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江前吴乡三名年轻干部整日穿行在山村野地,在残旧颓败的闲置农房间留驻青春,为你找寻那间“童年小屋”—
锵锵三人行前吴
本报记者 张丹丹 县委报道组 朱舒蔚
一面是看似破败的乡村,一面是都市人对乡村的向往。浦江前吴乡有三名小伙,他们通过微信公众号“前吴民宿平台”用民宿连接城乡。农村残旧农房的出租、转让,远非想象中那么简单,他们的努力和创意,不仅重新整合了资源,让古村重现生机,也为乡村旅游提供了新思路。
吴敏、张臻臻、张聪,浦江县前吴乡三名年轻的乡镇干部,号称“前吴三剑客”。他们的目标,就是把前吴打造成为个性精品民宿聚集地。
这是他们的本职工作,更是他们的事业梦想。经过他们地毯式的挖掘、人文范的包装、全方位的推广,残旧破败的闲置农房,成为投资客眼中“良辰美景奈何天”的绝佳去处。
他们活跃的身影,穿梭在沉寂多年的村落里,为古村带来新的生机,也给自己找到了人生的方向。
有思想
还原你的美好记忆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
在村民看来破败的乡村景致,落在了投资客们的眼中,却是另一番光景。
古村的美,可以引发每个人内心深处对家的渴望。吴敏所做的,就是用文字勾起每个人的这种渴望。吴敏,90后,在北京呆了多年,又有在外企工作的经历,现代都市人对美的喜好与追求,他最懂。为什么人们愿意回到农村?因为城市里失去了我们儿时的回忆。那种轻松、自在、快乐、满足的记忆,如今在老村里还能找到。
“后坪村,迈过蜂箱边的田塍小径,尚有一幢保存十分完好的土木农房,陈旧得让人可以从木板的缝隙间读出年岁,但门口爷爷奶奶洋溢的是久违的满满的年轻又好客的笑容,饱含阳光,穿透了彼此的心隙。”
“觉寺村,仍然生活着一位神采尚佳的老奶奶,晨起夕息,早已把一个人的孤单抛诸脑后,撑起整个村子的生气。”
除了文字,村里的美景照片,全都通过微信公众号“前吴民宿平台”展现在大家面前,让人忍不住想去看上一眼。
从小在后坪村长大的小吴,后来告诉吴敏,他从不知道自己的老家是这样的美妙。他把照片转发给了很多朋友,甚至引来了一位很有兴趣的投资客小季。今年过年前,他们结伴重游,计划开一间自己的“童年小屋”。
民宿9号的开发者,是杭州的一位金融高管。在杭州,他穿着价值数万元的西装、戴着几十万元的名表,穿梭于喧嚣的商界;但在这里,他穿着与大地融为一体的土布褂子,手持锄头,挖出自己的菜园子。
民宿4号的开发者,是浦江曾经颇有名气的餐饮老板。他要打造的民宿,就是小时候住的泥土房模样。一个曾经兄弟姐妹同挤一张床、开心没有烦恼的家。
已经走得很远,回头看看当初。“前吴民宿平台”的一个个故事,无疑满足了大家对记忆中的那个家、那个村子的所有幻想。返璞归真的生活,在这里可以实现:“溪水一旁,住两间房,拥几册书,有些余粮。青山在远,秋风欲狂。世间琐事,让它流浪。”
存念想 留给村民一个家
如果说吴敏的才情,展现了前吴乡的魅力,那么张臻臻的执行力,让前吴民宿的落地开花,成为可能。
农村残旧农房的出租、转让,远非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村民有利益的考量,更有老家情结的思虑。
不断根基,留存念想。张臻臻要把事儿办到闲置农房主人们的心里。
西桠村村民蒋理明兄弟俩的三间房,如今只留下残垣断壁。只有“三桠西桠村45号”的门牌号,告诉我们,这里曾经是一个家。
蒋理明的母亲去世后,他和弟弟便各奔东西。他带着妻子、孩子搬到了离乡中心小学更近的塘岭金村,开始了新生活。西桠村的老宅子倒了,但家门口的石坎还在,是小时候父亲用一块块石头垒起来的,布满了厚重的青苔;村口的老樟树还在,是老蒋跟弟弟躲猫猫的地方,春来发芽;蒋家祖坟还在,是老蒋每年清明和冬至都要祭拜的地方。
