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7版:美丽乡村

诸暨赵家镇一条田间路改造引发关注

乡村路,带谁回家?

  “乡村路,带我回家。”40年前,美国乡村歌手约翰·丹佛这样唱道。

  不过,诸暨市赵家镇泉畈村的一条乡村路却让村民很纠结——有人希望将土路改造成水泥路,这样走路脚不沾泥,农用三轮车也方便进出;但有人希望能保持“土”味,因为在乡村旅游发展道路上,大踏步的赵家镇更需要那原汁原味的乡间小路。

  一面是村民对改善道路条件的愿望,一面是游客对“乡愁”的诉求。那么,乡村路,到底带谁回家?

  芳草萋萋,野花没足,虫鸣濡耳,挂着青果的樱桃树沿路排开……刚刚过去的清明节小长假,泉畈村里游客盈门。

  “游客们喜欢的就是我们这里自然的乡村风光。”村支书何萍萍走在村中央的田间石子路上,这条路也是游客进村的必经之路。就是这条路,此前引发了村民们的一场讨论。何萍萍说,现在看来,比起硬梆梆的水泥路,石子路让人觉得可亲可近。

  也是这条路,催生了赵家镇政府一纸文件:从2015年起,赵家镇的田畈、林区道路一律不再做水泥硬化,代之以泥结石、煤渣和土路等方式。

  乡间小路“土”化,这是出于怎样的考量?

都有理,该听谁

  泉畈村位于赵家镇国家香榧森林公园入口处,四周皆山,是一块盆地。这条受村民关注的路就穿梭于盆地中央,东西长约800米,连接了位于中心村的泉三自然村和隔着田畈相望的山口自然村。原本只有1米宽的田埂,如今已拓宽成4米,路上堆着小石子,用来压实建设机耕路。一条灌溉沟渠蜿蜒在小路南侧,清清的渠水汩汩地流着。

  恰逢春耕好时节,66岁的泉三村村民何雪明正在刨地种玉米。“还是水泥路好,石子路走起来不方便。” 何雪明的田就在这条小路北侧,他告诉记者,在田间劳作的人都上了年纪,如果道路能硬化,将会给他们省不少力气。

  和他持同样意见的人,还有山口村的何月根。“为了支持建路,我家的田还后退了一些,要是不建水泥路,我就觉得白让出了地方。”紧邻田间小路南侧,便是何月根的1亩半水稻田。

  村民陈丽娟有她另外的担忧:“我不反对建成土路或者石子路,可我担心土路路基不够稳,加上杂草丛生,后续养护会很麻烦。”

  不过,泉畈村的何国平有不同的看法。何国平看准了乡村旅游的契机,自2005年起就在泉畈开办了一家农庄,生意一直很红火,年收入上百万元。在他看来,“从村子的长远考虑来说,土路更符合乡村旅游的整体效果,村民最终也会从此获益。”

  山谷里清风习习,广袤的田野令人忘尽疲惫,这里的确是一个美丽乡村。面朝山口村走在路上,左手边是青翠的东塘山,右手边是高耸的五传山,何萍萍多么希望这小山村能跳出大山的阻隔,做出名气和特色,让更多的人知晓。

  “泉畈村一直以农业发展为主,这里有原生态的田畈和农业景观,山上是千年香榧林,山下是星罗棋布的古井群,这样独特的自然文化生态全国也罕见。”何萍萍说,如今泉畈的樱桃节、香榧节已经打出了旅游品牌,成千上万游客涌进这个小村庄,如果能有一条原生态的田埂路,会更符合乡村旅游的整体效果。

原生态,长远看

  一方面是村民迫切想要改善道路的需求,另一方面关乎村子发展的未来,这让何萍萍纠结了很久。面对村民的质疑和不理解,他一度辗转难眠。

  正当何萍萍拿不定主意时,镇里出台了《关于田畈、林区道路建设项目禁止使用水泥硬化的决定》,自2015年1月1日起,包括粮食功能区机耕路、高标准农田机耕路、森林游步道和农林业基地机耕路等在内的道路建设项目,面上一律不准使用水泥硬化,建议可利用泥结石、煤渣和土路等方式。

