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20版:美丽乡村·走读

文章导航

宁海海岸边,采苔老人占七成

夕阳采苔人

  通讯员 陈丹萍 王晓娜

  县委报道组 陈云松 记者 陈醉

  天未见明,绵长的海岸线上潮水哗哗退去,宁海大佳何镇井栏村几十个村民摸黑撑起竹筏出海了,他们要赶在海水再次涨潮前采收绿藻。

  在井栏村民的口中,绿藻也叫“苔生”,每年农历十二月至来年四月,它们在大海里大量孕育生长,村民们靠海吃海,采集绿藻,洗涤、晾晒,送往城市工厂,制出脆人可口的休闲食品海苔。

  时针摆动,太阳初起。海面现出波光银闪,采苔人个个头顶夹杂着银丝,阳光下泛出与海水同样的银光色泽,在宁海的采苔大军里,这般的“银发一族”就占了七成以上。

  夕阳西下,夜渐深,我们敲开这群“夕阳采苔人”的生活,里面有艰辛,也有幸福,有失意,也有收获,五味杂陈。

宁海海岸边,采苔老人占七成

夕阳采苔人

  年迈的生产者

  凌晨3时,井栏村村民林从兴家的灯亮起,妻子吕亚月半睡半醒地问道:“今天又去?一把年纪了,每天采苔,身体吃得消吗?”

  “没事,一天不下海,我痒得慌!”说完,林从兴三两下穿好皮裤,带上苔耙,出了门,身后拖着妻子长长的嘱咐声。

  林从兴今年71岁,自打十七八岁能干体力活开始,每逢正月他就跟着父亲出海采苔,海于他就像自己的第二个“被窝”,冰冷的海水有着外人所无法理解的温度。而在这个村,如今年纪约在40岁以上的男子,几乎都有同样的经历。

  走到自家竹筏小木屋时,林从兴看到潮水还没有退,他若有所思地望向大海。“人上了年纪,想的事情就多,睡眠质量也跟着下来了。半夜采苔,担心睡过头,我总要提前一二个小时到海滩边等退潮。”

  终于,凌晨6时,林从兴看到潮水渐渐退去,滩涂上留下成片的海苔。

  林从兴戴上头灯,把竹筏划向海的深处,没有太阳拥抱,凌晨的大海格外寒冷,他哆嗦着裹紧大衣,拿着苔耙弯身下海,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在滩涂上,一看中目标,就用苔耙轻轻划下,一卷,便将海苔带到了竹筏上。

  干了三四个小时,林从兴的胃焦躁地反抗了起来,他在船上坐下,吃点带来的饼干。可一会儿看着大家越划越远,又急了:“年纪大了,总还是年轻人力气大,采苔快啊!”才休息了一会儿,他又弯腰继续干活了。

  “看着辛苦吧!”林从兴说道,这样的生活让很多年轻人敬而远之,所以这支采苔大军的年岁便越熬越大了,平均年龄超过50岁。

  不过,在林从兴看来,采苔有着无与伦比的乐趣。村里人都知道,他没有打牌、麻将的爱好,就喜欢在海上转。“一般去家里找林叔是找不到的,他要么在海上,要么在海塘。”这是村民对老林的评语。而他自己也总说,这辈子的事业就在海上,除非真走不动,他才会离开大海。

  古老的生产工具

  一个苔耙,一只竹筏,这是采苔人全部的劳作工具。

  郑方林穿着长筒皮裤站在海里,佝偻着身子,将附在海涂上那一缕缕原生态的绿色生物,用苔耙轻柔地卷起,然后放入竹筏,直到堆成绿丘。一系列连贯动作里,手上那把残破的苔耙“出境率”最高,据说这是采苔最原始的工具,从祖辈传承下来,具体有多少年历史,他也记不清了。