这里早已不是老蒋的家,但留下太多的念想。有人看上了老蒋兄弟的三间断壁,想租下来发展民宿。老蒋舍不得。村干部几次三番想跟老蒋谈判,都没成功。
如何打动老蒋?张臻臻不仅带去了细账,也带给老蒋一个承诺:他在老家的宅基地所有权,不变!老来落叶归根,他还可以在村里造起自己的房子,回家。
两个星期的拉锯,剪不断理还乱的情绪,被张臻臻号准了脉。老蒋兄弟俩把老房子一次性转让给了村里。
“往大了说,我们做的事情,是发展民宿、带动旅游,往小了说,我们努力给每个人一个更合适的家。”张臻臻说,除了老蒋这样的故土难离的情绪,还有很多村民愿意腾出老旧的农房,但现实是,他们没有更好的地方可住。
朱思坞自然村,是前吴乡唯一一个出入还要坐船的世外桃源,也是投资客纷至沓来的热门选择。但岛上至今还住着一户人家,吴伙根和他的老母亲。岛上生活不便,更何况老奶奶年事已高,但如果搬家,他们面临一个现实的问题:岛外没有房子。他们几乎没有什么积蓄,没有能力造一处新房。
为老吴们安置一个新家,也是“三剑客”面临的更大考验。目前,前吴乡有个想法,在合适的地方为他们打造套间,配套现代化生活设施,用来租住。“只是房子所有权不属于个人,对有天有地住惯了的农民来说,会有顾虑。”前吴乡党委书记张国樟说。
谈理想 精品民宿有腔调
“三剑客”,个性都很鲜明。与张臻臻的干练、吴敏的文艺相比,张聪的话最少,但他的闪光点很明显:踏实肯干。
进出朱思坞村的小船,狭长且简陋,翻船的风险也很大。但这样的小船,张聪划起来驾轻就熟。问起来,原来进出小岛十分频繁,他已经练得一手划船的好本领。
一趟朱思坞村之行,耗费了我们两个多小时。尽管风景很美,值得一去,然而天天奔跑于前吴乡的深山古村,把他们串联起来,排查、寻访、拍照,需要花费不可想象的精力与时间。
前吴乡从2014年12月开始摸底排查,对其中最有特色的7个行政村进行调查摸底,“三剑客”一有空闲,就漫山遍野地跑村子,到目前为止,排查走访了587间农民房。初步确定107间可供开发环湖精品民宿。农房的账在脑子里,张聪随口就能说出来:“还有292间,可供开发山居民宿;188间,比较适合改造成餐厅、茶吧、书吧、文化艺术创作基地等。还有4个区域,面积大,可开发做民宿度假村。”
一位陈姓医生对浦江通济湖边秀美的湖光山色非常喜爱,想在这里投资。张聪就陪他走访了沿湖所有的村子,拍照、收集资料、联系村民,细致耐心。即使陈医生最后不选择前吴,张聪说,自己的这些努力很值得,“我们的服务,我们的资源,可以通过陈医生这样的人传播出去,一传十、十传百,这就是无形但强有力的口碑宣传。”
张聪是大学生村官,忙碌民宿的工作,显然不是为了钱,更多的是把这份工作当作事业。他们动用自己的智慧、资源,将闲置的农房资源进行整合,吸引资本投资开发,带动前吴乡的乡村旅游产业。这个梦想,听上去让人欢欣鼓舞。
他说自己是幸运的,遇到了两名志同道合的兄弟,还遇到了一群来自不同领域、对民宿有着独到见解的同道中人。杭州外婆家餐饮集团的吴国平、宋城集团原总裁马根木……这些老前辈的见解与建议,给张聪他们带来了一次次思想上的冲击。
“三剑客”要把前吴打造成精品民宿聚集地的梦想,其实也是张国樟的梦想。这也是他为什么那么支持“三剑客”的主要原因。在他们的蓝图里,前吴乡规划建设的环湖绿道、湿地公园,将通济湖、吴莱仙境、梯田花海如珍珠般串联起来,彩色村落、文化古村,名家荟萃、民俗独特。而这个美好的梦想,他坚信“只有年轻人才能化为现实”。
民宿无法一蹴而就,人才的稀缺也是民宿规划的大瓶颈。浦江县旅游局副局长于丽萍告诉我们,民宿的核心是家的味道,根的精髓,最好是由了解浦江风土人情的人来做民宿。这不是高档酒店的搬迁,更不是农家乐的转型升级。
也是因为如此,前吴“三剑客”,给于丽萍留下深刻的印象。这算是本土人才培养最直接、最快速的方式,她说,这或许就是浦江发展民宿产业、带动乡村旅游最有效的途径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