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亩山万元钱”高效生产模式助林农增收
良技出好笋,好笋卖好价
记者 祝梅 通讯员 李家斌 沈振明
记者 祝梅 通讯员 李家斌 沈振明
眼下正是食笋好时节,大量上市的鲜笋价廉物美。然而对竹农来说,挖笋最赚钱的时段已经过去。农产品讲时令,除了打开销路,通过技术手段错开出笋高峰期,也是避免笋贱伤农的一条出路。
近年来,林业部门充分挖掘土壤、气候和生物潜能,探索推广竹林覆盖、生态高效栽培、林下种植(套种)、原生态仿生栽培等10种“一亩山万元钱”高效生产模式,在推动林业产业转型升级的同时助农增收。比如,在我省长兴、临安等地,通过雷竹、毛竹笋早出覆盖技术,不少竹农已经享受到了林下“掘金”的福利。
据林业部门统计,去年,我省共示范推广“一亩山万元钱”高效生产模式13.8万亩,实现产值16.6亿元,帮助林农增收7亿元。这些技术有何诀窍,收益到底能提高多少,在大面积推广方面又有些啥困难?近日,记者走访竹农,一窥竹林里的奥秘。
春笋冬出价格高
在长兴县永绿林业发展中心葡萄岕林区,覆盖竹林的挖笋工作已经收尾。“覆盖过的笋,产量和质量都不一样。”64岁的沈雨庭挖笋已有20来年,2009年起,儿子承包的这10亩毛竹林开始运用毛竹笋覆盖技术,有了技术“入股”的笋,可谓是身价倍增。
个中奥秘,正是覆盖技术打出的时间差。“原来,挖笋的周期一般从3月底到4月中旬,也就个把月,现在,覆盖过的笋从12月底就冒尖,覆盖得好,可以一直挖到4月。”沈雨庭告诉记者,正因为此,毛竹笋赶上了春节这个黄金销售期。今年春节那会儿,家里的笋每斤可以卖到35元,有些个头大的笋,一支有七八斤,能卖出两百多元。
“覆盖过的笋,口感上也有提升。”沈雨庭说,覆盖后的笋口感松脆味道鲜美,挖出来不愁销路。平均算算,整个挖笋周期里,覆盖过的笋均价能达到每斤6元,不覆盖的则只有每斤0.5元左右。扣掉各类成本,采用覆盖技术,一亩竹笋一季净收入能上万元。
“根据我们的测算,不覆盖,每亩竹笋产量在1000斤左右,覆盖过的,每亩的产量能达到3500斤。”长兴县永绿林业发展中心主任何国庆说,这几年,他们一直在研究覆盖技术,简单来说,技术原理就是选取合适时间在竹林里铺上一定厚度的稻草和砻糠,通过这些有机物的覆盖发酵来保温并提升土壤温度,让笋芽早点嗅到“春意”,冒尖出土。
相比毛竹笋覆盖早出,雷竹笋覆盖早出技术更为成熟。“我们从1989年就开始做相关试验,1991年,覆盖技术就开始推广了。”临安市林业科技推广总站专家何钧潮说,目前,临安采用雷竹笋覆盖技术的竹农,市场价格高时,每亩的毛收入甚至能达到4万元以上。
“盖被”需过多重关
在临安太湖源镇横徐村,邵观夫负责的合作社有近200亩雷竹林。太湖源镇是临安雷竹种植面积最多的地方,去年,合作社有66.5亩的竹林采用了覆盖技术,效益怎么样?邵观夫心里有笔明白账:合作社去年310万元的收入,有293万元来自被覆盖的竹林。
占四分之一多一点的面积,产生的收益占九成以上,那为什么不拿出更多的竹林来采用覆盖技术?最主要的原因是,采用覆盖技术的竹林也要“休养生息”。邵观夫告诉记者,笋的产量提升的同时,必须要考虑对竹子生长的影响和自身养分的积蓄。
1990年开始种雷竹、1994年开始尝试覆盖技术,到现在,邵观夫摸出了不少门道,“刚成林的竹林可以6年4盖,老一点的竹林,一般4年2盖。”他说,覆盖技术看起来只是给林地“盖被子”,其实讲究很多。
“比如,11月下旬到12月上旬都可以覆盖,但考虑到不要对竹子本身产生损害,一般我们会根据节气,选在过年前50天左右。”他说,根据覆盖时机的不同,每亩竹林的覆盖效益在1万元到5万元不等,“棉被”的成分、厚度,都会对出笋的效果有影响,覆盖技术的应用推广,不是简单的复制,必须因地制宜。
除了技术,成本、精细管理也是覆盖技术大面积铺开的障碍。沈雨庭告诉记者,笋的这层“棉被”价格不菲,除了砻糠、稻草、菜饼肥料等原料成本,盖“棉被”就得十来天,待到挖笋完毕,还要把这层“棉被”及时撤下来,加上必须进行精细的日常打理,全程需要增加大量人工投入。
“除了老沈家包下的这片林场,长兴县还有两个乡镇在尝试这样的覆盖技术,总面积加起来只有20亩。”何国庆说,覆盖技术虽然效益好,但也要求“功夫下得深”。何钧潮也告诉记者,推广这些年,在临安30万亩的雷竹林中,目前采用覆盖技术的在6万亩左右,这其中大约有6到7成的人是懂技术的。
经营要有新思维
“技术虽然难,但是精细打理还是可以出效益。”何钧潮说,最难的还是如何让更多的竹农掌握这门技术。在邵观夫打理的合作社,13个社员的竹林都是15年左右“正当壮年”的好竹林,再加上有邵观夫这样一批懂技术的人,合作社的笋拿去批发市场,每斤的价格能比其他人高出一元。
对邵观夫来说,一元的差价还不足拉开笋的“技术差距”。“毛估估,合作社去年产了30万斤笋,就算是售出价格高出一元,我们也只是增加30万元的收入。”他说,自己也想把笋卖上互联网,但吃笋讲究“鲜”,放一晚上,笋的味道就大不如前,保鲜、物流、品牌、加工这些环节,都要琢磨起来。
还有一部分担忧来自鲜笋销售,覆盖林地不可避免的“轮休”,仍让大部分笋无法通过“时间差”的方法来保住身价。离邵观夫家几分钟车程的地方,就是当地的批发市场,随着自然笋的大量上市,每斤的批发价迅速从10元跌到5毛上下,如果雇人,这个价格甚至付不起工人的工资。“相比挖几个小时就有上万元收入的那个时节,这时候你再挖笋,手都是发软的。”他生动地描述着。
对更多的竹农来说,覆盖技术这个“香饽饽”还需要有人带着尝试。去年开始,临安建起了省里唯一一个新型林技推广体系农民技术带头人试点,简单来说,就是要把像邵观夫这样自己有生产基地、经营水平高、有服务意识的示范户动员起来,手把手地教会周边的人。
“要推广的不仅是技术,更是观念。”临安市林业科技推广总站站长沈振明说,去年起,他们结合生产周期对一批掌握一定技术的林农进行定时、定人的系统培训,还有严格的考试环节。目前,首批有16个人初步合格。“这批‘乡土专家’可以在周边林农有技术难题时就近提供技术服务,帮助他们做好技术推广。”他说,针对临安的竹笋、香榧、山核桃等特色产业,他们希望培养出一批这样的技术带头人,真正解决林业技术推广的“最后一公里”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