  “我自小就看着父亲、祖父扛着苔耙出门采苔,总怀疑这小小苔耙怎能够捞这么多海苔?”长大后,郑方林学了木匠出去打工,年近40岁才又回到家乡,开始采苔。

  在大城市待过,看过高速的机器工业,一开始,郑方林是看不惯这些陈旧设备的。“虽然村里老一辈的叔叔伯伯都说越原始的作业,海苔品质才越好,但不安分的想法还是不自觉地跑进我脑子里转悠。”他琢磨着,如何改进工具,能够更快更多地采到海苔?如何不再让采苔事业靠天吃饭……

  郑方林的仓库记录了这些年的努力求变。走进去,大大小小的采苔工具叠满了仓库,有类似推土机的,有类似挖掘工具的。

  “试过很多方法,要么在海上很难施工,要么就是采来的海苔品质参差不齐,没有苔耙精挑细选的好。”如今的郑方林慢慢开始明白,为何最好的茶叶都是人工摘、人工炒制的了,也明白了父辈们为何坚守用苔耙采苔、双手洗苔、阳光晒苔这些最原始的制苔工序了。

  采苔归来,最繁重的洗苔作业开始了,用的同样是最不起眼的工具。

  只见,郑方林弯腰在海里用双手不断搅拌箩筐里的海苔,让海水涤荡掉浑浊的泥土,将海苔还原成天然色泽,犹如翡翠般晶莹剔透。用手捋起洗净后的海苔,翻找生长在苔里的贝壳类生物,并将其除去,而后放入箩筐,看其堆成小山,郑方林的妻子便将其担去海边晾晒。

  井栏村空旷的土地上,随处能见一行行“晾衣架”,这些晒苔工具装置是简单而实用的。在地上打上木桩缠上草绳,也便制成。

  晒苔条,靠天吃饭,不仅要阳光充沛,保证充足的日照,更要有西北风撑腰,这样,海苔不仅能干得快,而且晒出的苔条干而脆。郑方林说,有次,他用烘干机想把海苔烘干,结果与阳光晒制的海苔味道相去甚远,更有一股霉味,根本拿不出手。

  老有所成的欢欣

  在林仙娥家的院子里,晒了一整天的海苔,颜色转深,变成墨绿。她收起一缕缕晒好的海苔,整齐放好,用绳子捆起来,放入仓库,待经销商来收。

  “今天还去成校学插花吗?”丈夫葛开宝边清扫散落的海苔,边转头问妻子。

  “是的咯,家里洋房造起来,都5年了,我特别想好好装扮一下。”别具一格的小洋房是这些年夫妻俩采海苔赚回来的。林仙娥夫妇50岁上下的年纪在采苔大军里还不算年迈,可是这个年纪才开始“创业”赚家产,也算不得年轻了。

  林仙娥的致富经是把海苔做到全村最好。“我们采来海苔后,比别人多洗了好几遍,做到不留一点海沙,因为品质纯净,价格也比别人高出些许,一年采苔也能赚个十几二十来万元。”

  望着妻子忙碌的背影,葛开宝突然想起了两人结婚三五年那会,妻子不是在到处串门唠嗑,就是在谁家麻将消遣,那时候自己也忙,两人交流少,总觉得感情生疏淡薄了许多。

  “不知道的还以为你是文艺女同志呢。”葛开宝笑着打趣妻子。收拾着院里的海苔,想起林仙娥这些年的改变,他不由得觉得欣慰。

  “今年夏天,抽个三五天,我们去厦门转转吧。”林仙娥拿出手机,将自己网上截图下来的照片一张张给丈夫看,边讲还边解释哪些景点值得一去。过了采苔的四个月,两个人基本也算空闲,等到跳鱼上市,葛开宝偶尔会下海抓跳鱼,其余的时间就是陪妻子到处走走,或者两人去参加培训班,学点新知识。谁也想不到,一对农村夫妻,竟也过起了现在城市里年轻夫妻才会去享受的休闲生活。

  春日的暖阳,照射着大佳何镇这个滨海小村。新房罗列,一排排别墅沿海而立,海上漂浮的竹筏,采苔人斑驳的双手,飘动的白发,最难忘的是一张张老有所乐的质朴笑脸。


浙江日报 美丽乡村·走读 00020 夕阳采苔人 2015-04-14 浙江日报2015-04-1400006;3843367 2 2015年04月14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