“新型工业化”,党的十八大将其与工业化、城镇化并列(再加上一个农业现代化),冠之以“四化同步发展”。但就其实质性的转机,还是近年来随着BAT的迅速崛起,尤其是阿里巴巴震撼全球的迄今最大一宗IPO案的成功,所标志的信息技术在我国经济社会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怎样理解信息化的异军突起和未来的发展前景?怎样自觉顺应信息化发展的大趋势和大潮流?我在这里有个“四化归一”说,也即“实体虚拟化+信息数网化+技术泛在化+应用共享化=信息化”。
实体虚拟化,是说人类社会所有实体性活动,均会在虚拟形态上得以反映。比如生产和生活,在消耗地球物质资源、改变原有世界物理形态的同时,也一定会在虚拟形态上同步生成大量的活动信息。这就好比摄影机的“小孔成像”,完全用得上“如影随形”这四个字。虽然对此你可以不去正视它,利用它,但它总是客观地在那里存在着。从哲学的意义上来说,社会意识是虚拟形态的东西,但归根到底,它不过是社会存在的客观反映,这也正是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
信息数网化,是指信息表达的数字化和传输的网络化。“数”就是数据,“网”就是网络。信息不归为数据,现代信息技术就无从高效能地对其进行记录、识别、储存、检索,乃至处理和加工利用。彼此分割甚至是隔绝的信息,都是片面的、狭隘的甚至是失真的东西,它违背了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和系统的本来面目。或者正因为此,这世上当下才有了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的应运而生、大行其道。
技术泛在化,是说信息技术本身基于应用的无所不在和无所不能。一项技术,往往只是一个特定领域的专有和专用。因此通常来说,技术也往往不断地在分科分类,趋专趋精。但是信息技术却有所不同,它是一种适宜于广泛应用的技术。就像“水银泻地”一般,它能对国民经济乃至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先是“无孔不入”,接着“化学反应”,然后经过“渐进性”包括“颠覆性”的改变,成长为一个全新的产品或业态。我曾以杜甫《春夜喜雨》中的名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打比方,来形容信息技术对于世上万事万物的渗透、融合、带动和转化,现在想来大体也是贴切的。
应用共享化,是指信息化重在应用以后,和传统经济思维的大不同。不是独占鳌头、恶性竞争、进攻杀伐、成王败寇,而是尽可免费、力推共享、兼收并蓄、互利共赢。不是说谁都成了“二傻”,而是大家都明白了“零和博弈”才是真正的“大傻”。越扩大应用,才越有自己的“地盘”;越开放分享,才越是“天下谁人不识君”!科学不是拿来顾影自怜的,所以要转化为技术用来满足人们的现实需求。技术不是拿来孤芳自赏的,所以要转化为产业进行批量化生产。产业不是拿来自产自销的,所以要转化为经济进行商业化运作。经济不是拿来自给自足的,所以要转化为分享从而为最大多数人带来福祉。
虽然在当代,信息的规模已成“海量”,传输的效率更是“光速”,但这组“四化”并非今天才有的现象。认真追溯起来,有的甚至是开天辟地、古已有之。好比说文字和书画,虽说是现实世界的真实反映,但就其本身而言,难道不都是一种虚拟化的描摹?又好比说信使和“八百里加急”,虽说辗转传递的效率不敢恭维,但就其本身而言,却是当时最发达的信息网络。为何人们总是说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因为这世界上的道理,本来都是相通的——捅破了那层窗户纸,亮就透进来了。
马克思、恩格斯在其合著的《共产党宣言》中的有一段话,生动地展现了大变革时代的场景和人物:“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一切神圣的东西都被亵渎了,人们终于不得不冷静地直面他们生活的真实状况和他们的相互关系。” 1918年列宁在十月革命胜利后不久也写到:“在这种急剧转折的紧要关头,当周围旧事物如山崩地裂般倒塌下来,同时新事物又在无法形容的痛苦中产生的时候,有的人头晕目眩,有的人陷于绝望,有的人则靠一些漂亮动听的话来逃避那有时令人过分痛苦的现实,这都是毫不奇怪的。”制度革命是如此,技术创新也是如此。对于有幸赶上信息化大时代的人们来说,结论只有一个——“请自觉顺应大趋势!”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大势所趋、人心所向。“世界潮流,浩浩汤汤;顺之者昌,逆之者亡”,和风车大战是没有希望的。愿我们曾经积贫积弱、如今富强起来的祖国和人民,能紧紧抓住这个千载难逢的历史性机遇,脱胎换骨、励精图治,铸就中国梦,再现新辉煌!
(作者为浙商智库专家、区域经济研究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