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20版:美丽乡村·走读

文章导航

横店万花园景区五月开放——

圆梦,万园之园

  金碧辉煌的皇家宫苑,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人声鼎沸的热闹街市,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走入位于东阳市横店镇西侧,这个雕梁画栋、引人入胜的地方,就是即将正式开园的横店万花园。

  横店万花园,按1∶1的比例恢复了北京圆明园95%的建筑群,总投资预计300亿元,首期春苑将于5月10日正式开园。

一个恢弘的光影梦

  “在世界的某个角落,有一个世界奇迹。这个奇迹叫圆明园。”法国文豪维克多·雨果在写给巴特勒上尉的信中这样评价圆明园,并泣血英法联军对圆明园所做的恶行。

  “谁道江南风景佳?移天缩地在君怀。”晚清文学家王闿运《圆明园词》中的诗句,概括了当时帝王移天缩地的审美情趣。

  如今,每年有数以百万的游客踏入北京海淀区的圆明园景区,除了湖水依旧流淌,只剩一片断壁残垣,留给人们无尽的伤痛和遗憾。

  “圆明园是中国的骄傲,也是历史的伤疤。”横店集团创始人、横店“四共委”主席徐文荣是这座恢弘巨制的总设计师和总指挥。

  曾经惊艳世界的万园之园,如何重现?早在30多年前,这个念头就在他的脑中产生了。徐文荣说:“人们不仅要了解圆明园被焚毁的历史,更应该知道它本来的面貌。我们要通过现代人的创造和勤劳,重现古代人文的璀璨,让中华的古建筑活下去,让华夏文明光耀天下。”

  在这样的理想下,这位耄耋老人鼓起干劲,四处奔走,搜集关于圆明园的所有古籍资料,组织专家对圆明园的原貌加以全面论证。100多位著名的圆明园专家和史学家组成了顾问委员会,为景区的建设建言献策;多方收集散落民间的文物和艺术品,以仿制、购买、受捐等方式设置万花园内部陈设,最终完成了从大到历史、人文,小到花草的搜罗和考证。

  针对重建圆明园曾经的质疑声,徐文荣表示:“让现在的孩子们见识到我们祖先的智慧和创造力,让国外的朋友见识到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在和平年代记住战争的伤痛,弘扬博爱、和平,是建造万花园一个主要的原因。”

  在徐文荣的计划中,万花园还要增建30%的建筑体量,“我们还在里面创新性地加入了人文、科技元素。在保留北京圆明园传统文化精华的基础上,进行古典文化与现代科技相融合的创新。”

一座如画的美宫苑

  两棵来自日本仙台的雪松,姿态挺拔;一排秀丽整齐的柳树,婀娜摇摆……春天里,刚踏进万花园首期春苑景区,迎面就是一派绿意满布,花团锦簇的景象。

  “万花园里栽种着4000多种植物。”出生于1989年的导游胡千红介绍起景区特色来倒背如流,“春苑是横店万花园内面积最大的一个园区,共有45个景园,占地2000余亩。它以《圆明园四十景图》为蓝本,花卉草木与山水建筑自然融合,组成一个以春为主题特色的大型皇家园林……”

  胡千红是横店下店村人,看到家乡影视产业发展的速度,在大学入学前毅然选择了导游专业。2013年,在杭州工作了几年的她回到家乡,进入横店集团做导游。2014年她又主动报名,转战万花园景区。

  和胡千红一样,万花园景区首批56名导游中,50人是横店本地人。

  因为对家乡的爱,她们在完成本职的解说工作之外,还纷纷做起了景区的“全能看护员”。

  “你现在看到的一些内饰上的摆设,都是导游组共同参与布置的。一个大厅里,龙椅怎么摆,窗帘怎么挂,布幔怎么拉,每个细节我们都对着设计图纸反复讨论,所以解说起来当然也是特别清楚、有感情。”胡千红说。

  胡千红特别推荐的是园区内水面的特大瀑布:“它宽150米,高35米。坐在万人观景台上欣赏,气势恢弘。届时,还会有水中表演、大型彩船、赛龙舟等活动。入夜之后,9个近百米高的喷泉会形成美轮美奂的视觉效果,水幕投影、建筑投影、世界最大的LED影像、火墙、火炮等,开园后都能在这里看到。”

  恢弘壮丽,气势磅礴的古典建筑;姹紫嫣红,美不胜收的自然风光。在这里,随便走一两个景,就要花上个把小时。而这仅仅只是园区的一小部分。

  “横店万花园由新圆明园、新长春园、新绮春园、新畅春园等组成,分别又叫做春、夏、秋、冬苑。”据春苑的负责人王雪霞介绍,整个万花园由4个日景和3个夜景组成,分设100个园区,包括皇家建筑、官家建筑、商家建筑和民间建筑等。其余园区计划于2016年底全部建成。

一曲嘹亮的致富歌

  2012年,万花园建设刚一启动,横店何宅村的80后小伙子何进烽第一时间就拉着他的施工队进场了,主要负责排水、桥涵、停车场、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何进烽说:“我的施工队一共有150多人,队员基本都是同村或者邻村人。”他说,忙起来的时候,整个万花园里,像他这种规模的施工队数量就达到100支以上。施工人员大部分都来自附近官桥村、下徐村、路西村等。只要有劳力或者懂技术,都能找到活干,就连以前闲在家里带孩子的妇女都有了工作,每天的工资还不低。

  这几天,万花园春苑完工后,何进烽又开始忙着建设旁边的办公楼了。他每天都会去场地上转转,和兄弟们一起倒数算着万花园开园的时间。

  “以前是抬头看见八面山,一天三餐吃稀饭。现在每个月的营业额都有几千块。”在万盛南街的早点摊前,本地老板感触颇深地说。镇上甚至经常出现劳动就业率超出100%的情况:因为七旬老人和三岁孩童都有做群众演员的机会,所以不在劳动年龄段的人仍在工作的屡见不鲜,达数千人之多。

  在涉及剧组拍戏的周边产业,当地人早就操持起了各类生意:复印、餐饮、住宿、道具等。尽管种地的农民少了,但是大多数人“离土不离乡”。

  徐文荣说,建造万花园最大的好处就是带动周边乡村都富裕起来。改变,正在慢慢发生。目前,万花园周边几个村子的房价都有大幅上涨,原本赋闲在家的村民,纷纷做起了租房、开店的生意。

  “我会从万花园的收入中拿出钱来设立慈善基金,支持新农村和新城镇建设。相信将来,世界最美丽的农村会在中国,中国最美丽的农村,就在横店!”放眼未来,徐文荣信心满满。


浙江日报 美丽乡村·走读 00020 圆梦,万园之园 2015-04-21 浙江日报2015-04-2100009;3851845;浙江日报2015-04-2100013;浙江日报2015-04-2100011 2 2015年04月21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