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4版:要闻

上虞去年刚清理干净的一条内河又偷养起珍珠

西箔捻河,河蚌卷土重来

  本报上虞4月9日电

  记者 吴崇远 钱祎

  水乡绍兴,河网密布,景色宜人。在绍兴上虞区西南方,有一条名为西箔捻的内河河道。这条河起于塘头桥,终于凌村,全长1300米,河道两岸基本是农田。

  近日,位于河道附近金鸡山村的村民樊师傅,特地致电本报“治水拆违热线”(15968108035),反映有人在西箔捻河里养殖珍珠。

  “虽然这条河并不算长,但它流经金鸡山村,村民农业生产常常用到河水,有些老人还在取水饮用。养殖河蚌会污染河水,对村民生产生活造成影响。我们该怎么办?”

  接到线索后,今天一大早,记者就赶往现场。

  目击:

  百米河道布满“塑料瓶”

  西箔捻河一路流淌,向东穿过金鸡山村后,与东边的东箔捻河相连。

  站在金鸡山村村委会的楼上,可见东侧就是西箔捻河。这条河宽大约35米,靠南一侧是村民居住的楼房,另一侧是农田。“你看,那边全在养殖河蚌。”顺着樊师傅手指方向,记者看到,向北大约100多米长的河道里,漂着密密麻麻的塑料瓶。

  河道两岸有村民在钓鱼。“以前这里也养殖过河蚌,都是承包给别人的。去年区政府开展治水,恰好养殖区域的承包期已满,就没有再养殖过。不过,几个星期前,这里又搞起了河蚌养殖。”

  记者抬头望去,发现为方便珍珠养殖,养殖区域的两头还设置了围栏,这几乎像是筑起两道堤坝,人为将河道阻断。

  樊师傅告诉记者,以前西箔捻河进行河蚌养殖时,水污染就比较厉害:“一到夏天,河水就发臭,常常看到死鱼。看到这里又养起河蚌,村民十分担心。”

  街道:

  正在调查,会及时处理

  记者随后来到负责这片河道所属管辖的东关街道办事处。负责街道“五水共治”工作的农技信息中心工作人员,听到有人又在河道养殖河蚌,显得很惊讶:“应该是没几天的事,街道里还没掌握情况。”

  农技信息中心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东关街道所辖范围内的河道四通八达,有很多不知名的小支流延伸开去,如果污染,主要影响到的是附近的萧绍运河。”

  萧绍运河西起杭州滨江区西兴镇,向东流经萧山城区,到衙前镇后,进入绍兴县钱清镇,与西小江汇合,再向东通过上虞区,抵达曹娥江。

  虽然西箔捻所处河段,已是河道的下游,但工作人员表示:“按规定这样的河道只能养鱼,养殖河蚌确实是不允许的,会对水体及周边环境造成污染。”

  为什么河蚌养殖会影响水质?记者从相关部门获知,养河蚌会让水里的氨、氮含量升高,导致水质富营养化。

  另外,记者了解到,西箔捻河的河蚌养殖承包合同去年已到期。东关街道办事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承包合同已到期的,街道明确要求收回,不能再养殖河蚌。不过,工作人员坦承,内河边的个别村,还是存在养殖河蚌的现象。“有些村,资金紧张,从集体经济利益出发,几个承包合同还没到期的,暂时就没拆除,但街道要求他们做好河道保洁工作。”

  河道保洁是否到位?能解决养殖河蚌带来的污染问题吗?

  街道工作人员解释说,虽然街道要求各村确保每天有人做好河道长效保洁工作,但实际工作中的确遇到一些困难:“按照政策,上级政府每年拨付每公里3000元的补助,但对经济相对困难的村子来说,这点资金依然是杯水车薪。”

  去年,随着我省“五水共治”工作的深入推进,东关街道重点整治了河道养殖业。针对有人在西箔捻河“重操旧业”,东关街道相关工作人员向记者表示:“知道这个情况后,我们会马上去调查,并做出处理。”


浙江日报 要闻 00004 西箔捻河,河蚌卷土重来 2015-04-10 3843210 2 2015年04月10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