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8版:政治纵深·倡廉

社区是个筐,啥都往里装——

小巷总理压力山大

  核心提示:

  曾有人形象地说:社区就是一个筐,什么都能往里装。作为基层群众自治组织,服务居民是社区的基本职能,可在现实生活中,社区干部却把大部分精力用于应付与服务社区居民和治理社区无关的繁琐事务上。多年来,层层下压给社区的任务越来越多,社区行政化色彩也越来越浓,众多社区干部不堪重负。

  4月13日上午,温岭市太平街道三星社区居民陈建荣跑到居委会,找社区干部了解居民楼外立面维修事宜,“还有一个邻里纠纷,需要他们帮忙调解呢。不过,看到他们加班加点为上级部门指令的事务忙碌,我真不忍心打扰他们。”陈建荣告诉记者。

  为减轻社区负担,让社区工作回归本位,近年来各地大刀阔斧地取消了一些压给社区的工作事项。然而,与社区承担的繁重任务相比,一些社区干部反映减负力度还不够“解渴”。

愁 应付检查忙记账

  三星社区位于温岭主城区,辖区面积2.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1万人。社区居委会主任颜丹丹指着清爽的墙面告诉记者:“以前,这里要挂十几块牌子,现在只有3块了。”从去年10月开始,我省整治村(社区)“三多”乱象,当地最多的一个村,光摘牌就摘了20多块。

  条条线线进社区,体现在社区办公室的门牌越挂越多。许多人或许很难想象,按各级要求,一个社区居然得挂那么多牌子。不过,相比其他事,挂牌显然还算个轻松活。

  4月13日下午1时,三星社区虽不见前来办事的居民,但社区工作人员仍利用午休时间,紧张地登记当月的台账。办公桌上摆放着一沓沓材料,记者随手数了一下,包括综治调解、消防安全、劳动保障、居民再就业、文教卫生、民意测验、社区学校培训等各类台账不下10本,涉及20多个职能部门。社区工作人员无奈地告诉记者,每天都要牵涉很大一部分精力和时间填表格、做记录,“有时感觉自己更像机关的文职人员。”

  规范简洁的台账,必不可少;可过多过滥,却会成为基层负担。前些年,三星社区创建台州市和谐示范社区,仅这一项工作的台账就有7大本,每本厚约3厘米。“印象最深的,是考核的细则,多达上百条,都要逐一按要求提供台账。有些涉及前几年的工作情况,还要将过去的活动资料整理出来。”当年参与创建的社区干部周慧说,那段日子,社区干部光整理台账就要加班到深夜,“大家都在操心台账的事,肯定会挤占服务居民的时间。”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一些地方要求社区台账不仅要有文字,还要有图片,社区干部只好脖子上挂着相机做群众工作。结果可想而知,居民对这种“立此存照”的工作场面很反感:“这哪是在做工作,纯粹是做给上面看!”

忧 职能不清乱盖章

  社区干部负担重,根子在于社区职能不清。

  这两天,海盐县武原街道宜家社区干部李均敬都在为一个电话头疼:社区新开了一家棋牌室,每天营业到次日凌晨,此起彼伏的麻将声影响周边居民休息。一些居民对此很有意见,打“12345县长公开电话”投诉。

  根据属地管理原则,“12345”最后将这个投诉单转到了街道,街道又转到了社区。社区干部一番调查发现,这家棋牌室有正规的工商执照,属于合法经营单位。

  问题没决解,社区居民就一直打各路热线。于是,就陷入了“居民投诉——社区回复——居民再投诉——社区再回复”的循环。问题还在,空耗精力,社区干部能做的就是不停地做解释“灭火”。

  像这样引起居民不满的难题,每个社区都有不少,让社区干部头疼的社区“万能章”就是一桩。李均敬说,居民跑到服务窗口办事,发现办很多证明材料,都要以社区盖章为前提,“可居民拿出户口簿、结婚证就可以证明的事,许多办事机构非让我们再出具一个社区盖章证明,实在没有必要。更何况,居民的家庭私事,社区也不知情,又怎么能够随便乱盖?”

