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花经济”如何避免昙花一现
莫待花落空折枝
本报记者 王庆丽
通讯员 裘一倩
县委报道组 丁珊
春天,一个注定要与鲜花紧密相联的时节。浪漫的樱花、妖娆的桃花、秀美的海棠……竞相怒放的各类花卉丰盈了春光,也为各大以赏花、春游为特色的观光地赚足了人气与财气。
然而,当季节交替、繁花落尽之时,这些一度火爆的赏花之地如何避免“人走茶凉”的尴尬?“赏花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又该如何实现?近日,记者走访省内部分景区及赏花观光地,探寻答案。
拓展品种,
繁花四季看不尽
这几天,在绍兴会稽山风景区花卉园内,近千颗名为“新婚礼物”的粉色郁金香正在娇艳绽放。游客们纷至沓来,只为一览这最后一拨晚期郁金香的芳颜。
“太美了,还好赶上了花期!”花田边,绍兴市民陈女士和几位老姐妹一面拍照,一面告诉记者,会稽山景区的桂花与梅花素来出名,以往秋冬季节不缺花香,反而是春夏两季的花卉种类及规模都相对较小。近两年来,随着各大鲜花品种相继引入花卉园,到景区踏青、赏花已成为她们春季休闲娱乐的“必选项目”。
“为进一步发展‘赏花经济’,从2013年起,我们在会稽山原有景点的基础上新建了花卉园,占地面积达1万平方米,园内种有35万球郁金香,以及玫瑰、紫藤、荷花、霸王莲等其他花卉。”面对络绎不绝的游客,会稽山景区管理处副主任宋亚娜显得十分从容。
据她介绍,郁金香的花期一般从每年的3月下旬延续到4月中下旬,4月底到5月间,园内的4万株玫瑰也会陆续盛开,6月至8月则有荷花、莲花等水生植物可供观赏。此外,园内还种有金盏菊、飞燕草、天竺葵等近3万株草花,作为主要花卉品种在盛开前后过渡、衔接的补充,从而确保游客一年四季都可在此赏花姿、闻花香。
在以千年桂花而闻名的绍兴柯桥区大香林景区内,花卉品种也在日益丰富。“景区内现有600余棵从日本引进的‘染井吉野’早樱,一般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开花,之后是400余棵晚樱在4月中下旬开花,还有一亩地左右的油菜花和向日葵,”柯桥区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鉴告诉记者,“往年,大香林只在秋季桂花飘香时游人如织,现在春季‘樱花节’期间游客也很多,周末日接待量通常在3000人次以上。”
延伸产业,
促农转型更增收
发展“赏花经济”,有人选择扩大花卉种类,吸引游客眼球,也有人执着于某一鲜花品类,把它们做成了可以惠及一方的产业。在湖州长兴,一位名叫吴晓红的七旬老农就通过种养梅花,把原本滞销的青梅发展成了别具一格的梅花香水,带动全县乃至全国数以万计的梅农共同走上了增收致富之路。
长兴有着1400多年的梅花栽培历史。21世纪初期,由于青梅果价格暴跌,梅农无利可图,大片的青梅树只能被砍下来当作柴火烧。看到这一幕,土生土长的长兴人吴晓红深感痛心,以颇具前瞻性的眼光,在青梅树上嫁接红梅,用一枝枝精心培育的红梅叩开了上海、南京、杭州等地的市场大门。
2010年,吴晓红又从花香中发掘出新的商机,着手研发我国传统梅花香水,让长兴的梅香飘向全国乃至世界各地。据了解,由吴晓红创办的浙江梅朵朵有限公司,现已推出30多个品种的梅花香水。这些名为“中国香”的香水产品一经推出,便获得了强烈的市场反响。转型后的梅花种植基地,亩均收入也成倍增长,从每亩2到3万元增至5到6万元,梅农不但可以卖树,还可以卖花,收入随之翻番。
如今,吴晓红的梅园从初冬到早春时节可供游客观光赏玩,全年则源源不断地向全国各地输送着与梅相关的各类产品。最近,吴晓红又开始在北京策划最大的观赏梅基地,引领长兴梅花产业顺利实现了从果梅到花梅到香梅的“三级跳”。
文化挖掘,
读你千遍不厌倦
会稽山景区管理处副主任宋亚娜介绍,今年清明小长假期间,会稽山花卉园周末单日接待游客量近7000人次。让人留连忘返的,除了大片盛放的郁金香花海以外,还有会稽山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据史料记载,三过家门而不入的上古治水英雄大禹,封禅、娶亲、计功、归葬等人生大事都发生在会稽山。汉代以后,这里成为佛道胜地,山山水水都饱含历史文化内容。如今,景区知名景点之一的大禹陵,作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常年向18岁以下的学生免费开放,绍兴市民亦可在除小长假与黄金周以外的时间来此免费游玩。
“一方面是古朴厚重的历史文化,用以启迪教育群众,传承大禹精神,另一方面则是处处鲜花盛开,供人们在此休闲娱乐,放松心情,二者彼此融合,才能让景区对于游客形成持久的吸引力。”宋亚娜这样说。
对此,有关专家表示,要做好“赏花经济”,应赋予旅游产品更为丰富的内涵,充分挖掘当地特色文化、历史名人及自然景观,将赏花与当地特色紧密结合,包装出更为多样化的旅游产品。例如,江西婺源的油菜花和湖北武汉大学的樱花之所以具有长久的吸引力,与其深厚的文化内涵是密不可分的。因此,挖掘并培育历史文化、生态文化、民俗文化、建筑文化等,将赏花纳入文化之旅的范畴,才是提升“赏花经济”的根本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