  “赵家镇作为山区乡镇,田间道路水泥硬化会影响沟渠中小鱼小虾的生存环境,不利于生态;作为旅游乡镇,水泥路肯定不是景观,走在水泥路上是没啥感觉的。”赵家镇分管农业的副镇长赵棋告诉记者,泉畈村还有其独特的地方,那就是上千口古井分布在村中近2000亩的古田畈中。

  “何赵泉畈人,丘田一口井。日日三百桶,夜夜归原洞。”一丘田、一口井,大小不一、形态各异,泉畈村有着独特的农耕文化和生活方式。

  如今,赵家镇已准备在泉畈村打造古井古田畈景区,开发农耕文化体验区。“这也是要保留土路的一个重要原因。”赵棋说。

  赵家镇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镇,有着香榧、茶叶、樱桃、毛竹等农业资源,更有着“中国香榧之乡”、国家级生态镇、省级农家乐特色镇等称号。2014年,常住人口仅3.2万人的赵家镇,竟迎来了外来游客40万人次,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已经成为赵家镇的龙头产业。

  赵家镇党委书记杨学丽介绍,过去的两三年,赵家镇的香榧大部分都被“农家乐”的游客带走;而种植面积达7000亩的樱桃,也在“农家乐”的牵线下,被游客带出了深山。“保持‘土’味的道路,是镇里探索乡村旅游的一种方式,相信当城里游客循着‘土’味儿来到赵家镇时,村民会理解镇里的决定。”杨学丽说。

村民乐,迎刃解

  赵家镇这条田间小路,是“土”,还是硬化,争论背后的实质是“美丽乡村”既要“中看”,还必须得“中用”。

  四月的大地,满眼新绿、生机勃勃,10万多平方公里的浙江,坐落着4万个行政村,每一个村都应该追逐属于自己的梦想。“各村应该因地制宜寻找适合自己的道路,而最后如何选择,落脚点还是能否让村民受益。”绍兴市政协委员潘锦仁长期关注美丽乡村建设,他认为,对于农业占主导地位的赵家镇来说,回头走“土”路或许是个选择,赢得游客后为村民创造了收益,最终也会赢得村民的叫好。

  美丽乡村建设的落脚点在“村”,重点在“村民”。美丽乡村建设为的是村民,靠的也是村民。究竟该如何做到依靠村民,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在浙江大地上,我们可以找到很多探索。

  从安吉县城出发,朝着东南部山区方向,绕过凤凰山水库,便可看到一个掩映在青山秀水中的双一村。村里有20多幢具有200多年历史的古民居。走到一处古民居内,朱大祯正和老伴享受着午后暖阳:“祖辈留下的房子,村里不仅没拆,还花大力气修缮,让我们住得很安心。”老人说。

  双一村从2008年开始投身“中国美丽乡村”创建,但是保护古民居、留住村庄的历史文脉一直被放在重要位置。因为优美的环境和保存完好的古民居,让双一村成了城里人理想的度假地。村里的农家乐、村里的老篾匠使劲全力给游客最地道的乡村体验。

  美丽乡村建设中,保护古民居和给农民创造更好的居住环境从来都不是一对矛盾。一边是楠溪江边古村落文情脉脉的村落布局、风貌、楹联碑记,一边是房屋年久失修,村民想改建住宅的愿望。温州永嘉县选择的则是将百姓迁出,将古村落保护起来整体开发。老百姓住进了新建村的明亮房屋,看着路上的车水马龙,旅游生意做得风生水起。

  困局迎刃而解。正如潘锦仁所说,留住“乡愁”,一定要有产业依托,要让老百姓受益,否则难以为继。


浙江日报 美丽乡村 00017 乡村路,带谁回家? 2015-04-14 浙江日报2015-04-1400011;3843344;浙江日报2015-04-1400012;浙江日报2015-04-1400014;浙江日报2015-04-1400016 2 2015年04月14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