  一些社区干部告诉记者,近年来,政府加快职能转变,更好地发挥社会组织在社会管理中的作用,有意识地培育和发展社区组织,并把一些原由政府管却管不了、管不好的事务,让渡给包括社区在内的组织。这是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必然趋势。但问题是,社区到底应该承接哪些职责,其职能边界在哪里?至今没有一个清晰的界限。

  一些社区干部还担心,有的部门借“放权”之名,以“重心下移、强化基层基础”为借口,把大量事务往社区推,使社区成为一个筐,什么都往里装,减负反而成了增负。

盼 优化考核治弊病

  社区真减负,离不开硬约束。

  去年以来,温岭市启动社区减负试点工作,按照分级管理、大幅精减的原则,推进全市村(社区)“三多”事项清理整改工作。据介绍,全市村(社区)“三多”事项清理整改工作共涉及41个部门、135个项目。其中,涉及村(社区)牌子54个,清理整改后保留4个组织机构对外挂牌;人口计生目标管理考核、清洁家园工作考核等20个项目的考核评比被取消;平安村(社区)创建、社区示范档案室创建等61个创建达标项目被取消。

  潘美娟是温岭市太平街道卖鱼桥社区主任,这段时间,从解决社区停车难、建立楼道互助小组到出租房安全检查,她的工作日程排得满满当当。“我最大的感触是,减负之后角色定位渐渐回归本位,走家串户的时间明显增多了。”

  但这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

  “社区减负喊了多年,却还是老大难问题,关键是考核机制没有大的变化。”有社区干部向记者坦言,每一项工作检查,上级部门都要看相关台账,至少占检查时间的三分之二。久而久之,部分社区形成了工作任务异化为做台账、工作考核异化为比台账、工作成绩异化为看台账的潜规则。考核机制出现的偏差,让部分社区干部误认为,“干实事的比不过表面文章做得好的”。

  对广大社区干部而言,改变考核方式,是从繁琐的行政工作中解放出来的良策。

  记者了解到,从去年开始,嘉善县在年底考核时,改变原有的分散考核办法,把各部门下达的各种考核项目优化整合、集中打包,进行捆绑式考核。今年,嘉善又整合20个考核项目,联合18个县级部门,分4个小组对每个乡镇(街道)进行为期半天的考核,让基层有更多时间做好服务工作。嘉善县考评委负责人朱国锋表示,台账不是不重要,重点台账仍需要强化,但是,大量不合理、不科学的台账要下决心去除。

  有专家建议,社区干部不是机关干部,居民满意才是检验社区工作的标准。根治基层负担过重的流弊,既要通过社会治理创新,把社区的“行政担子”卸下来;又要把检验和评判权交给群众,以实际工作成效赢得老百姓的口碑。

  ■ 专家观点

  省社科院公共政策研究所所长杨建华:牌子多、台账多、检查评比多,社区居委会越来越像行政部门。一些职能部门不管实际情况,经常用一纸文件向社区布置任务,随意在社区挂牌,将社区看作自己的分支机构,成为“行政末梢”,这严重影响了社区作为基层群众自治组织的作用。“砍掉”社区过重的负担,一要按照中央精神,加强社会治理创新,厘清政府与基层自治组织之间的关系,切实减轻基层自治组织负担;二要科学设计基层考核,全面清理、压缩社区和村的组织机构、达标评比等,实行统一考核。


浙江日报 政治纵深·倡廉 00018 小巷总理压力山大 2015-04-16 浙江日报2015-04-1600010;浙江日报2015-04-1600011;浙江日报2015-04-1600012;3846329;浙江日报2015-04-1600014;浙江日报2015-04-1600018;浙江日报2015-04-1600019;3847164 2 2015年04月16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