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20版:人文世界·钱塘江

乡村的春天

  暖洋洋的地气浮了起来。温暖的微风拂过林梢,那些经历了整个冬天的枯干树枝突然拥有了柔韧的质地。立春过后,沉寂了一个冬天的地面活泛起来。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村庄的四周氤氲着一丝丝植物的清香,成群结队的小鸟从瓦楞上飞过……

  春雷轰鸣的时候,蛰伏的生命开始苏醒。熟睡的种子醒来了,冬眠的土地醒来了,慵懒的老牛也醒来了。山野林间,沟沟坎坎,早有勤快的庄稼人在田间劳作的身影。耕牛在主人的吆喝声里拖着犁耙踽踽而行,湿润而松散的泥土带着冬天雪水浸润过的气息袒露出来。早春的燕子时而啄一下春泥,时而围着耕作的老牛翩翩翻飞。

  村道上,猪呀鸡呀,也似乎感受到了春的气息,欢快地跑着、叫着。春天的一切都那么富有生气。

  惊蛰过后,几场春风春雨,油菜遇节气而疯长,开得是那般热烈,那般迷人。在乡间的原野,油菜花以爆发的姿态,肆无忌惮地张扬它的艳丽和浪漫,悄悄地在暖和的春风里传递她的妩媚和柔情。一时间,油菜花溢满乡村,成为春天的主色调,也让人真切体会到了只有春天才有的那股扑面而来的生命力。

  乡野四季,最美好的时节莫过于清明前后。这时候,草木焕发出勃勃的生机。河堤边,听得到春笋在沙沙的雨声中欢快地拔节,柳枝在沥沥的春雨中悄然吐芽;山坡上,红的是桃,粉的是杏,白的是梨,是那样的艳丽耀眼,那样的桃红柳绿。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这一天,总和细雨关联,总和灵魂关联。绵绵的春雨落在坚硬的青石板上,萌发了人们的缕缕情思。于是,家人提着祭品,揣一颗虔诚的心,老老少少一大群就去上坟了。这一刻,积淀多时的亲情如潮水般涌起,亲人们的面容在缭绕的青烟中也渐渐明朗起来。这一刻,站在隔断阴阳的墓碑前,人们寻求灵魂的交流,感叹人生命运的变化无常。也许,一次延误,说不定再没有补救的机会;一次分离,说不定成为永别。

  故园肠断处,日夜柳条新。清明,是一个充满伤感的画面。家乡人过清明,少了世俗,多了虔诚;没有断魂,只有思念。

  清明时节,最是那迷蒙的烟雨中,三两个窈窕女子,撑着花伞,置身花海,漫步小径,芳草萋萋,别有一番风味。踏青的人们,呼着清新空气,闻着泥土芬芳,不慌不忙,悠闲自在,感受杏花烟雨的迷离,该是一件多么浪漫的事。“野渡花争发,春塘水乱流”,唐诗宋词的风韵,便氤氲在这天目山水之中了。

  春雨惊春谷雨天。“时令过清明,朝朝布谷鸣。”这是唐代诗人杜牧在《布谷》一诗中写的诗句。这个时节,布谷鸟嘹亮的鸣叫响彻天宇,淡紫色的豌豆花铺满田间地头。就在这一瞬,我幡然醒悟:谷雨定是先人专为江南设立的。因为,唯有江南,才会有如此这般缠绵的细雨。

  春雨是很有意味的。少了春雨的季节,便缺了那一份细碎清寒的美。柔柔的春风夹杂着细细的春雨,是给春天这个新生儿最美好的洗礼。牛毛细雨笼罩着整个村庄,村道是湿漉漉的,树叶是亮晶晶的,仿佛天地间披上了一层细纱,又宛如夜半惊醒的幽梦。

  有谁知道,从清明到谷雨的路有多远?有谁知道,父辈们藏在春天里的心事?父亲的春天是一个充满希望的春天。在种子播下后,父亲便等待种子发芽。甚至在梦里,父亲也听见了种子萌芽的声音。是的,多少个立春和雨水过去了,多少个清明和谷雨过去了,农事永远辛劳,祭祖永远虔诚,期盼永远美好。


浙江日报 人文世界·钱塘江 00020 乡村的春天 2015-04-10 3841259 2 2015年04月10日 星期五